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薇薇
【摘要】《过秦论》是剖析“过秦”思想的一篇重点文章,作为一篇历史宏文,《过秦论》以“民本”思想作为核心,抓住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告诫人们要以史为鉴,以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表现力和深刻的儒家思想,成为千古流传的文学精品。本文分析了《过秦论》的教育价值,针对《过秦论》文本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过秦论》;文本解读;思想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8-0016-02
《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作,也是古往今来流传最广的一篇关于“过秦”思潮的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主题是批判秦朝的政治,而论述的核心思想是关于民心得失,包括上、中、下三篇组成。通过《过秦论》,能够看到贾谊的政治见解,这篇文章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过秦论》的价值
(一)丰富的思想内涵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论》文气很强,具有突出特点,气势磅礴,文章中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式,如:在列举六国实力时,作者详细列举了六国人才,并在得出中心论点之前,对六国力量做出了全方位对比。文章背后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总结秦王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贾谊关注到了人民对于历史的影响,他充分认识到农民的作用和人民的力量,在封建社会,这一思想是非常先进的。贾谊在《过秦论》中的思想内涵丰富,具有条理,对于秦王朝灭亡的事实,他从纵向、横向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因此,贾谊的思想极具系统性,形成了特有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且有大量笔墨描述了仁义道德,其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性。
(二)揭露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贾谊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其生平思想都值得后世了解、学习,尽管33岁就英年早逝,但是贾谊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精神思想。贾谊在年少时,就十分好学,年纪轻轻,博学多才,为了报答汉文帝的知遇之恩,贾谊针对当时政治的诸多弊端建言献策,《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做出了全面分析,展现了自身的优秀政治才华。当然,贾谊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后来,受到他人排挤,贾谊被贬为太傅,即便被贬,他依然十分关心政治。在被贬长沙期间,贾谊多次上书给汉文帝。从思想层面来看,贾谊继承了儒家思想,从《过秦论》的内容来看,贾谊倡导仁政,在过秦论上篇中,采用讲事实的方式进行梳理,分析了秦王朝时期的各项政治制度,秦国统一后,不但没有改变不足,反而施行暴政,导致秦王朝迅速被毁灭在农民起义中。从总体来看,贾谊在《过秦论》中,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描述了秦王朝由于暴政走向毁灭的历史事实,呈现出儒家思想中关于“仁政治国”的理念,无论统治者多么强大,如果施加暴政,压迫人民,那么总有一天,会导致人民揭竿而起,因此,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王朝能否长治久安的条件。
二、对《过秦论》的文本解读
在《过秦论》的上篇,前四段都是叙述性的文字,在第五段,展开了议论,但是,作者的议论并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堆砌,在叙述时,增加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做着重陈述了秦朝统一后的强大气势,后续用简短文字描述了秦王朝的倾覆,在秦二世继位后,变得变本加厉。贾谊提出,秦二世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任用贤能、封赏功臣、合理制定刑法、减轻赋税,最后方可实现以德治天下实际上,秦二世却反其道而行之,比之秦始皇更加暴虐,让百姓穷困潦倒,最终激起了民愤,导致秦王朝灭亡。在《过秦论》中,作者大量采用对比和论证的方式,分析了秦国灭亡的过程和原因。在《过秦论》上篇中,贾谊对比了秦国统一六国前和统一六国后的政策,统一六国前,秦孝公占据有利的地理地位,并且有商鞅的辅佐,大力发展军事改革、农业生产,对外实施连横策略,逐步击破各国,在统一之前,秦国政治清明,为后续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统一后,秦始皇却焚书坑儒、修筑长城,以此来禁锢百姓思想,此时秦王朝已经丧失民心。同时,贾谊针对诸侯争霸时期秦国与六国进行了对比,“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当时,六国相互扶持,一起对付秦国,召集天下贤能,最后,合纵政策失败后,六国相继对秦国割让土地,可见,秦国实力的强大,六国相加都无法与其进行匹敌。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另外,在《过秦论》中,贾谊对秦王朝和商朝、周朝也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秦始皇的过错,贾谊提出,如果秦朝可以效仿商汤、周文王,也不至于仅仅14年就落下亡国下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推此言之,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作为一篇政论文,在结构的安排上,《过秦论》也独具特色,上篇提出了中心论点,中下篇进行了分析,采用了总分的结构,从上、中、下篇来看,每篇都有独立分论点,可独自成章。通过具有特色表达手法,让文章的论述得当,情感态度上也具有了鲜明的对比。在语言特色上,《过秦论》读起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运用了大量夸张、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美,并且语言表现出了浓郁的赋体色彩,这均是过秦论的重要艺术特色。
