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要把预算管理放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位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完善建设预算监管制度,以确保本单位预算管理的标准、全面、规范、科学与有效。本文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
一、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以及其他经济业务活动所采取的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预算管理模式。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通过依靠全面预算计划的整体规划、全面协调以及控制评价等功能,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预定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工作,在整个预算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预算管理可以优化资源分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
预算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新预算法的落实和发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全面化、科学化,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要求更加严格。采取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依靠预算计划实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协作配合,确保财务管理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2、有助于降低行政事業单位的成本开支
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因而在费用支出管理方面的漏洞变得更加明显,成本管理中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缺陷。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各种潜在风险的发生,避免财政资金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与流失现象。
3、有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的流程和职责,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评,将预算管理目标细分到不同层级与不同部门,为内部监督考核工作提供全面的评价分析指标,进而达到加强预算管理内部监督的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相当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概念偏见,缺乏对全面预算的重要性意识。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普遍认为预算管理只需要财务一个部门完成即可,其他部门都不需要参与。另一方面,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只注意到了预算管理在每年年初做计划、在每年年末做总结的工作,没有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进行管理与控制。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全面
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全面与完善,是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相关性、有效性和长期性的重要保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纵观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预算工作需要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更需要更深入地拓宽预算管理的范围,而不仅仅是将这项工作由财政部门来负责。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基本上都是将工作交给财政部门,所以就导致预算管理缺乏相关业务部门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预算管理体系根本就达不到预算管理要求的良好效果。
(三)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就应该给予财务部门足够的时间去完成预算工作,在充分把握和理解预算项目的前提下,然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算的编制工作。但是,目前因为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不够重视财务预算工作,预算编制工作安排的时间普遍较短。在这种情况下,预算部门很难充分地进行相关调查取证,那么当然也无法确保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而且,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为了减少实际操作的工作量,往往选择较为简单的固定预算或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这样的预算没有全面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和范围,预算的结果往往不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缺乏预算安排的科学性。
(四)预算执行不规范
由于意识不到位、态度随意等问题,导致了预算资金执行与编制计划并不符合。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执行者如果依据自己的判断或需要对预算方案进行修改,会导致整个预算方案混乱,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率降低。尤其在预算执行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的责任不明确,项目落实不到位,专款不能专用,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出现截留、挪用专款的现象,在预算执行中出现随意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致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偏离了批复的预算,决算与预算脱节。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在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相关的工作上不重视,认为财务人员只需要针对账目的核算、资金的使用等工作事项上做好管理工作即可,以至于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很少,特别是业务发生前的沟通,因此不能体现财务部门对预算管理事前内部监督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也未建立预算监督、约束制度,造成不能严格执行预算,也不能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对预算项目出现拖延、暂停、超支等情况,没有人承担责任。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监督管理部门,不能严格地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监督预算管理工作,可能导致不能及时发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改善预算管理的不平衡,实现预算的有效性,让预算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预算管理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同时,还要抓住重要环节,对起关键性作用的部门、流程等要加大控制管理的力度。当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符合本单位特性的预算管理办法,不能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一成不变运用到本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具体而言:
(一)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意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顺畅,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主动转变以往的预算管理理念,提升预算管理水平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证有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必须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全面预算管理是需要所有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而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是一个全员性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负责人应积极鼓励所有部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为预算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二)提升预算的实际与准确性
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是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顺利有效实行的基础。要做到科学合理,就需要相关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中积极配合,根据整个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向财务部门提供详细清楚的预算需求,以便预算编制人员能够据此做好汇总归纳数据工作,预算编制部门要对单位内所有的业务事项全面掌握,对所有的预算数据收集整理,确认论证所有的预算项目,确保科学准确的完成预算编制。简而言之,应该结合人员情况和业务发展需求,全面分析内外因素、历史及其未来因素的影响,综合、合理、实际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进行预测,以便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让预算编制的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切实可行,应当尽可能地使用高效的工作方式,比如利用现代计算软件辅助功能。
(三)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落实情况是保障预算效果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影响预算执行结果的重要因素。当预算执行不能有效落实,预算执行力度薄弱,那么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将浮于表面。因此,应着重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将预算进行细化分解和跟踪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对预算进行细分,具体到部门、人员和到业务活动。在预算的执行期间,还应结合实际发生的业务,对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针对与预算差异较大的部分,查找差异原因,分析差异结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地根据最新的部门人员及相关发生的业务活动,根据产生的预算偏差调整修订预算数据,以确保切实有效的控制各项预算支出,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
(四)建立考核機制和健全监管机制
预算执行监督是预算管理实现目标的保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得到批复的财务预算后,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来执行与管理,对预算支出、预算资金使用全方面全过程的进行监督,对预算执行、预算差异进行考评。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督功能,就要求不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还应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一起共同参与,对预算支出、预算资金使用的整个流程每个环节,进行全方面全过程地监督与管理,确保所有部门可以合理规范地执行预算。其次,通过建立预算支出执行使用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各个部门各个业务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与考核,将预算目标与绩效目标联系起来,对预算支出、资金使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具体业务活动,并以此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标准或批复预算的依据,以进一步提升更加科学的编制预算。最后,预算支出与预算资金使用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跟踪、事后有评价等全流程的管理,对预算执行的考核中,编制预算与执行预算既要严格依据制度执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年实际业务发生时引起的预算变化,要结合实际地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蔡振.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加强分析[J].财会学习,2018(34):73.
[2]张赛芳.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46-47.
[3]邹红.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24):153+155.
作者简介:
杨杰,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开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