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时期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

2020-09-10 07:22梁小平
今古文创 2020年3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摘要】 辽金时期是辽西走廊开发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多民族文化交融、认同的重要时期。置州县而徙民的政策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政治基础;经济的繁盛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经济基础;多民族多元文化是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人文基础。

【关键词】 辽金;辽西走廊;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8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5月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资助“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202001039)阶段性成果。

一、辽西走廊的文化定位

辽西走廊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指的是分布于辽西地区的连接中原和东北两大区域的多条交通廊道的总称,是中原与东北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其区域范围主要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

辽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存与汇聚之域,农耕、游牧、渔猎等多种生产方式在此交汇融合,多民族文化在此交流、融会贯通。商族、古燕族、山戎、东胡、肃慎、孤竹、契丹、女真、蒙古等多个民族都曾在此留下本民族的历史印记,书写过本民族的辉煌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民族有的随着民族的融合和迁徙逐渐消失,有的则融和演变成新的民族继续生活于此。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曾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共同构成了辽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交融、文化认同的和谐画面。它们相互影响,彼此认同,共同铸就今天的历史,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辽金时期是古代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阶段,也是辽西走廊在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民族迁入、融合发展、文化认同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东北历史上人口迁移活动非常频繁的时期,“人口的迁移对区内人口发展、民族变迁和地区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波及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1]正是在这一时期,辽西走廊的人口、商品货物,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态势,游牧民族在与汉民族的碰撞、冲突中走廊地带历经多次建设、焚毁、掠夺、迁移;与此同时,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也走向交融,相互认同,尤其是汉化了的游牧民族,在辽西走廊的开发建设中“建立了自己的功勋”。[2]

二、政治基础

辽金时期辽西走廊被纳入国家管理,这为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认同奠定了政治基础。辽朝自太祖开始,便开始了置州县而徙民。据《辽史》记载,辽将俘获的女真、奚人等进行民族迁徙:伐女直,下之,获其户三百。九月,复攻下河东怀远等军。冬十月,引军略至蓟北,俘获以还。先是,德祖俘奚七千户,徙饶乐之清河。至是创为奚迭剌部,分十三县。[3]太祖命人修筑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民户充实之,改为东平郡,设置防御使。[4]“十一月癸卯,下古北口。丁未,分兵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馀城,俘其民徙内地。”[5]辽朝的太宗、世宗、穆宗、景宗等也进行了民族和人口的迁徙。

从《辽史》的记载可以看出,辽朝的民族和人口的迁徙是自上而下的,被纳入国家管理政策中,具有强制性,往往和军事战争及民族分化政策相关。尽管如此,但辽朝置州县而徙民的政策无疑客观上促进了辽西走廊的开发建设,加速了各民族文化交融、认同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1115年到1125年,中国北方出现了辽、金、宋并立的局面。在此十年期间,辽朝出现了内忧外患的危机。女真在北方建立了政权,新兴的金国与中原的宋朝结成联盟,企图倾覆辽。当时辽国为了阻止宋金的结盟,在辽西走廊的北部设置关卡进行堵截。但宋朝的使者选择了防御松弛的傍海道(辽西走廊)。金灭辽后,占领东北。金太宗下令“始自京师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驿”[6],所以,金代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辽代的州县移民政策:“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7]当时辽西走廊所设州县主要是锦州和瑞州。“锦州,下,临海军节度使。旧隶兴中府,后来属。户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三……瑞州,下,归德军节使。本来州,天德三年更为宗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讳,谓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户一万九千九百五十三。”[8]自此,经辽西走廊出东北而连接中原的廊道纳入到了国家管理之中,极大地促进了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三、经济基础