三、《过秦论》思想的价值
(一)分析了秦朝的盛衰规律
在《过秦论》中,贾谊剖析了秦朝的盛衰规律,探索了封建统治经验。贾谊非常赞同秦国开放时期的用人原则,秦国初期,只是一个边陲小国,不论是文化,还是经济,都落后于其他国家,但是,秦国在当时采用了与六国不同的开放性人才战略,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秦国,比如,百里奚、公孙支、张仪、范雎、魏然、吕不韦等等,这种举贤不避国的用人原则,为秦国提供了大量人才。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秦国更是人才济济,军事上有王翦、蒙恬,政治上有李斯,外交上有姚贾。但是,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刚愎自用、独掌大权,不再信任功臣,最终酿成了亡国的悲剧,贾谊一直强调,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由于其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民心,在此基础上,贾谊认为,君子治國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审时度势,根据变化来调整政治和政策。
(二)解决了西汉的现实问题
贾谊对于过秦的论述,对于帮助西汉解决当时的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文景时期,西汉社会存在三个矛盾:第一,中央政权和地方诸侯王国的权力矛盾;第二,无为和有为的政治思想矛盾;第三,西汉政权与匈奴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但是却遭到六国遗老的反对,贾谊针对众多诸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要解决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問题,关键是让诸侯国变得弱、小。在汉代初期,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在政治上推行仁义节俭,实行休养生息,这有助于恢复千疮百孔的社会状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无法与时代接轨,贾谊提出的维护中央集权的中和思想正符合了时代的需求。
(三)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带来借鉴
无论是哪一家的思想理论,其重要目的就是能不能治国,贾谊的“过秦”思想也是如此,之所以贾谊的《过秦论》被称为千古名篇,便是由于其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借鉴价值。一方面,过秦思想丰富了皇帝制度理论,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汉文帝执政时期,仅仅只有几十年,人们对于皇帝制度的总结缺乏系统化理论,而贾谊的思想弥补了这一不足,他倡导约束君主权力,建立君主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且,贾谊提出君主要有仁、义的道德要求,做到以身作则,以影响社会风气的转变,在此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非常重视对君主的道德要求。贾谊也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希望能够通过正统教育,对其后续的执政产生积极影响,以确保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而后世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太子的培育,从学习教材的确定、师傅的选择和学伴的挑选,都有严格标准。
四、结语
在历史上,《过秦论》是一篇非常具有价值的文言文,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文言知识,也包含着贾谊的政治思想和古代文学的常识,无论是对于封建社会的君主统治,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极具借鉴性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荣章.西汉贾谊《过秦论》读后之一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8-91.
[2]谢合珍.据史立论 气势磅礴——贾谊《过秦论》写作特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11):56-57.
[3]刘运动.试论西汉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北防南抚政策[J].兰台世界,2011,(19):29-30.
[4]代雅洁.浅析贾谊政论中的儒家思想[J].黑龙江史志,2010,(9):3,17.
[5]吴国建.析《过秦论》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J].长城,2011,(10):120-122.
[6]孟祥才.精英人才的逆淘汰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2):115-119.
[7]靳宝.班固与贾谊关于历史认识的异同[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6,38(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