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娜
摘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认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发地参与计算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文章遵循计算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际,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数学 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不仅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而且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提升计算能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
一、指导学生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发挥引导作用,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学生科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算法训练;另一方面也要带领学生分析总结运算的规律,掌握计算的简便方法,学会运用规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计算能力。
二、加强方法指导,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打好计算基础。而且,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解题前首先要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题目给出的信息,仔细观察小数点的位置和计算符号,严格按照计算规则进行计算,保证解题的准确率,以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验算的良好习惯,在解答出题目后要进行验算,及时发现因自己粗心犯的错误,及时进行改正,保证答案的正确率。另外,还可以采用重算的方式对比两次运算的结果,如果结果不一致,要及时进行验算。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准确率和正确率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口算训练,锻炼学生计算能力
口算能力可以反映学生估算和笔算能力的高低,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口算的技巧和方法,为提高口算能力打好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会鼓励学生进行笔算,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出错的概率小。但这样却忽视了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认为口算和笔算的方式一样,笔算是在纸上列竖式,口算则是在心中列竖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口算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掌握口算的技巧,这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例如,在计算50÷2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选择在纸上列竖式,有些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会选择在心中列竖式,虽然都能快速解答出答案,但效率依旧比不上口算。只有理解了口算的算法和算理,學生才能利用简短算法快速解出答案,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准确率,同时计算的速度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事半功倍。另外,口算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口算能够计算出结果的就坚持不笔算。久而久之,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大幅度提升,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密切联系生活问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指出教育必须围绕生活开展,充分体现生活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通常会教授固定的计算方式,学生只需要模仿计算方式,就能快速解答题目。这种教学模式脱离实际活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将数学教学和生活问题相融合,挖掘问题的内在含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主解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做到学以致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购物的生活经历创设真实情境,再现学生在商店购物的场景。比如,小红要去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已知钢笔的价格是12元一支,笔记本的价格是8元一本,如果小红需要购买2支钢笔和3个笔记本,需要支付多少钱?首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比一比谁给出的计算方法更加简便高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帮助,对积极表现、踊跃发言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帮助不敢发言的学生重拾自信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氛围轻松愉快,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积极性,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对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助推作用。
五、发挥错题资源优势,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错题资源的优势,带领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及时查漏补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针对学生计算出错的题目,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纠正,认知反思,做到自查自检,明白自己为什么犯错,是哪部分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是能力不足还是粗心所致。之后整理错题,做好笔记,从而在以后遇到同一类问题的时候,不会再犯同一个错误。通过建立错题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和准确度,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意志力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拥有顽强意志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积极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每天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陪着学生做数学题,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很多时候学生解错题目是因为马虎,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这节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2.91+5.5=3.46”。解决这种情况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避免再出现失误。通过反复训练,注意小数点对齐,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克服畏惧难题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意志力,培养其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韧品质。
总之,为了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掌握好学生的实际计算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吴桂琴.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J ].江西教育,2019(30):64.
[3]马丽娟.提高计算能力的基本做法[ J ].教书育人,2013(1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