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高尚师德,潜心榜样树人

2020-09-10 07:22吕群生卢小彤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师德榜样教育

吕群生 卢小彤

摘要:何为师德?师则学习,德则心智。而教育的师德,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足本职,提升素质,以国家教育发展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责任担当,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修炼自我,强化师德修养与业务水平双提升,成为一名有爱心、有激情、讲规范、守纪律、爱读书、善教学的人民教师,要矢志不渝地为创新人才奠基,为幸福学子铺路,培育出更多有国际视野、有爱国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接班人。因此,教师应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榜样树人。

关键词:师德;教育;榜样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所谓以身作则,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别人做出表率。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言教”,也要“身教”,但最重要的还是“身教”。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里宁还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之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敏感的事物,这点是应当记住的”。教师的德、行 (如打私彩、麻将等),对学生人生观、理想、信念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作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语言谈吐要注意场合、对象,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职责,做到“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时时、处处以教师良好的道德言行来教育学生,当名副其实的人类工程师。

二、以情育人,铸就英才

学生是快乐的天使。教师要深受学生欢迎,教育教学时就必须讲究育人渠道。

热爱学生。唐代杜甫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用来比喻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十分贴切的。教师热爱学生,是一种崇高的爱的湿润。教师像春雨那样,一点一滴,轻轻地洒在学生的心扉上。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毕业后成了单位的“劳动模范”;一个思想散漫、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老师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一个对生活丧失信心的,满以为自己“看破红尘”而胡乱消磨时光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毕业后当上董事长。还有,陶淑范两岁时失去了母爱,因受不了后母的虐待,来北京插班求学。对这个插班生,许多人态度非常冷淡,然而,我国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芬对陶淑范关怀备至,使陶淑范得到了一种比母爱更加高尚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陶淑范感激不已,勤奋学习,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从教师到校长,从校长到顾问。这些学生的转变和成长,离不开教师满腔的热情的辛勤劳动。因此,热爱学生,是教育的起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是通往学生心扉的桥梁。

信任学生。对学生的信任包括思想的信任和工作的信任。在思想上,教师应当承认,人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但是,教师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人,要相信:他们可以被塑造成可用之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情感。管理家麦克雷指出:人们普遍存在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条件适当,人们不但不会逃避责任,相反會主动承担责任。在工作上,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做到“知人善任”。首先要“知人”,从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成绩、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和社会关系等,从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善任”,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某方面的特长,授予一定的职务或委派完成某项工作,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化为主动,(如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等)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或管理他人,不知不觉地锻炼了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宽容学生。宽容、理解学生就是承认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孔子曰:“孰能无过,改之则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学生?在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时宽容学生,让学生三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矛盾激化的场合里,教师要冷静,不要过于冲动,留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宽容不是对问题置之不理,不是包庇、袒护,更不是纵容。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并注意场合、方式,寻求处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如心理脆弱、敏感的抑郁质学生,不宜粗暴、严厉地批评,应采用温和的谈心方式进行说理疏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

三、自主探究、丰富学识

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见,“好学”是多么的重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生活本身即是不断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就是学生真正能够得到“一碗水”的保证。从教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来讲,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必然比学生要多、要深、要广,并且更为熟练和精通,但任何学科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教材上的内容却是固定的,且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局限于教材的“水”仅是一桶死水。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能够超越书本知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就必须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投身于科学研究,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支撑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这桶水成为常新的活水。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教师的教学并非是单纯为了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以知识传递为手段来培养能够服务社会、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因此,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思想教育,并且学会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上。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摸索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理念,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四、心系教育,无私奉献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生动比喻。事实正是这样,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教师,为了培养人才而呕心沥血。如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还提出“教育立国”、“教育造国”、“教育建国”、“教育为公”、“文化为公”,与今天的“科教兴国”、“教育为民”一脉相承、精神一致。他一生从事教育,以毕生的精力,实现人生的誓言。毛泽东为他题词是:“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宋庆龄称赞他是“万世师表”。又如:北京东直门中学原校长齐淑容,她本有当机关领导的资格和机会,然而,她却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时,她被打成“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黑样板”,“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被抄家,罚跪,挨斗,受尽折磨和摧残。但她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教育事业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她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尽管不准上台讲课,她还是天天来到学校,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都坚持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像这样的教师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度负责和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优秀人民教师的赞歌。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唯有不断修身立德,具备足够的人格力量,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既是点亮学生心中光明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人,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本位,坚守初心使命,严守师德红线,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德行修养影响和带动学生,当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徐璐. 孔子榜样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

[2]谢祎,黄璇.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J].亚太教育,2015(35):201+200.

猜你喜欢
师德榜样教育
致良知与师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