方荣雁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这一门课程,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开展教学。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比较拉分,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较高,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数学。学生们要认真地学习数学,主动地学习数学,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成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直观想象;培养途径;教学方法与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与挑战。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教师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这是我国教育改革上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呢?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正在面临的难题。接下来,笔者将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介绍一些教學方法,希望教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
一、培养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没有处理好,这就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基于这种情况,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1]。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有哪些好处。
(一)教会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为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地思考,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思考能力,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动员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总会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讲解思路,全神贯注地听课,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打好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
学习数学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同样,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还是很关键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轻松地学习,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能够很快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四)让学生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难题,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来解决题目,做到学以致用。当我们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我们就能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2]。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有很多好处,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为了学生的进步而加油。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
(一)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们都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提倡“自主、思考、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就比如说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的“实数”时,学生可以先自主预习书本,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讲解思路。当我们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要学会向教师请教,让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吸收每一个知识点,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分小组进行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之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因此,教师要把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就比如说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有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例题,将其制作成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练习,通过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题目[3]。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些易错点,如“5×(-2)”这个题目,我们都知道答案等于-10,但是我们在计算时,往往会忽视有理数乘法的远算原则,原则为“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很多人都会忽视“绝对值相乘”这一点。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强调这些易错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犯错的次数。
(三)鼓励学生课后多练题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总是会存在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进行复习,及时的巩固。因此,我们可以以做题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加深自己的印象。就比如说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的“有理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做题来深化自己对有理数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次,我们在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时,我们要多做题,这样才能做到见多识广。当我们见过的题型越来越多时,我们才能提高自己做题的正确率,在遇到难题时才能找到切入点,更快更高效地找到解题思路。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长久的坚持,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尽早地实现我国数学教学质量的飞跃。
结束语
为了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相统一,我国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教育的发展。为此,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往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因人而已、因时而变。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伟大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宏.初中数学归纳推理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谭晓焕.初中数学复习课前置作业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巴春蕾.初中数学教师几何学知识掌握水平对几何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长兴县煤山中学 3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