辽金时期辽西走廊经济模式的多元化以及经济的突破性发展为各民族文化交融与认同提供了经济基础。在先秦,虽早有孤竹、东胡等民族活动于辽西,但其文化开发十分有限。到了汉代,辽西走廊因海水侵蚀而交通受阻,社会经济发展迟滞不前,走廊地带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这种荒芜的闭塞之态一直延续到辽代之前。辽建国之初灭后晋,押解后晋皇帝及太后流放到东北所行路线就是辽西走廊,虽然此时的走廊仍沙石遍地,但交通已恢复,打破了汉代以来的闭塞荒凉之态,辽西走廊实现了第一次全面贯通。辽朝的统治者将大量的汉人、渤海族人等迁入到辽西,形成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局面,也改变了原来辽西走廊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生产方式。契丹统治者将战争俘获的汉族人分置到所设州县中从事农业生产,让他们在此定居,娶妻生子,发展农耕经济,“诏有司劝农桑,教纺织”[9]辽代统治者也将征服后的渤海族人大批迁入到辽西走廊:“诏渤海旧族有勋劳材力者叙用,馀分居来、隰、迁、润等州。”[10]渤海的地理环境使得渤海族人形成了在农业、渔猎和商品贸易等方面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被强制迁入的汉族人和渤海族人成为开发建设辽西走廊经济的主力,也打破了长久以来辽西地区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游牧、农耕、渔猎等多种经济方式并存发展的格局。

辽代辽西走廊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批汉族和渤海族移民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使辽西地区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大片的农业区。随着农业的發展,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纺织业、武器制造业、采盐业为辽西走廊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同时,交通廊道的畅通也促进了中原和辽西走廊之间的贸易往来,商业贸易兴盛活跃,甚至已出现了专门管理商业贸易的机构“商都监”。

可见,自辽代以来,随着廊道交通的全面恢复及统治者置州移民的开发政策,辽西走廊的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闭塞落后之态,与中原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原来的单一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为游牧、渔猎、农耕等多种方式并存发展的经济模式。辽金时期经济模式的变革,经济的繁荣发展为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认同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人文基础

辽金时期辽西走廊的多元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融与认同的人文基础。在中国古代,中原人往往把民风迥异于自己的北方、东北诸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而辽西走廊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枢纽,自古以来其文化的发展便受到了汉民族文化和东北胡族文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胡汉交融的特征。辽西走廊一直是很多古代民族的聚居区,多个民族曾在此交往交流交融,多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相互认同。聚居于此的民族,有的存在时间较短随着历史的发展或者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发展成为新的民族,有的存在时间长一直延续至今,还有的少数民族如孤竹、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曾在此建立过地方政权。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到青铜时代的夏家店文化,汉族文化在此筑下根基。夏商周时期,它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逐渐形成一种农耕与游牧并存的文化,这是辽西走廊多元文化的初始形态。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频繁迁徙的少数民族从汉族人那里学习了先进的炼铁技术、政治制度和婚丧习俗等而走向“汉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也相互吸收融合,例如匈奴文化和鲜卑文化;汉族人同时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例如朝阳袁台子的晋墓壁画。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奚族人控制了辽西走廊。到了辽代,契丹人通过战争占领了辽西地区,辽太祖“以汉俘建州”;辽圣宗时迁入女真五部;此外,还有渤海族的迁入等。由于辽的移民政策,各族的移民在辽西走廊聚族而居,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契丹人、渤海人、奚人、女真人、汉人等多元文化在辽西走廊相互吸收、融合,这种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现象一直延续到金代。由此可见,尽管辽金时期与中原的宋王朝在政治上呈对峙状态,但在辽西走廊中原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并未隔绝,而是汉族、契丹、奚族、女真、渤海等多民族文化通过战争、贸易往来、通婚等多种形式不断融合,相互认同,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总之,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开发辽西走廊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辽西走廊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民族文化的认同对辽西走廊地区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60.

[2]张满林,赵恒德.辽西走廊区域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6.

[3](元)脱脱等,陈述补注.辽史(卷一本纪太祖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8.

[4][5](元)脱脱等,陈述补注.辽史(卷一本纪太祖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8.

[6](元)脱脱.金史(卷三本纪太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8](元)脱脱.金史(卷二十四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元)脱脱等,陈述补注.辽史(卷五十九食货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8.

[10](元)脱脱等,陈述补注.辽史(卷十七圣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8.

作者簡介:

梁小平,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历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史。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