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各高校也全面展开了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就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专创融合;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学模式
引言
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事业发展问题,目的在于解决教育与现实生活、工作劳动相脱节的问题,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脱离的问题,使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创新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科学、明确地设计职业生涯,以促进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
首先,从教学形式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般重视理论讲解,缺少真实的职业情景等实践教学环节,更没有关注学生个体不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不同。重理论、一刀切,必然导致课程形式单一,学生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自身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予以展望,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太高,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其次,从教学环境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采用大班授课制。大班授课不利于一些具体教学环节的展开,影响教学效率,其中对于学生个性化需求不能给予满足,比如对于学生的具体问题教师不能进行一一解答,因为会明显占用课堂时间,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大打折扣,继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再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现阶段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主要在传统的教室进行,评价方式仍以书面的测验为主要依据,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只注重理论,学生对此无法专注,所以较难激发出学生的职业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各高职院校在安排此类课程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入学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布置学生撰写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事实上,对于刚入校的学生,在未接触到专业教育之前,仅参加一次或几次的讲座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和合理规划职业的作用。第二阶段是在学生临近毕业阶段,主要以就业指导为主,内容涉及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等,具有较强实效性,但与职业发展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背离。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把不同的内容、不同阶段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并同未来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自始至终贯穿于应用和实践训练之中。
2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设计
2.1创新思维,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多样化
职业生涯规划是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培养的融合性课程。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理划分教学模块,开展专项训练。首先,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以当前社会就业的热点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引导其主动思考、分析、讨论真实情景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案,随后分组交流优化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运用诸如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其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当前对人才的要求。同时,结合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开展行业相关的专题课,使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和规划。再次,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及时更新、主题广泛的教学案例库。所选取的案例要体现时代特点,能够反映当下就业市场状况和焦点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此外,案例收集主题要广泛,以便适合不同模块教学。
2.2模块化的教学内容
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其教学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模块化的教学可能会在实际教学中更有针对性。根据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将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划分为学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技巧等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并根据不同模块内容选定不同授课教师,以提升教学效果。
2.3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评价
之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是利用国外理论来进行指导的,在具体评价上却要结合院校实际就业现状体现出的数据,这必然使得教学和评价发生矛盾。就好比让传统中医来评价患者西药服用效果一般,这是起始端和终端的完全断裂,不能形成教学上的闭环。实际上,很多教学专家表示,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2.4意识培养,强化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意识
(1)强化职业道德与工匠意识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关注职业道德培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观。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新时期,职业道德又增添了新的历史含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秉持的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这不仅是意识方向,更是行为取向。高职院校应当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端正职业态度,以信仰教育促进职业道路良性发展。(2)关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随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努力方向,高职院校應当以培育具备高素质和应用力的人才为目标,树立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和行动力。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和发掘自身潜能的基础上,了解职业环境,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实现个人生涯的优化发展。
结语
职业生涯教育是针对个人的职业及人生的发展做出的选择和规划,既包括学生在毕业时进行择业与就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更包括学生在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做出的正确抉择的技能,既关注学生现实需求,也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关注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应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规划和发展做好指导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参花(下),2017,(6):120.
[2]邓长勇.构建基于服务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J].现代职业教育,2017,(9):30.
[3]王超.探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