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07:22赵亚男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分层教学高中数学

赵亚男

【摘    要】创新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十一世纪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世纪,因此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新思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造性思维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33

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是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完成一个目标,也是教师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突破的一个难关。如何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深度挖掘数学学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探索和追寻的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及时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局限,结合时代精神、学生能力、学科特征构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在思维创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向

创造性思维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需要经历许多不同的过程,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领域提升自己的感知力。因此,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要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推动学生在思维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提高学生联想能力。联想能力的含义是学生在看到一个未知或者已知事物、條件的时候,能够迅速扩大自己的思考领域,向更深的横纵向不断延伸,从而察觉到与这一事物或者条件相似、相异的其他事物与条件。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基础之一——联想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和联想性思维的形成需要依靠教师对发散性数学思维和连贯性数学思维进行整合与贯通,坚持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从数学问题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从一个知识点牵引出不同的理解方式,最终实现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的联想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可以省略许多重复和类似的学习过程,而通过一种特定方式的学习来有效理解相似或者相异的数学计算和分析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能够被有效的连接起来,从而有力的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成型。

2.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受既定思维的限制,不受传统数学观点的限制,不受教师单一教学方式的限制而突破“模板”、“规则”、“系统”的束缚,形成横纵向方向无限拓展和延伸的思维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另一个目标和方向。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如果学习者的思维模式被固定了,那么在拓展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极大地限制。数学不是一门来自教材的学科,也不是一门来自教师的学科,而是一门从多变的自然与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思维必须要足够灵活,思路必须要足够丰富多样,善于将已学的知识进行转化并运用到其他的解题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够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建立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为目标。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策略

1.合理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形成差异性的思维培养策略。在学习中,不同学生差异性的经历、天赋、兴趣造就了学生在在思维水平、思维基础上的不同和差异。这也就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时候,如果以一个既定的标准来统一要求学生,那么必定有部分低于或者高于这一标准的学生思维发展会被限制。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同样需要教师构建层次化的培养策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差异化培养,帮助不同学生在自己的需求范围和能力范围内获得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提升。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给学生讲解题目的时候,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能够在现有的解题基础上构思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解题方法,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创造性潜力。而对于数学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则要合理降低思维培养标准,先从打基础开始,逐步引导他们养成探索、探究的习惯,从而逐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这样,不同学生才能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过程,从而避免一刀切对部分学生造成的压力或者思维抑制。

2.主动鼓励,保护学生个人的创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十分死板,要求学生必须要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解题或者思考,而对于学生新奇的观点和思路则丝毫不重视,甚至还会打压学生的创造性。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起点处就受到伤害,从而变得不愿意思考数学和探索数学。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保护学生现有的创造和创新积极性,巧妙点拨他们的奇思妙想,积极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帮助学生在创造性思考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学习乐趣,继而获得思维水平的有效提升。对于学生正确的“奇思妙想”,教师要给予高度的肯定和鼓励。而对于一些错误的新奇想法,教师也不能一味否定,而是要先给予学生积极探索和认真思考的肯定,继而认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思维中的漏洞和缺陷,填补创造性思维中的空缺,在塑造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同时,有效保护学生探索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将个性化、创造性的思维结合到数学学习中,推动自己的学习过程具有更加突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3.巧用例题,点燃学生的创造思维火焰。举一反三、因势利导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再结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联想能力强等特点,教师巧妙运用经典例题辅助教学,往往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思路,并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焰。针对这一话题,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目标、实际学习状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例题,譬如解题角度多样化,原始公式运用更加灵活新奇,探索过程需要多次转换思维等,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和强化。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经典例题中的独特思维方式,还能够在反复思考、理解、运算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最终推动学生个人思维能力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是高中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模式之一,因此,教师教好数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利好用数学教学这一机会积极构建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兼顾不同学生在思维理解上的差异性,通过积极鼓励、巧用例题、引导探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思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淑萍.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1-62.

[2]简勇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探求[J].考试周刊,000(47):45-45.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分层教学高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