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巨全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123-02
摘 要 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因此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的时候,除了对能力以及体能进行培训以外,还要对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对于运动员的心理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强化,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发挥出真正的水平,获得好的比赛成绩。
关键词 田径运动员 比赛 心理因素
最近几年来,竞技体育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关注和喜爱也正在不断增加,因此运动员除了应该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上进行训练增强意外,还要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进行体育竞技的时候,受到的关注越大,压力也越大,因此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探讨,运动员的心理波动大部分出现在比赛的时候,也是因为心理因素会对运动员的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比赛的失利,因此对于运动员在比赛时候的心理素质调节非常重要。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
(一)比赛时的自我控制能力低,容易出现消极思想
在进行田径比赛的时候,田径项目需要通过预赛甚至复赛才能够进入决赛。例如在田径项目中的跳远需要经过三次的试跳才能够确定是否能够进入后面三次的决赛,当在前三次试跳中如果出现了跑步点不准或者其他人发挥成绩太好的情况,往往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比赛时的表现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动作失误的情况,这些都是因为运动员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降低造成的,在这个阶段运动员的思维不再聚焦在自己的技术动作上,头脑也不能够冷静的思考。
(二)对于比赛的结果过分看重
在进行田径比赛的赛前和比赛时候,田径运动员对于比赛的结果太过重视,心里思考的太多,对于成绩的渴望也比较强,担心自己不能够取得好成绩,也不能够得到荣誉、赞赏以及奖金,在训练的时候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会白费,也害怕被领导和教练责怪,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体育竞技中,主要还是以成败论英雄,只有在比赛中得到优胜才能够被承认,但是太过于重视比赛结果,会导致心理压力比较大从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三)因为过去比赛失败从而产生心理阴影
田径运动员在赛场上不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以前比赛失败的影响,而在以后的比赛中难以克服以前的障碍。例如有一些跳远的运动员在试跳的时候,因为助跑时步点不准而犯规,在日常比赛中也会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比赛前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比较活跃,会经常担心出现以前发生过的失误,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阴影[1]。
(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和运动员的水平能力有关以外,还和天气因素、场地情况、使用的器材设备等等有关系,尤其是那些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会更大。因此需要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会掌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积极的调节自己的比赛节奏,调动自己的比赛意识。
二、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田径比赛的时候,是有很多运动员参加过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因此在体育技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上都是比较缺乏的,而临赛的状态对于自己技能水平的发挥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短跑项目中,运动员的心里稳定对于短跑的成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数运动员在初期就应该培养自己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训练的时候对训练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多元化和趣味化的发展都能够帮助运动员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此外还能够帮助缓解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从而消除心理压力。在实际训练的时候,运动员的精神状态、训练参与度以及对训练的态度都会影响到训练效果,在正向的情绪训练,运动员内心会产生自我满足感和自信心提升,在否定的态度下进行训练,运动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态度,从而缺少训练效果[2]。
三、田径远动员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赛前的心里调控
在比赛前需要做好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调整,激发运动员的良好的比赛冬季,帮助增强他们的胜利的信念和自信心,用最好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情绪来积极的应对比赛。
首先应该正确的评估自己和對手的实力,研究自己的对战技术,增强自己的比赛自信心,有很多田径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感觉到非常紧张,但是教练需要认识到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且需要帮助运动员来进行情绪引导,避免他们因为担心比赛结果,从而造成心理失衡,并且质疑自己的能力,导致比赛失误,针对这种情况,运动员应该在比赛中进行更多的训练情况的模拟,从而减轻运动员的焦虑情绪,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完成自己的动作中,使运动员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对手的水平,使运动员以积极的心态来完成比赛,并且树立符合自己的水平而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第二应该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竞技的价值观念,使运动员能够把握良好的比赛冬季。田径运动员对于比赛太过于重视或者太过于请示,都会不利于自己的发挥,因此对于一些竞技的理念比较强的运动员,教练应该控制他们的好胜心,避免因为他们的心理地位的失误从而导致比赛失利,对于一些好胜心比较低的运动员,教练应该增强他们的比赛动机,使他们以旺盛的热情投入到比赛当中。第三是应该让运动员进行赛前的充分准备,使他们能够进行心态上的调节,田径运动员很容易在比赛前出现焦虑的情绪,从而导致了比赛的思路不清晰,对于赛时的备战计划不清楚,情绪也不稳定,所以教练员应该做好运动员比赛时候的计划准备,考虑比赛时候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危机应对的措施。因此需要坚持比赛和平时训练需要是一样的情况来面对,将比赛融入到平时训练当中,以比赛的标准来要求平时的训练,关于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也应该避免频繁的调整,淡化比赛和训练的区别,使运动员以平常心来参与比赛[3]。
(二)针对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为赛场上的情况比较复杂,随时会有各种情况发生,因此运动员需要冷静的面对各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防止出现消极情绪。
第一,田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应该保持思维清晰和头脑清醒,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随时会有各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在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运动员如果没做好准备会造成思路混乱或者头脑空白的情况,或者因为运动员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会对比赛造成影响,所以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打起精神,及时采取对策解决问题。在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最有效的对策就是运动员要采取自我暗示的方法来消除自己的消极想法,不考虑比赛结果,也不考虑对手的比赛情况,更不应该重视从前的训练结果,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比赛过程和技巧发挥当中。第二应该对自己的对战技术需要进行正确的评估。田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因为紧张不太敢发挥,甚至也不太敢运用训练的信技术,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水平能力。因此运动员因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自信,展现运动员的实际水平,使田径远动员在比赛的时候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克服心理上的报复。第三是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调节不良的情绪,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能够得到发挥,田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情绪会因为紧张过于紧绷,有的时候会情绪失控造成比赛的成绩得到影响,当运动员自己的调节能力比较差的时候,运动员应该自己进行调节,例如深呼吸,因为田径比赛的特殊性,而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因为过度紧张,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深呼吸能帮助稳定情绪。还有一种方法是自我暗示法,在比赛中运动员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我现在很放松,我很好,我会做的更好这些自我暗示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第三种方法是成功景象激励法,田径运动员还可以根据自己以前获得优异的成绩或者想象中成功的场景来进行情境的塑造,使运动员能够体验这种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让自己能够熟悉成功的感觉[4]。
四、结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田径运动员,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己心理的调试,在比赛的时候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才能够正常發挥,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需要加强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疏导,使运动员自己就能够掌握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并且在比赛中得到运用。
参考文献:
[1]侯锦雄.论小学田径运动员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J].新课程,2020(22):224-225.
[2]张吉中.心理训练在田径训练中的意义和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65-66.
[3]周大勇.心理训练在田径训练竞赛中的意义和具体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49-50.
[4]李同鹏.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措施管窥[J].现代职业教育,2018(0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