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莉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兼具音乐性,学生在吟诵(演唱)诗词(歌曲)与创编舞蹈中,通过肢体动作感受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词韵律与舞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在创编舞蹈的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体现“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教育方针。
关键词:古诗词;创意舞蹈;舞蹈创编
一、确立舞蹈创编内容主题
《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流行歌曲,由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为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谱曲。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词的上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旋律舒缓优美,在低中音区低吟,节奏舒展平稳,反映了词者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节奏转以紧密,旋律急转上行,表达了词者以超然达观的心态面对不得意的现实;第三、四句寄托了词者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在内化乐感、构建的舞蹈框架的基础上,能够立意主题,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并通过训练,能够掌握、熟悉、提高舞蹈创编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并动手制作舞蹈表演服,完成舞蹈表演。以及通过拓展性课程学习,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舞蹈的潜能。
二、立意主题——队形彰显
黑板上的方框代表舞台,方框一是已知队形,剩余方框需要大家来编排队形。要求下一个队形应在前一个队形的基础上变动两条线形成。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如图所示)
设计理念:
该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舞蹈构图,结合前期训练成果,尝试构建符合自己创编的舞蹈构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舞蹈构图由移动线和画面感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移动线会给舞蹈的视觉带来移动中的变化,而画面感则可使动律在分散和集中中找到平衡、对称和繁而不乱的动态效果。
预设队形分析:
(1)曲线调度:多用于表达喜怒哀乐、抒情舞段;如八字形的出现,多出现在高潮部分,突出主题部分;龙摆尾多用于主题造型;
(2)直線调度;竖线能够强有力地表现舞段,平行线显得活跃,斜线和折线能够加强紧张和急促的气氛以及不稳定感,斜线交叉能够体现宏伟气势。
三、舞出新韵——服装添彩
本节创编舞蹈课的主题是“古风新韵”,那你们认为穿怎样的舞蹈服不仅体现“古”还能展现“新”这两个关键词:呢?这首歌曲是结合古诗词《水调歌头》演唱的,而古人的服装是长袖长袍。和我们现在的穿衣打扮是不一样的。不如我们改装现在的服装吧!
自制发簪手绘古风图案
汉服改装围巾变身
设计理念: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亲自实践中提高的。拓展性课程关键在于实践。而在舞蹈拓展性课程,应让学生不仅学到的是创编舞蹈的技能、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如结合本课时内容,自制符合主题的服装。学生不仅对主题舞蹈创编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穿针引线)、设计能力(服装设计)等。
四、教学反思
舞蹈创编是当下舞蹈教学的热门话题。而符合学生特点的舞蹈创编拓展性课程则需要老师找到一条适合儿童的、富有童心、童真、童趣的路。既然是创编课,那么需要思考的是,在哪里体现“创”,用何种方式“编”。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式构建课时:
1、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古风新韵”为主题,让学生在聆听与学唱古诗词歌曲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经典。那么,在舞蹈拓展性课上我们通过创编符合主题情境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这份情感。
2、运动多样方式内化乐感。舞蹈中的乐感要求通过动作表现出自己所听到的和所理解的,因此仅仅“和着音乐”还远远不够。在本课时中,采用了分析音乐要素、确立主题造型灯多样化的方式,从动作表演中看到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过程。即便表演方式和动作因人而异,但是动作真实、和谐地反映了听到音乐时的情感经验,能够做到“听行合一”。
3、自制符合主题的舞蹈表演服装。经过前期的训练,汇报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学生努力成果的一个肯定。那么,穿怎样的舞蹈表演服装更合适呢?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学生能够结合主题在家长的帮助下、同伴的分工协作下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表演服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队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这也是开展拓展性的美好出发点。
每位学生身上都藏着巨大潜力,和他们一同发现并培养这一潜力是激动人心的过程。在有意识减少的形式中构建高质量的舞蹈拓展性课程是我所追逐的目标之一。那么,用能力和激情武装自己,我们只需要一个空间和学生们——舞蹈课就可以开始了!
参考文献:
[1]范文慧.小游戏大智慧——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探索[J].教育观察.2019(37).
[2]魏英.音乐净化心灵,旋律唤醒灵魂——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05).
[3]王梦怡.寻找体验音乐的“味道”——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