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可见创新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振兴的重要意义。因此,着力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的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应放眼未来,自觉地把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智能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整体推进教育素质化进程。要把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融会于良好的中学数学学科素养形成的全过程之中,使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思维的发挥,决不取决于先天生理因素的遗传,而取决于后天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主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而言,最有效的手段是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投影机。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我们研究目的就是要研究、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好本校现有的信息资源;如何为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建设和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将信息资源有效地应用到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各种信息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各中学数学教学,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出贡献。我们选取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为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
二、创新思维的内涵和外延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带有创见性的思维。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造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对已知定理或公式的“重新发现”或“独立证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成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就属于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三、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被教育理论家们称为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我们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对教学中的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地发现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接近生活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
4、充分发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子
(1)允许“插嘴”。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提问。插嘴是一种特殊提问方式。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插嘴的时候,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插嘴”,勇于质疑,师生合作,探求真知。
(2)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脑手二者的相辅相成,能使大脑左右两半球趋于阶同活动,使两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并结合。只有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能冲破旧藩篱,立异标新,发挥其创造性的威力。
(3)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扎实抓好课堂实效,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科学运筹,高效利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自愿性、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拓宽教育领域。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向社会实践求新知,延展学习空间。
5、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的手段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化的多媒体引入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所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飞跃。而且,这种多媒体教学,能创造思考的情境,制造良好的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把一些静态物景动态化,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能把枯燥无味的问题趣味化。这不仅极大地刺激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想象力,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钻研精神,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自主自觉地学习,主动创新为一种自主自觉追求创新的心理取向。
6、重视数学教学的重视逻辑推理和实验的本质特性
(1)课堂演示实验。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引入,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对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通过归纳,提炼出共性的定义,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如讲解极限定义的时,可通过图形和数据让学生观察变量的变化趋势,这样学生对极限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
(2)基础运算实验。主要是指运用数学软件对已有知识的验证和已知算法进行数值计算。通过这种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主要是引导和鼓励学生掌握对数学软件的操作,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方法的理解,为后面的实验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3)应用性实验。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特别是有关数学建模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
结论: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中的一份子,借鉴和学习之前优秀数学教师的宝贵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和不断探索,探究出越来越丰富和完善的教学方法,为家长、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且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宏煜;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6期
[2]冉晓渊.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6(14):135-136.
[3]薛安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90.
作者简介:程露萍,1963年6月出生,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目前担任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长。主持省课题“中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已经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