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游泳运动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因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极为重要,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可以提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具备更强的耐力和爆发力。当前受到普遍认可的训练模式是以陆上体能训练锻炼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在训练过程中主要以身体素质训练、肌肉耐力以及力量训练为主,注重提升运动员力量水平、协调用力能力以及身体稳定性。本文简要阐述游泳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分析当前游泳體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全面提升游泳体能训练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游泳;体能训练;陆上训练;基本原则;对策
游泳是水中运动项目,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时主要分为水中训练和陆上训练,其中陆上训练对于运动员而言尤为重要。游泳属于以体能素质为主导的运动项目,体能素质在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提升体能素质就成为了游泳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向。陆上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力量、身体灵活性以及柔韧性,可以使运动员在水中更好控制身体,保持身体的稳定并协调发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游泳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安全性
安全是运动员持续进行训练的基本保障,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秉承安全性原则,注意避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受伤,以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竞技状态。运动员在进行陆上体能训练时,很容易受伤,因此,在开展正式训练之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充分的以及专业的准备活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控制训练强度,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注意自我防护。
(二)专项能力需要
游泳比赛作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根据游距分为多个项目,而不同项目对于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耐力、爆发力、灵活性等具有不同的要求[1]。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根据运动员专项能力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从实战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
(三)以训练目标安排训练内容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需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作为指导,所有的训练项目都是为了实现训练目标,因此,在安排训练内容时需要按照不同阶段的目标确定训练内容、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时间等。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模式可以使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更具针对性,通过不断完成不同的训练目标促使运动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原则主要指的是无论是多完善的训练计划都不能训练一组或一队运动员,只能训练一个人,因为运动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基本情况不同。因此,训练计划需要个性化制定,符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适合某一个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可能并不适合其他运动员。要确保体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成果,在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时就需要考虑到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二、当前游泳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缺乏针对性
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需要具备极强的针对性,以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盲目的训练对于运动不仅达不到提升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产生反作用[2]。当前,陆上体能训练虽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安排合适的训练内容以及恰当的控制训练时间成为当下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缺乏完善的评判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指标体系,教练员难以客观的判断训练效果,因此,在安排训练计划时缺乏针对性,这会导致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发展不均衡,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二)训练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我们在陆上训练内容方面相对比较单一,训练方式不够灵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陆上体能训练的效果,对于运动员的提升作用相对有限。关于柔韧性的训练不足,在深度的拉伸练习方面比较缺乏,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肌肉疲劳,避免在训练中出现肌肉损伤,并且也有助于运动员在水中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技术动作变形。
(三)陆水训练转换存在问题
陆水训练转换问题是困扰教练员的一大问题,进行陆上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得到了提升,但是其游泳成绩并没有明显提升,甚至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陆水训练转换存在问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升后,难以短时间内在水中动作中体现出来,而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3]。在进行陆上训练时难以模仿水中的动作,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练习才能使运动员有效适应提升的力量。
三、全面提升游泳体能训练水平的基本认识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人体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发力与ATP以及CP 分解,但是这种供能方式只能供运动员保持最大强度的运动9秒钟左右,这两能源的补充需要通过乳酸能、磷酸原以及有氧氧化系统。根据研究数据显示,200米泳距的项目中,乳酸能和磷酸原为人体供能35%,有氧氧化系统为人体供能65%,代谢系统为人体供能5%。通过对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方式的分析,就可以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这样可以更好的达成训练目标[4]。首先,要强化运动员的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一般主要进行无氧非乳酸训练,主要发展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以及短时间爆发能力。训练内容一般采用的是超短距离的训练,训练强度控制在105%~120%之间。其次,要注重锻炼运动员有氧无氧混合能力,主要目标是提升运动员的耐力,这项训对于中长距项目而言极为重要。此外,还要注意进行有氧代谢的训练,这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是提升运动员耐力和爆发力的基础。
(二)专项训练要突出特点
游泳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以及速度要求较高,尤其是中长游距的项目,对于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要求更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肌肉力量。陆上体能训练可以着重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以及肌肉力量和耐力,可以解决水上训练难以解决的问题,陆上体能训练配合水上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陆上训练主要是提升运动员的小肌肉群力量和综合力量,从而为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组织进行陆上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体能训练计划要符合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不同游距和不同强度项目中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以及功能特点存在极大的差异,比如在50m与100m的短距离项目中,考验的是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而200m项目中则考验的是运动员的耐力和力量。其二体能训练要与技术动作的特点相结合,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到技术动作的特点,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要尽量契合比赛时的动作速率,这样可以使运动员快速适应力量的提升。其三体能训练计划需要具备系统性,要兼顾运动员的个人特点以及专项力量的需求,全面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
(三)完善陆水训练的转换
陆上体能训练会促进运动员力量素质提升,从而强化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绝对力量,但是要将陆上训练的成果转化为运动员的实际竞技能力却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这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提升与竞技能力的提升存在异时问题[5]。运动员在陆上训练中所取得的训练成果难以短时间内在游泳中体现出来,因此,就需要进行水中转化练习才能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阻力器、戴划水掌以及牵引游等方式进行转化练习,促使运动员将陆上训练所获得的力量提升转化为游泳时的专项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升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提升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做好陆水训练的转换,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将体能训练成果转为实际竞技能力,从而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朱政.基于力量基础的花样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 (10):69-70.
[2]董琦,李宗珍.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陆上体能训练内容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 (2):63-66.
[3]何志敏.表象训练理论在游泳教学训练当中的利用与实践途径[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 (6):191-192.
[4]李飞凤.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期内的体能训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 (28):151-151.
[5]张兴,张衬益,计杨,等.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征与开展策略——以天津男子游泳队为例[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24 (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