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棠丽
【摘 要】生物是高中理科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科,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广大高中生物教师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本文将从结合实际、实验开展、知识储备和氛围营造四个方面,试谈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 趣味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54
生物作为高中学习的一门必修学科,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应用到生活和其他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着整个课堂的方向,决定着课堂效果的好坏。如何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联系生物和生活实际的关系,将生物学习中的难懂部分跟生活贴合起来
学生对于生物这类总结概括探索生活中事物的学科都有好奇心,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这样的好奇心,使学生在丰富的求知欲望中得到自身心理和本身学习任务的满足。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生物科技上的突破和研究结果,这些领域的研究对于生活中很多难题都有着突破性的解决,教师可以就这方面来讲述生物学习的实用性和生物学对于现实的贡献。比如在讲解基因方面的知识时,这些微观的部分也许难以想象,以至于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时教师可以从基因问题的解决对于现代医学的巨大推进作用讲起,讲述通过基因方面的不断探索拯救了更多的病人,还给人类带来新的治疗手段等进步案例,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多多引入相关的科技发展案例不仅能将时代进步和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要与时代契合,如此,学生学习生物也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了。
二、引入实验,合理地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
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来说,不断进行发现和探索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起来,就不能只是单纯地罗列知识点和死记硬背。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做些实验,以实际的操作来呈现书本上的结论,而不是单纯直接地将答案塞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可以三五一组,对一些植物现象进行观察,或者制作一些基础标本,这些实际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处生物学探究环境的感觉。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高了,不仅能记住更多的知识要点,同时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生物学习是有极大好处的。当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回顾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或者对典型的實验操作步骤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使实验的结果更为准确,也能让学生学会科学地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增加基本知识点,打好学习基础,增加学习信心
高中学习是繁忙而沉重的,很多时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很多知识。因此,很多学生都在基础学习时忽略了很多必要的观点和方法,导致在之后较为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心应手,从而产生厌倦的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防患于未然,不仅要在教授这些知识要点时加强学生反复训练的次数,更要时时刻刻注意回顾和提点。良好的学习基础是开展深入学习的关键,只有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尝到了甜头,真正地入了门,才会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依然保持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培养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会保持学生的这种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热情。
比如在测试和练习时,教师可以多多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考评,一味地追求过高过深的知识是不明智的选择,而是应该在这些简单的测试和练习中将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培养起来,这对于之后的深入探究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一些学习理解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测试无疑是增强信心的好方法,学生通过一次满意的分数常常会建立起对于相关学科的自我把控力,觉得自己能将这样的优秀成绩继续下去,这样的信心培养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不至于因为一些细小的挫折和暂时无力解答的困难题目而产生挫败感,从而觉得自己无法将生物学好。
四、积极面对学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营造科学探索的氛围,提升学生专业感受,增强趣味性
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之后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学生没能正确地将生物学科的学习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而导致学习方法上的偏差,从而学习方向也不明确。很多时候,教师面对这类问题并不够重视,没能发现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法出了问题,所以才在实际操作上无法得到学习乐趣。教师这时候要耐心地停下来,就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高中生一般都会忽视问题本质而只是单纯地要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担负起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的职责,在问题面前要有科学的探究精神,这些问题如能在学生理解初期或者理解瓶颈的时候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么学生之前培养的兴趣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得到提升。任何人对于能做好的事情都是带着信心的,这些信心常在自己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这样的信心建立是快乐学习、趣味理解的必要所在,因此也不能忽视。
比如在学习无氧呼吸时,教师常会引用生活中制作泡菜的例子,而这时候就会有学生对制作技术的好坏本身产生怀疑,与其强行阻断学生的思维,不如就此问题让学生自己摸索找到更多的问题,再同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让学生在自我完善中把握这些技术的利弊。科学的探究本就是有利有弊的,怎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利弊则是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些关乎本质的问题,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多数时候教师都应耐心解答,尊重学生的思想成果,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了很多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总而言之,好奇心和保持不断探索的能力是学习一些艰深难懂科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生物学科作为一门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学科,其担负着不断为社会提供人才的职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繁重学习变得简单,也能让学生取得更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邓雪,李亚军.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J].中学生物教学,2016(4):28-29.
[2]张艳.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有效教学引导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5,000(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