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责任教育的探讨

2020-09-10 05:00俞红娟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俞红娟

【摘    要】现代教育的发展对教学不断提出新要求,高中历史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本文将略谈历史责任教育的重要性、意义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希望对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  责任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66

当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责任意识的滑坡,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材中的很多事件都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能启发学生要对自己负责,还要肩负对起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责任。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尝试,归纳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文中与大家分享。

一、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知道责任的重要性

当代的高中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從小娇生惯养。因此,很多学生的索取心理要比奉献心理强,学生的这种心理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历史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教学在于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发展史,通过历史事件使学生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前人通过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苦努力换来的。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熏陶,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提升,摒弃一些不良的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民族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学生是否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关系到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使中国处于不败之地。

二、通过责任教育使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想要肩负起历史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先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的同时对很多社会现象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在已有认识与当前认识的矛盾冲突下,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迷茫的心理,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只有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才能够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做到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勇敢面对并克服学习中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进行学习,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地积蓄力量,为不久的将来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一些先进人物刻苦努力的事例讲解给学生听,使学生受到更多关于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教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家是一个人温暖的心灵港湾,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如果没有家庭责任感,很难想象他会对单位、国家和人类社会负责。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就必须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在历史教材上有很多尊老爱幼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知道很多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英雄志士少时都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家庭责任感逐步演变为民族责任感,正是在责任感的引导下,使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四、通过高中历史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通过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单纯的说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还会产生抗拒心理。责任是一种意识,必须靠学生自己去领悟,只有学生真正领悟了,才能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思想品质。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针对具有责任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

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将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冲击,更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教师想要通过“西安事变”来提高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将《西安事变》这部电影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当时真实的情境还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生产生更大的教育意义。

将多媒体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还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有很多种,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责任感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目的。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优秀历史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念馆,让学生通过实地的参观,真正了解到当时艰苦的环境,给学生以直接的内心触动,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责任意识,关心自己的父母,见义勇为,热心帮助他人。学生只有做好了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才能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既要抓好课堂这个阵地,同时也要把握好生活这个大课堂。

综上所述,历史是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说教,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文提出了几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责任感的方法,希望对学生的责任教育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朱根林.高中历史教学中责任教育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000(021):30-33.

[2]郑晶.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活动的拓展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3(8):65.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