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体育网络教研新格局的实践研究

2020-09-10 07:22:44宋卫华
体育时空 2020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新格局

宋卫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14-02

摘  要  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研究方式,其既是对传统教研工作的一种技术支撑,更是对常规教研工作的一次革命。网络教研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在线教研、协同教研等应用,是我们教师自我成长、共同学习、沟通交流最方便的平台。在网络教研这一新征程上,“革命”尚开始,我们需探索。实现“停课不停学”,体育线上教学教研成为特殊阶段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教育方式,探索借助网络开展体育教学研讨活动的运行方法极具深远意义。

关键词  网络教研  体育研究  新格局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体育学科教研、培训方式强调统一、集中,其在教研的广度和深度存在不足和局限,如时空的割裂、形式的单一、资源共享的限制、教师参与度不高、不能很好关注教师的个性需要和促进教师教学特长的发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培训活动有效价值的辐射。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已在各学科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体育学科的教研、培训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开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之为体育教师教研和培训服务。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化研修方式,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研、培训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它具有省时、高效、便捷、覆盖面广内容宽泛等特点,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师的在线研修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不足与局限。为此,苏州市高新区体育教研室组织全市骨干教师和广大一线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来开展体育教师在线研讨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初步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区内体育教师在线研讨平台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有体育学科特色的在线网络交流空间,突破了以往在线教研平台建设的瓶颈,较好地解决了同步研修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目前网络教研主要是利用博客、论坛、即时在线通讯工具(QQ、微信等)作为交互平台,为广大教师参与和专家的引领提供了空间。但是如何通过网络同步观摩鲜活的体育课堂、精彩的讲座和培训,并积极参与讨论并和专家及授课教师跨时空面对面的交流,是建设网络研修平台中一个急需回答与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设计出由网络交流研讨和现场同步观课两部分组成的平台。网络交流借助已经非常成熟的腾讯会议和钉钉会议APP搭建平台,系统不仅应用于学生或教师对在线课程的学习或教学中,还可以帮助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这使得在线研讨活动的组织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钉钉和腾讯会议APP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全国有近3000余个机构采用了网络教育平台。此平台的空间由区教研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搭建提供,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前期开发、经费投入和后期的维护工作。

同步观课平台内置于钉钉中,运用流媒体技术,通过现场录像,同步将课例、讲座、培训等发送到观课平台,以实现网络同步直播,将鲜活的课堂同步展现在现场以外的教师面前。

(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教研的运行机制

第一步,在研修平台上注册账号,此项工作可前期完成。

第二步,从区教研室获得相关的教研信息。

第三步,从网络研修平台获取上课人员信息、地点、相关教案、讲座、培训等资料。

第四步,在确定的时间内登陆研修平台的网上直播系统观摩课堂教学或听讲座、培训等。

第五步,观摩课、讲座、培训完毕,在研修平台发表对课的评价,观摩现场专家的评课,以及对培训、讲座的评价意见。

第六步,统计参与在线研修的具体情况,积累资料(如参与人员,发表的评论意见等)。计算继续教育学时情况。

(三)突破了传统教研形式局限性,提高了体育教研的参与度

为不能及时参与研修的教师提供了学习的空间:通过研修平台将上课、讲座、培训等的视频上传,没有及时参与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时间对课例、讲座、培训进行学习,并发表自己的评价。这单特别对于偏远地区的教师,通过网络,就可以如亲临现场一样去观课、评课、听专家精彩的讲座等。如此有效提高了在线研修的参与面,促进了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由于是通过终端设备借助网络,因此只要可以上网就可参与网络教研,特别是在进行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等在线研修项目时,参与教研的人数较常规教研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调查表明,进行网络教研比常规教研人数提高35%左右,并且体育教师有很大的灵活性进行自主学习。据统计,全区有79%的体育老师能够坚持完成网络教学研讨活动。

(四)实现了研修资源的共享共建,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网络教研是在线研修,有网络的支撑,就可以为教师准备丰富的材料和各种课例。体育教师可以认真学习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对报告中传递的思想、方式、方法進行思考,还可以积极与专家和同行进行互动,积极发表评论等。教师还可以上传自己的一些好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形成富有本市特色的体育教学、教研的资源库。它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对称性,扩大了教师学习范围,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促进了“学习型群体”的建设,形成了一批科研型教师,为体育课程发展提供保证

