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焰铎是云南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之一,在其作品集《羊泪》中运用符合儿童阅读方式的语言,塑造了一群灵动活泼的少年儿童形象,一个个简洁易懂的生活故事蕴含着作者对少年儿童浓浓的爱和无限期盼,从而使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关键词】张焰铎;《羊泪》;教育理念;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14-02
当代云南产生了“太阳鸟”儿童文学作家集群,涌现出如李乔、乔传藻、吴然、沈石溪、张焰铎等作家,以云南边地文化为底蕴,在关注现实和民族现状的同时,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的独特的儿童文学。张焰铎是其中著作颇丰,获得了很多奖项①的作家之一。其作品集《羊淚》来自童年,创作于童心,是作家献给大理苍山洱海的礼物,也是献给大理白族和少年儿童的一组“儿歌”。它倾注着作者的乡土情怀,对儿童成长的爱的期盼,熔铸和体现出作者的一些教育理念,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
一、《羊泪》中的教育理念
作品集《羊泪》(2015年)收入了二十篇短篇作品。作者通过对少年儿童天性的流露来诠释心中的情感,在儿童纯美的现实生活中体会爱的呼唤,也让儿童感知大自然奥秘的同时进行生态意识的教育。
爱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永不衰竭的母题。张焰铎始终坚持真、善、美的情感价值教育,让儿童在生命成长阶段以美的追求,陶冶情操。在其笔下,白族少年儿童是苍山洱海含苞待放的花朵,是白族人民的希望与未来,少年总是有爱伴之成长。“爱”既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教育目的。《火把》中塑造了在争强好胜中完成了蜕变,慢慢成长的叛逆少年阿季美。《礼物》中交换彼此珍贵礼物结交友谊的阿桑和阿朵,孩子们的表现和形象都让读者看到了儿童天性中真、善、美的融汇。在他们的世界里体验着乐趣,增长了智慧,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团结友爱,充满温情,是可融入生命里的温暖,也是最容易扣动心弦的真实体验。
在云南儿童文学创作中,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号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作家们关心的重要主题和内容。《羊泪》中随处可见作者对少年儿童应该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教育。其笔下的大理,秀丽的山水相契合,处处洋溢着一种未被开采污染过的田园风情。他以切身体验的形式来表达乡土人情和壮美风情,用大理这个绝美无比的“大世界”来丰富着少年儿童的“小世界”。《从挖色看洱海》中把和着红泥土芬芳气息的儿童生活写得井然有序,洋溢着边地泥土气息,闲适安逸的氛围着实让人向往。让孩子们在阅读这种山水相融,人物相依的和谐美态中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激发着少年儿童向往、热爱自然,尊重敬畏生命的意识,体现了作者提高儿童审美情感,愉悦儿童心境,培养儿童自然生态意识的写作意识和态度。
二、《羊泪》中的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应该给少年儿童读者带来一种审美感受和体验,这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价值。《羊泪》中真实的少年活动与“冲突”满足了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审美需求,对于少年儿童读者来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张焰铎作品中的趣味,幽默,幻想都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精神气质的重要内容。其主人翁都是充满朝气活力的、独立完整的少年儿童,有自己的世界、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作者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传说,加上丰富细腻情感的加持,民族地域文化的氛围,更好地与小读者建立起情感上,生活经历上的联系,从而产生共鸣。如《圣地传真》“望娘滩”故事中变成龙的少年形象的塑造对小读者们来说恰到好处,这样带有神秘性的人物刚好满足他们的审美趣味,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纯洁无瑕的心灵得到渲染的同时,还能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力去补充延展故事,使精神受到影响、产生蜕变。
张焰铎的语言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汲取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继承运用白族语言特色,形成了符合儿童阅读的简洁而明净,朴素而秀逸的语言风格,在俗白中体现出艺术性、真挚性,暗示性的色彩。如“因为简单,你自然极了。因为自然,你却不简单。”(《打趣西湖》)[1]这平易的一句话把西湖的浑然天成、简单自然,却又有旖旎江南才有的独特景致、江南水乡的闲适生活情调传达了出来,符合儿童阅读欣赏,有一种未经雕琢的精致之美。大理地方俗语、方言、谚语等也是作者钟情的,富于民族乡村味道的语言插入,使流畅单纯的语言充满了趣味性、民族性和生命力。《洱海摇篮曲》中妈妈把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唱进宝宝的摇篮曲里:“宝宝在海面上睡着了,金黄的海菜花染亮他的梦。动来动去的鱼尾巴,翠鸟海鸭的翅膀,都挂着他的梦……”[2]宛若一首诗,意境幽美,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在浅近、俗白中饱含柔情,处处洋溢着温暖。
