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运动训练及其科学化探析

2020-09-10 07:22:44刘洋
体育时空 2020年16期
关键词:科学化训练

摘  要  进入新时期后,竞技体育的发展速度越发较快,形式也越发多样,其正朝着系统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现如今,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关注越来越高,运动成绩正逐渐成为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水平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特色运动训练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训练工程,其水平的高低主要受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高低的影响。进行科学系统地特色运动训练是运动训练实践的基本前提,在特色运动训练发展的100多年里,无数体育工作者和体育专家不断开拓进取,积极总结和分析经验,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时至今日,特色运动训练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其理论知识也越来越完善和规范。与此同时,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大家要特别重视影响特色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各项制约因素,尤其是当前体育人才外流和体育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合理的情况严重。所以,进行科学有效地特色运动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很有必要。

关键词  特色运动  训练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79-02

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和专家要努力尝试制定比较合理的科学特色运动训练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体现我国“科技兴体”的总要求,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现代体育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更快速地促进我国体育运动训练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国家要对体育运动科学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进一步领会理解,从而全方位地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育专家也研究并总结出了很多有助于提高特色运动训练水平的训练方法。

一、特色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体育领域也是这样,而且对于体育训练而言,科学技术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科学的运动理念与先进训练器材的应用等,这些先进的理念技能和训练设备已经渗透到了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中。

2.科学教育。从训练成果的角度来看,尽管教练员的运动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科学教育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也是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动力。

3.科学管理。运动训练科学化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由于在其实现科学化的同时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掌握正确且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体制以及机制等层面上重视宏观思维,以便将科学管理的作用和特征展现出来。

4.社会环境。在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除了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之外,还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其中,公共运动器材的添置显得至关重要,当然这与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还需要体育领域内部所有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协调,如优秀的管理团队、创新型的科技团队等。

二、提升特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研究

(一)重视辩证思维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本质途径就是对其发展规律的掌握。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特质,具有代表事物内在联系的基本属性。事物的本质取决于其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特殊矛盾,表明了不同的事物之间形成的本质差异。所以,也可以认为本质是事物最根本的规定性。人们掌握本质的程度也表明了其认知水平的程度,掌握了本质就相当于掌握了事物的变化规律。

随着人们对运动项目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对运动项目所具有的属性进行分类,尤其是本质层面上的区分。在运动项目的属性层面上需要展开更多的工作内容,包括加强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认知水平,尤其是运动比赛的规定和制度、关键的流程以及合格运动员的标准和要求等,进而实现运动员的显著进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增强需要科学地设置运动日程,采用具有创新性的训练方式,并且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意见,大幅度地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运动员在充分掌握运动项目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之后还应该继续向前发展,而不是满足现状导致发展的停滞。

(二)项群训练

在与运动训练学具有一定联系的内容引进中,通常引进的内容大都是专项训练理论,并朝着一般性训练理论进行转变及过渡。然而,将一般性训练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却无法解释一些不在范围之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

所以,早期的训练体系无法真正满足运动员实际训练的需求。大多数学者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创新,并有效整合训练理论并分析各种应用,最终形成了一种科学化的理论,即项群训练。这种训练最终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传播与认可。项群理论是在传统理论体系前提下的一种拓展,它将被闲置的训练项目进行细化,同时详细地总结和探索项群中的科学运动规律,再结合科学的运动理念以及先进的运动设备等,保证优秀体育人才的有效培养和体育的快速发展,从而将中国特色运动训练学者的科学技术和分析水平充分地体现出来,使特色运动训练理论逐渐成熟。

(三)制订相对的特色计划

要想运动员取得显著的训练成果,首先应为他们提供系统的科学训练,并保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梦想全力以赴地拼搏。此外,学校在开设运动训练学科时主要针对的就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在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当优秀运动员退役时,不管是其能力还是理论知识水平都已经符合成为一名合格教练员的标准和要求。

作为一名运动员,对其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应该围绕着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教练员的发展方向来制定,这需要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和总结,还要使培养目标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动力,课程的设置也应按照培养目标来进行。在体育运动的发展进程中,要想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除了可通过设置理论课程和应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外,还要疏导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进而有效地增强其运动训练的能力,促进运动员取得优秀的训练成果。

三、结语

特色运动训练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潜在力量。在体育运动的竞技过程中,冠亚军之间的时间差距基本上都是用秒来表示,优秀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依靠运动员自身的精神力量,还需要其时时刻刻保持对运动的热爱与激情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发展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期间内,应该根据我国现今的实际发展情况,始终与时俱进,引进国外的特色运动理论体系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后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以切实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教练员的指教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声宏,戴旭.运动训练专业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9):114-115+123.

[2]石磊.对运动训练科学化影响因素及实践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46-47.

[3]蔣宏伟,张健.职业化背景下推进运动训练模式转变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70-72.

[4]邓运龙.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及其先导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01):114-123.

[5]张华秀,何玲玲.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及其先导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42+44.

[6]赵丹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7]朱凯.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科学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43+45.

[8]冯璐.运动训练理论的中国特色化演讲[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6.

刘洋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化训练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14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2
以党建调度为抓手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青少年田径专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59:12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6:09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18:16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环球时报(2015-12-30)2015-12-30 09:12:18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2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