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20-09-10 07:22:44林斌
体育时空 2020年18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

林斌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间踝关节受伤的56例篮球运动员,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n=28)予以传统疗法,实验组(n=28)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疗法分为两组,对比二组的疗效,以期探讨体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最终得出的结论为在体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实施微波治疗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  体校篮球运动员  踝关节损伤  康复治疗  微波疗法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54-02

篮球运动属于一种较为激烈的体育项目,因运动员自身素质差异、热身运动不足、意外情况等极易发生踝关节损伤情况。受该损伤者在伤后会出现慢性疼痛、活动障碍等情况,如治疗不及时会加重关节损伤与踝关节功能障碍。对于踝关节损伤者要依据具体损伤情况选取有效的康复治疗,以确保其快速、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1]。传统康复治疗包括冷敷、热敷、中药外敷等再配合关节功能训练,但其起效慢、疗效较为局限。而为踝关节损伤者实施微波治疗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基于此,为探讨体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特以福州市体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康复治疗情况为例进行比较研究。

一、基线资料及方法

(一)基线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在2017年4月—2020年4月期间踝关节受到损伤的篮球运动员,共计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实验组中女性26例名男性2例;年龄为12—17岁,平均(15.55±1.45)岁;受伤位置:左踝15例,右踝13例。参照组中女性25例名男性3例;年龄为12—18岁,平均(15.49±1.42)岁;受伤位置:左踝14例,右踝14例。二组运动员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受伤运动员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标准,存在明显肿痛感与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将伴有脱位或骨折情况者、不配合治疗及研究者予以排除。

(二)方法

参照组:对该组运动员采用传统康复疗法,先冷敷,做好止血包扎,涂抹用扶他林、正骨水。待伤情稳定后,每日坚持关节功能锻炼。

实验组:此组运动员在传统康复疗法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所用仪器为型号ECO-100D的波治疗仪,先冷敷,之后利用辐射器对准患者受伤部位,距离控制在3~5cm之间,将照射部位设置在2档脉冲,强度中等,每日照射一次,时间以15~20min为宜,直至患者有轻微的热感或酸麻胀痛感。5~7次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经治疗,患者踝部的痛感、肿胀感完全消失,淤血症状消失,活动不受限,则为显效;患者的疼痛、肿胀感、淤血表现均有所减轻,活动轻微受限,则为有效;患者仍有明显的痛感,活动受限情况较为明显,则为无效。康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四)观察指标

1.VAS评分:在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区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痛感越强烈[2]。

2.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后,对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估,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良好。

3.康复时间:记录并对比二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以及可自由活动时间。

(五)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行2值检验,当验证结果显示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二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康复运动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详见表1。

(二)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二组患者的V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两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2。

(三)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以及可自由活动时间均显著快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详见表3。

三、分析

篮球运动员的运动量大,踝关节损伤情况常有发生,在受伤之后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会影响踝关节功能与其运动生涯。传统疗法包括冷敷、涂抹消肿止痛药等,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肿胀情况,但治疗周期较长,不利于关节功能恢复与后期训练,为此各大医院、康复中心主张为受损运动员实施微波治疗[3]。通过微波理疗可以让受伤部位周围组织细胞内外的有机分子、离子进行快速运动、摩擦,能够有效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炎性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微波所产生的微热量与温热量会减少受伤组织及血液中的加压素、组织胺、缓激素肽等含量,进而提高血管通透性,这样便可获得更快、更好的消肿、镇痛效果[4-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也顯著快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的差异性呈现出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体现出来微波疗法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踝关节损伤运动员在接受治疗同时要坚持有效的踝关节功能锻炼,前期在家人或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下肢被动活动,之后进行主动屈曲与伸展活动,再逐渐进行站立练习与负重走路,这样可以增加患肢血液循环,加快踝关节功能康复,也可减少相关并发症。

四、结语

综上,为踝关节损伤的篮球运动员实施微波疗法,可以帮助受伤的运动员获得更快、更好的康复效果,与传统治疗法相比,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焦文鹏.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运动员的康复治疗及训练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104-105.

[2]谭伟,孙妍,徐鹏陶.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康复训练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08):25-26+36.

[3]姚登车,张虹,鲁兴荣.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及康复措施[J].医药前沿,2019,9(26):50-51.

[4]张霂汐.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及康复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2):14+16.

[5]李营营.运动疗法应用于踝关节损伤康复治疗中的价值评价[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02):21-22+25.

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预后的影响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
朝阳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结果分析
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