三、张焰铎《羊泪》创作的成因探析
影响作家的创作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太阳鸟”作家群的成员之一的张焰铎,“从始至终都充满了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悲悯情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实性和生动感;充满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充满了爱恨情仇和人生况味。”[3]
童年是每个作家的创作底色,生命体验在经过作家主观意愿进行改造和加工之后会以不同的形式和姿态渗透到作家文本之中。艰辛的童年生活是张焰铎心里抹不去的记忆,父亲意外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1992年6月病重一年的母亲离他而去。母亲成了他虔诚的心灵,从刚开始写作,其作品中就已经有了母亲或母亲的影子,那是他对母亲的爱,对大理的爱。童年已逝,无法重来,作家只能用文学“重新使自己‘回到’童年。”[4]形成了以一种“成人儿童化”的独特叙述视角,始终以真、善、美为创作底色,没有成年人的遗憾悔恨,更多的是对少年儿童纯真幼稚的书写,为小读者展现美好的生活原生态,表现得单纯美好。
他关注和热爱自己的民族,其创作是一种对白族和心灵的真实写照,把少年儿童的培养、民族文化的弘扬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作者多用第一人称叙述和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生活进行描写,为读者建构一个真实、朴素又充满教育意蕴、生活哲理的儿童世界。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和柔情给孩子的成长培土、播种、浇灌爱的汁液,生活的活水,让生活的哲理变得朴质而又生动。
通过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描写,流露出作家的一种生态忧患意识,激发少年儿童的自然生态意识,让小读者们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懂得什么值得爱与被爱,激励他们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其创作深受白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影响,充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民间色彩。张焰铎少时离家,因其成长期都是在大理度过,大理是其成长之地,也是其文学创作的伊始之地。“是梦的呼唤者、美的追寻者和文化的守望者。”[5]从其小说集《醒着的望夫云》《说不完的大理》《婚途》等都能看出他把民族的独特毫不吝啬地展示给读者。白族“绕三灵”,三月街,那拥有悠长历史文化的民间传说都被作者信手拈来,悉入笔底。如《生日的童话》中给新房子过生日的风俗;《第一个鸡蛋》中奶奶说吃了母鸡下的第一个鸡蛋,孩子的记忆力会变好的传说。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都成了作家创作的内涵和依托。
在张焰铎的作品中没有社会的嘈杂,没有校园的繁复,有的只是平易自然的人情美、人性美,浓厚随性的故土文化,灵动活泼的儿童少年,到处散发着自由和爱的气息。张焰铎用简单真实的生活告诉读者自然的美好,呼吁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真诚地呼唤人性的美好,人情的温暖和柔软。用他流畅单纯的细腻笔触向少年儿童撒播教育的种子,激发他们真、善、美的天性,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童真世界里探索、成长,用纯熟真挚的文学创作也彰显出他深厚的乡土地域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值得人们去探索和回味。
注释:
①张焰铎儿童文学集《醒着的望夫云》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奖;小说《软磨》、儿童文学《爷爷的魅力》获云南省文学创作奖;其小说《奇婚记》改变的电影《彩月和他的情人》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杯”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等。
参考文献:
[1][2]张焰铎.羊泪[M].北京:中國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9):150,121.
[3]杨学文.张焰铎先生其人其文[N].大理日报,2019-03-27(3).
[4]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J].文学评论,2005,(6).
[5]纳张元.乡土童年的守望者[N].大理日报,2019-01-28(3).
作者简介:
沈自飞,女,大理大学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指导教师:邓家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