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机械课程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与创新

2020-09-10 07:22张亚楠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新时代

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职教性、一是高教性。所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就要开发具有自身特色、水平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的使用性。特别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专项研究启动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针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机械课程为例,分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改革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职业教育机械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机械课程;改革与创新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机械化智能得到迅猛发展,机械化遍布各行各业,为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发展战略,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决策。加强新时代背景下机械智能化建设的继承,同时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保障。为了确保实现工业强国的实施,我国就需要更多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職业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必须加强职业高校机械课程的创新研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实况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以此提高高等职业学校机械课程的实用性和效率性[1]。

一、新时代背景下机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1、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工程的支持。所以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对机械工程进行改革。才能够使机械工程与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进行结合。就要从根本上对高等职业学校的机械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高从事机械工程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为实现我国机械智能化的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推动现在工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要在产教融合的机制和体制之上,进行人才的培训工作。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没能够使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践。对学生步入社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所及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使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在企业中丰富自己所学知识,开展自己的视野。推动教学与现代工业的融合,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方向性。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为职业高校提供最新的培养方向,对职业高校未来的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2]。

3、推动创新改革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必须要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对科技进行创新和整合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但是目前职业高校的课程设置,忽视对创新技能的培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机械智能化的建设。所以加强职业高校机械课程的创新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职业机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模式创新改革不足

新型制造业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利用现代机械、现代工艺进行制造生产的过程,应该是基于人工智能化、智能工厂等智能化的新生产方式。所以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技能课程,采用的图纸往往是多年之前的,包括尺寸标注、设计样式等都较为滞后[3]。学生学习到的技能完全不适应市场发展,距离目前先进的加工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高职院校的实际操作的专业课程也较为单一,不能够与多学科相互联系。缺乏课程间的融合性。

2、实训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机械课程的实训指导多采用的是“普通机床+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先对操作的过程进行讲解,讲解完之后进行操作。之后在指导学生“依葫芦画瓢”第方式,完成老师讲授的步骤。教学过程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致使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学习,导致自信心严重不足,所以职教教学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制定出最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保障学习效率方法能够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工作中[4]。

3、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高职机械课程的教材存在知识点片面、孤立等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建立总体的关系网。例如,在大多高职院校中,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都有一本《机械设计基础》的教材。其中有介绍四面杆机构设计、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等,在教材中只是对其概念以及设计方案进行介绍,但是缺乏对这三类设计系统的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很难进行总体的联想。同时教材中还会出现知识点重复的现象。但是在进行教学时,职教的老师往往忽视对知识点的整合,使学生进行知识点综合重合的误区。

4、缺乏合理的实训课程

在高职机械专业的实训课程中,主要以单一性的专业综合项目为主,存在实训课程不合理的现象。实训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用在基础技能的训练上,主要进行划线、锯、削等基础训练上,过分的强调基础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以从事基础机械生产为主。很难适应更高要求的机械操作。实训课程的内容不够合理,学生在上课时学习的多是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缺乏整体的理论体系。实训课程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的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在进入实际工作时缺乏经验,很难快速的进入到工作状态[5]。

三、职业机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1、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合作学习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出,要从高职教的总体目标、专项定位和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建立,同时在项目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以围绕机械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核心目标,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构建,就要加强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教学,例如与信息技术系等。同时也要加强与企业进行合作,开设适合企业开发生产的新课程体系,使职教课程更具实用性。在进行课程构建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同时较强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能够进入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使课程知识更加形象具体。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建设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针对机械类专业的课程,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未来机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强化课堂教学的创新

强化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要求职教课程要根据机械课程特点,老师可以将教学的知识点分为两个模块,分别为: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践操作模式。同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根据课程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点的设立,同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将机械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到组装过程进行演示。运用合理的、有效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集中力。改变传统、老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以小组教学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将课前或课后几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对上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阐述与总结,并且同学们互相发言、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集中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课堂只能在教室进行教学的模式,职教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利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第二课堂,构建特色课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利用网络技术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特别是对于有兴趣进行学习的同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跟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解机械制作技术的知识[6]。

3、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搭建实践平台

机械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之上,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所以针对机械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实训课程上。在实训课堂上,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与不同任务的分配。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训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组织活动,同时校方也应该加强学校社团的建设。大部分学生在新入学期间都会加入各种类型的学校社团。我们学校可以利用社团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加社团之后,不仅可以提高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面、经验,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和老师应该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这样既能够保护学生的安全,也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进行历练,提高其未来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校方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定期的带领学生进入厂房进行参观,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的机会,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

4、以学生为主体,拓展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把教学中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特别是在目前的网络时代,机械专业的教学内容远不止书面教材上的内容,但是我国当前的教学方式还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居多,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机械制造发展迅猛,所以急需大量的专业机械制造人才。机械专业院校的学生自然成为主体。所以高职院校机械课程创新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在进行改革时,要多从国家战略方针的角度进行改革创新,同时也要收集学生的想法、建议。以多角度扩展机械专业的教学内容。才能够使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机械教学体系更加的完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维度的教学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高等职教中,采取一刀切方式的教学方法比较常见。这样做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要将不同背景、文化的学生进行融合,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使每位同学在教学活动中都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目的,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评价与反思,努力培养他们健全而独立的人格,提升他们的自制力与自信心;第二,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未挖掘的潜能,为他们营造自由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强师生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在德育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精神层面的感受,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思想沟通,让学生在情感熏陶下,产生共鸣,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化。教师也要多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展开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调适与抗压的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了学生是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主体。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為了不教”。由此可知,教师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引领者。这种引领,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判断、感悟、反思、创新的能力,从而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恰好也是学生生存必不可缺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探索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将“启发式”教学作为指导原则。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提示,防止学生偏离正确的方向,待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帮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进一步结构化、系统化地整合。教师可以将研究的学术成果及时转变为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向学生讲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通过与学生的共同探讨,教师一方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够基于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获得新的想法,从而实现师生的双向提升。

5、优化评价方法

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加以积极的评价,通过正面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的提升。教师不可以吝惜对学生的赞美语言,要时刻的对孩子们的表现予以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职的学生虽然身体心理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情感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对教育者进行诱导激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语言更能够被学生接受,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同时又要进一步的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适当的语言进行客观性的评价,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进一步的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让同学们接受老师的肯定,同时又意识到自身还存在着不足,更加努力的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对计划进行监督,并随时调动学习的可行性,在设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包含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时间,做到时间的合理分配与管理。同时要将课堂上的平时讨论、学生的实践行为等加入到期末的成绩评比中,以此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学时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械课程教学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实训课程方面,都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完善。所以针对我国的教学改革,笔者提出: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合作学习、强化课堂教学的创新、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搭建实践平台、 以学生为主体,拓展教学内容、 优化评价方法。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指明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欣.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化教学模式中的项目化与翻转课堂策略[J].亚太教育,201609(13):176-177

[2]田春德.高职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27):266.

[3]赵明,邓恩.浅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7(26) 379-380.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龚晓嘉。综合性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培养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7(12):141-142.

[6]邹晓东,李拓宇,张炜.新工业革命驱动下的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12 3-134.

作者简介:张亚楠(1988.09—),女,汉族,籍贯:山东定陶,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复合材料及力学,机械设计。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新时代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