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与语言相比较,汉字的变化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其自身内部系统的演变,汉字在形音义三个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本文以“畏”的形体结构为出发点,分析其本义为“害怕”。并以此为基础,梳理了“畏”的读音和词义系统。
【关键词】 畏;形体结构;词义系统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8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汉字也有了一定的演变,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畏”字则是其中的一例。下面对“畏”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
一、“畏”字字形及本义
许慎《说文解字》:“畏,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认为“畏”的本义为“憎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畏,恶也。从甶,虎省。”;《广雅·释训》:“畏,敬也。”又《广雅·释诂三》:“畏,难也。”考释其字形结构的演变,“畏”的本义应为“害怕、恐惧”。“畏”字形体变化如下:
1. (商代)2. (西周)3. (西周)4. (春秋)5. (春秋)6. (战国)7. (秦)8. (小篆)9. (汉)10.愄(楷书)
“畏”是一个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从甲骨文的字形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畏” 字是由“甶”、人伸手形和棍棒的象形三个部分组成。《说文》:“甶,鬼头也。”故“畏”甲骨文像鬼手握着杖要去打人之形,由此产生出“害怕、恐懼”义。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甲文)则从鬼,手持卜(棍棒、手杖之类)。鬼而持攴,可畏孰甚。”[1]“畏”字金文仍承接甲骨文字形,春秋以后形体逐渐发生变化,左边的棍棒形变得与手形相近。由于“畏”字最初表示鬼持杖这一动作,常做动词,所以春秋时期又在原来字形的右侧加上表示手部动作的形符“攴”或“戈”写作4、5、6例。(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字形通转规律处提道:“凡是意义相近的字,在偏旁里可以通转。”)[2]又因“畏”表示心理活动,战国时期在原字形下加形符“心”,楷书写作“愄”。后来“畏”字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简化,在《说文》中的古文字字形中不容易看出鬼持手杖形了,只剩下“甶”字和其下面的“虎”爪形。“虎”字常见古文字字形如下:
(说文·虎部)
古文字字形正反无别,从“虎”的古文字形体结构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虎爪之形,故,《说文》:“畏,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是有一定道理的。两个部分组合起来像鬼伸出手抓人一般,会意成“害怕、恐惧”。甲骨文字形显示,“畏”字像鬼持杖之形已经逐渐发生改变,小篆、隶书和楷书字形皆变形,由最初的象意文字变为记号文字。但是所从表示鬼头的“甶”形却依然很清楚。“甶”古文字字形像肉尽骨突之形,字形应当是截取“鬼”的头部而成,让人看了就会感到害怕、恐惧,故“畏”字本义应为“害怕、恐惧”。“畏”字的本义在文献中也有所记载,《诗经·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疆御。”
在古文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字形与本义上, 从“畏”的字形结构上进行考释,“畏”字本义应该为“害怕、恐惧”而“憎恶”“艰难”“敬爱”等义则是从本义“害怕”中引申发展而来的。
二、“畏”字的读音及意义
汉字字形在变化的同时,字形所反映的字音和意义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经过查阅几种字典辞书,得出“畏”字有三种不同的读音,读音不同表示的意义则不同,依据读音将“畏”字的义项分为以下三种:
(一)wèi《广韵》于胃切,去未影,微部[3]
去声“畏”亦作“愄”,是最主要意义的读音。《广韵》中与去声“畏”先关的义项共有9个。
1.害怕;恐惧。“害怕”义是“畏”的主要义项,其他义项都是从其基础义项中引申发展而来的。“畏”字上边由表示鬼头的“甶”构成,“甶”义本身就能让人产生恐惧感,故“畏”的本义就是“害怕、恐惧”,是动词词性。《广韵·未韵》:“畏,畏惧。”《广雅·释诂四》:“畏,恐也。”《诗经·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孟子·梁惠王下》:“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2.吓唬;恐吓。“畏”字由害怕、恐惧义引申出动词“吓唬、恐吓”。《逸周书命训》:“夫民生而恶死,无以畏之,能无恐乎?”《战国纵横家书·苏泰谓齐王章):“天下之兵皆去秦而与齐争宋地,此其为祸不难矣。愿王之毋以此畏三晋也。”《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前杀昭平,反来畏我。”颜师古注:“令我恐畏也。”
3.忧虑;担心。因受到恐吓而焦虑不安,故由“恐吓”引申出心理动词“忧虑、担心”。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畏,防虑之辞。”《史记·项羽本纪》:“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寒食行》:“牧儿驱牛下塚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4.畏避;避开。由“忧虑、担心”义引申出动词“畏避、避开”。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畏,从防虑之义引申之,则畏避义,其著者则有‘畏人’一辞,义言与人世不合而避人、避世也。”《杂诗》:“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置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畏人》诗“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
5.憎恶;嫉妒。《广雅·释诂三》:“畏,恶也。”是“畏”字本义的引申义因怕而憎恶,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妒忌”之义。《韩诗外传》:卷六:“遇贤者则爱,亲而敬之;遇不肖者则畏,疏而敬之。”《史记·魏公子列传》:“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汉书·韩信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称疾不朝从。”
6.敬畏;敬服。“敬畏”义是从本义“害怕”中衍生出来的。《广雅·释训》:“畏,敬也。”《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郑玄注:“心服曰畏。”
7.死。古谓:“因害怕、恐惧而死于非命也。”所以“死”是从本义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吕氏春秋·劝学》:“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也?’”