通过网络教研,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个性、展示自我,进行教学反思和同伴互助的在线研修平台,让教师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型群体”,以使教师们在互相切磋、协调合作中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同时也推动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体育教师运用在线研修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时缺乏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与能力

网络教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网络技术、摄像摄影等技术的运用。这些技术对大多数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相对陌生,因此不得不借助学校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才能正常开展此项活动。较常规教研相比,它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助。此外,网络教研的开展在前期的网络测试、平台的运行就需要进行提前准备和运作,增加了人员和物资的投入。

(二)缺乏对网络教研的实时监管

常规教研由于体育教师到现场进行交流、观摩,并进行现场签到,保证了每次活动参与的有效人群。以网络直播观课为例,进行网络在线研修,教师只要通过“学校+姓名”就可登陆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进行观课。一般一节网络直播课的参与人数在400人左右,通过随机抽测,实际有效观课的人只占网络签到的三分之二左右,体育教师虽然登陆了观课平台,却没有真正去听、观、评课,影响了在线研修的效果。

(三)在线研修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参与网络教研教师的评价来说,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观课和签到人数进行统计以及网络课后网络反馈来进行。通过实践,全体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观摩优质课的比例较以往提升40%以上,发表了120多篇观课感,但这些数据与体育教师的数量不成正比,相对偏少,形成不了有效的辐射效应。

四、对提高体育教师网络教研效果的建议

(一)强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拓展与丰富网络教研平台的模式

我们本地区现有网络教研平台交互较单一,主要形式有网上直播、在线文字或视频交流、后台数据统计系统使用等。未来,我们应搭建多平台的网络教研模式。

1.线下自学,网络视频点播回看系统。网络教研活动中上课、讲座、培训等活动现场的视频,在网络直播时要运用录播系统录制原始资料,并能点播回看,如此为未能及时看直播的教师提供资源,增加线下自学的平台,实现线下观摩。

2.搭建远程研训管理平台。网络教研室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平台完成的。为能延伸活动的意义,除了将网络活动现场视频录播成回看资源外,我们还可以开辟专门路径,为教师提供各种学科研训资料和教学资源,布置网络研讨活动作业,对后续学习进度开展考核。

3.开辟多种研讨模式,为远程体育教师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包。网络教研除上课、讲座、培训外可定期定時开辟诸如“学科骨干,答疑解惑”、“专家访谈”、“在线对话”、“远程赛课”等模式,由此拓展与丰富网络教研平台的模式

(二)处理好面对面的体育教研和网络教研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

无论是网络体育教研,还是面对面的体育教研,目的都是为了有效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网络教研虽然有许多优势,但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缺乏人文关怀等因素。面对面的体育教研中鲜活的课堂教学观摩、情感交流等面对面的交互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凝聚力。因此,面对面的体育教研手段不能削弱,而且要发挥其实时交流的优势,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弥补网络教研的不足。

(三)加强对在线研修的监管和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在线研修的运用水平

首先,要形成一支管理队伍,以上级主管部门为龙头,借助各区县力量,将各项管理任务具体落实,定期交流。

其次,加强对体育教师正确运用在线研修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在线研修能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自主与能动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还能使广大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以提高自身的体育健康教学的水平。

再次,充分发挥在线平台的交互功能。在线平台运用要注意将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载体,与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等进行有机结合和充分互动。研修平台在发布信息、传递资料途径的同时,要将知识传授与体育教师的思考、研究与实践解决经济紧密结合,以使在线研修平台真正成为推进区域体育教育平衡发展的有效工具,借助在线研修平台实现优质体育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进现有的教研模式是一项新型的、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具有极大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活动的补充、延伸和升华,更为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继而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宽泛和便利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何爱平.新时代的校本教研—网络教研[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8(20):1.

[2]宋雅丽.搭建网络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3):82-84.

[3]王欣,迟秀芝.践行“研修一体”教研方式 切实提高研训工作实效[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9(04):97.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新格局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推进“五个统筹” 开拓发展新格局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0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8:12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4
深化医改构建省市县联动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改变传统教研模式,推广网络教研新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物理教育网络教研研究”初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