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体魄,文明精神

2020-09-10 07:22:44刘希銮
体育时空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学德育

刘希銮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23-01

摘  要  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强调要重视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因此,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思路,即基于行动体验进行德育渗透、借助及时矫正进行德育渗透、通过情景設置进行德育渗透,以期能够为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德育  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  教学实施思路

德育本就是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强调“要重视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这里“野蛮其体魄”指的就是要发挥体育锻炼的强身健体功效,通过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文明其精神”,指的则是要发挥体育活动的德育价值,借助学校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具体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而言,应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几点具体思路。

一、基于行动体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基于行动体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有效规避空洞说教,不切实际的做法,增加说服力,提高德育效果。例如,在教学中一味对学生说教,要求学生要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等,学生往往“左耳进右耳出”,听是听到了,但却很难切实体会和真心认可,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但如果教师能够基于行动体验,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则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以笔者开展的教学实践为例,中长跑一直是很多学生抵触和抗拒的项目,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坚持下来,往往会在开始跑之前就教育学生要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练习时没有这样做,而是告诉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极点现象”,并告诉学生什么是“极点现象”,向学生详细讲述了出现“极点现象”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表现,还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应对“极点现象”的方法和策略。在学生开始跑之后,笔者密切观察学生的状态,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极点现象”就在旁提醒和鼓励,陪伴学生一起克服困难。而在学生最终坚持下来,到达终点,欢呼雀跃时,则适时引导学生梳理自己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在行动体验的基础上切身体会坚持和拼搏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既避免了教师的空洞说教,同时又让学生真正有了认可和共鸣,达到了“行而后悟”的效果。

二、借助及时矫正,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感知记忆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通常在事情发生之后的25秒内个体的短时记忆能力最强,对事件的印象也最为深刻。事情发生30秒之后,个体的感知记忆能力会迅速下降,与事件相关的细节也开始逐步淡忘,并且时间越长,淡忘的内容就会越多,记忆的效果也越差。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注意及时矫正的重要性。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的做法或不良的行为举止,那么就要及时抓住这一德育教育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例如,教学比赛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项内容。笔者在教学中也会经常通过组织教学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有一次在教学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组织开展了“足球循环赛”。但是在比赛时发现,由于每次能上场的学生人数有限,所以有几个小组为了赢得比赛,每次只让固定的几名足球技术水平高的学生上场,有些学生虽然对比赛非常感兴趣,但却由于技术较差始终得不到上场的机会,只能在一旁坐“冷板凳”。在发现这种情况以后,笔者及时喊停比赛,并询问是否有人知道“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体育精神,并让学生讲述了自己对这一体育精神的理解。然后又接着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队友非常想参加比赛,但技术水平却较低,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和探讨,学生不但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还在后续的比赛中主动鼓励本组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上场比赛,并为他们呐喊助威。上述德育案例之所以能取得理想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笔者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和矫正。

三、通过情境设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除了行动体验和及时矫正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的方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设置需要相互协作的教学情境来起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目的;通过设置需要帮助他人的教学情境,起到培养学生助人精神的目的;通过设置需要相互竞争的教学情境,起到培养学生竞争精神的目的等。这些都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策略,教师可灵活选择和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学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将其重视起来,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李龙江,袁玲玲.立德树人视域下五年制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德育路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0(12):10-14.

[2]李建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德育评价量表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7):43-45.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体育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14:35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15:28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