8.通“围”,围困。从语音的角度来看,“畏”与“围”的古音都属于“微”部,二者音近可假借。《先进》:“畏,当读为‘围’,言孔子被困于匡。”
9.通“隈”,弓的弯曲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畏,假借为隈。”《周礼·考工记·弓人》:“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郑玄注:“畏读如秦师入隈之隈。”贾公颜疏:“从隈为曲隈之义。”
(二)wēi《集韵》,于非切,平微,影部
1.同“威”,威风;威严。名词词性,威风之势。《广雅·释言》:“畏,威也。”《国语·鲁语》:“闻畏而往,闻丧而还。”汪远孙注:“畏,读为威,畏、威古字通。”《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孙星衍疏:“畏畏,当为畏威。”
2.《集韵·微部》:“畏,姓”。
(三)wěi《集韵》乌贿切,上贿影,微部[4]
通“嵔”,山名。《集韵·贿韵》:“畏,嵔垒,山名。”《庄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陆德明释文:“畏,本作嵔。”李云注:“畏壘,山名也。”
(四)wěi《集韵》羽鬼切,上尾云,微部[4]
同“葳”。山貌。《集韵·尾韵》:“畏,山貌。或作㟪,亦省。”
三、“畏”的词义系统
“畏”字在造字之初时表示“害怕、恐惧”义,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意义逐渐扩大,在本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其他意义,使之具有多个义项。例如,“厌恶”“敬畏”“忧虑”等动词则是在本义中进一步引申发展而来的。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畏”字通常做构词语素,需要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出现在字典辞书中。《当代汉语词典》中“畏”字只有两个义项:1.害怕、畏惧;2.佩服、敬畏。共构词7个:(1)畏惧(2)畏难(3)畏怯(4)畏首畏尾(5)畏缩(6)畏途(7)畏罪。[5]在这七个义项中,(1)(2)(3)(5)为“畏”的本义,其他几个在词义和词性上有所变化。(4)(7)表示动词“担心、忧虑”义。(6)作名词“难走的路”。又《现代汉语词典》中“畏”字收录了3个义项:1.害怕;2.佩服;3.名词,姓氏。共有11个常用词语:(1)畏惧(2)畏怯(3)后生可畏(4)畏缩(5)畏途(6)畏友(7)畏罪(8)畏避(9)畏光(10)畏首畏尾(11)畏忌。[6]在这11个词语中,(3)引申为“敬佩”义,(5)和(6)变为名词词性。可见,“畏”字的词性慢慢由动词变为名词。
从词义演变的角度分析,“畏”字的本义是作动词来使用的,表示“害怕、恐惧”义,后来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其他义项。其中“畏惧”“畏怯”是基本义项,“畏缩”“畏避”“畏难”等是从动词本义中直接引申出来的,而“敬畏”“畏慕”“畏友”“畏途”等义则是在动词的基础上间接引申出来的。
四、结语
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形音义三个方面都有所变化。“畏”字构件的表形功能逐渐减弱,字形慢慢发生改变,倘若不从“畏”的古文字字形方面去考察,则很难知道其本义及其各项引申义的来源。同时“畏”字在读音与字义方面也随之演变发展。因此,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汉字进行研究,不仅在编写字典辞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汉字教学、正确理解词义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1:2532.
[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231.
[3]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0:369.
[4]丁度.集韵[M].北京: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3:369.
[5]单耀海.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812.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360.
作者简介:
高悦涵,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