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绥隆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31-0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更新,再加上当前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得体育教学需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体育教学获得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协调发展
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是在教室内学习,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导致学生普遍身体肥胖,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需要提高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依托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一、体育教育的异同
体育教育是有组织、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正确运用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体育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正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实际生活中的体育训练包括体育技术训练、竞技战术训练、思想意志训练、生理心理训练,将多种训练模式进行结合可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原有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身体状况以及学习兴趣等科学合理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过程中,应秉持“健康阳光”的教学理念,不应盲从和蛮干,并依据时令及运动项目,组织安排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育工作者除了安排一些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外,还可因地制宜,结合学校自身拥有的运动器材设备以及运动场地等条件,有选择地设置网球、篮球、足球以及空竹等项目。如果某专业或某班级女生的人数比较多,还可设置交际舞、瑜伽等项目。总之,教师要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实际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或者根据所学专业,打造与学生未来就业职业素质相关的培养项目,如酒店管理专业,就可设置形体和仪态等训练项目。此外,还可结合学生的特点开设具有娱乐性和时尚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如野外求生、攀岩、保龄球等。这些教学内容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及身体素质,也符合当代学生对竞技体育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健身思想。
(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是否感兴趣。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照搬教师教授的技巧,缺乏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为此,教师要推陈出新,改善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以期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对运动项目的新鲜感。对于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进行探讨,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锻炼。这可以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训练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学生对运动训练和体育项目保持兴趣,学生就能努力学习和锻炼。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助于整合体育训练模式和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为实现这些目标,学校应该引进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体育教育的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还要懂得如何教育学生,以及具备改进自己教育方法的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定期请一些退役运动员来校开展讲座和咨询,对学生参加体育教育进行鼓励,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在学校从事体育教育的运动工作者也要持续提升自我,包括提升专业技术、理论知识、道德素养,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要将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的改革信息尽快传达给各级体育教育人员,让他们及时进行学习和技能实践,努力丰富体育知识的内容和体育教育的模式,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协调性。
三、結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国民体育精神不断发展,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协调发展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全校上下要重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体育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
参考文献:
[1]李献军.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106-108.
[2]程少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J].新西部(下旬刊),2015(06):154-155.
[3]金海伟.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研究[J].运动,2015(1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