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0-09-10 07:22刘碧霞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刘碧霞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自我约束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的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涯和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必须给予重视。文章主要分析生活情境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情境 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行和社会性发展提出新要求,强调应重视实例教学,运用教演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门学科目的很简单,就是教学生“做人”,进一步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部分社会生存技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将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生活化教学常用模式为情境教学,通过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一、创设交换式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人的规范行为是通过约束来实现的,约束又可分为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束。自我约束能力是在外在约束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将外在约束转换为自我约束,强化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家长会要求孩子在外保持安静,不要对别人造成影响,但执行言语教育时常用的语句是“不要吵,别人会骂你的”“不要跑,会被别人抓走的”“不要乱动,小心别人打你”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会使他们形成“我的行为仅与别人相关”的想法,对自己的行为该怎么改变却并不是很明确。

笔者曾看过这样的一个纪录片,片中的教师让学生在摆满瓶罐的室内随意活动,而自己则坐在一旁看书,并没有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责和说教。旁人看到后连忙喊道:“让孩子出来,别撞翻那些瓶子。”此时,教师仅是看了一眼,平淡地说:“放心,我和他们说了,可以在屋子里跑,但需要与瓶子保持一米距离,否则只能出去。”通过一种“交换”方式让学生远离瓶子,并在屋子内自由玩耍,这一教育方式与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的教育理念相近。在教学中,教师也可创设类似的交换情境,如在书画展览中,学生可自由参观,但不要随意触碰书画作品,并要保持安静,在人多时不要推搡等。通过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和能力,明白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创设探究式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责任感

责任感对一个人十分重要,其不仅是良好的道德品行,同时也是人们突破困境束缚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将责任感作为衡量当代建设者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因为具备责任感的人,在做事时会制定清晰的计划和实施流程,会善始善终,坚持不懈地做完。道德与法治教学强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培养其责任感,使得学生坚持不懈地完成事情,并学会反思和自我纠正。教师可在生活中创设探究式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规划内容,在集体活动中展示个人的特长和魅力,让其明白个人行为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逐步使其形成责任感。

三、创设游戏式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教育重点除了对学生的品性修养进行完善,同时还强调引导学生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生活中,遵守规则是一种最简单、聪明的交往方式,但是这对于刚步入集体生活的小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和遵守,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例如,在《处处有规则》这一课中,教师可创设游戏式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养成规则意识: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大部分学生会表示赞同,此时教师可在学生帮助下布置游戏情境)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击鼓传花”游戏,同学们知道这个游戏吗?

有的学生表示知道,有的表示不知道。这时,教师先不将游戏的规则告知学生,让学生自由玩一轮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类情形:没有鼓声变化进行传花、传花时没有根据顺序传、鼓声停止时拿到花的学生没有进行才艺展示……整个游戏混乱,学生之间也容易发生争执。此时,教师可指出发生上述情形的原因。

教师:刚才那一轮游戏十分混乱,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规则不清楚,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现在我将游戏规则告诉你们,你们根据规则进行游戏,看看是否还会这么混乱。

这时,教师可对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规则玩游戏。此时可发现游戏开展十分流畅,整个过程和谐愉快,学生之间也没有发生争执。

这样的实际体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明白规则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四、换位思考,增强学生规则意识

人在不同的处境下思考的东西也有所不同,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多角度分析事情,深化其对规则的理解。例如,在《排排队,有秩序》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个情境:小明和妈妈一起到游乐园玩。由于喝了太多的饮料,小明想上厕所,于是和妈妈一起排队。但厕所前排了很长的队,小明在等待过程中走出了队伍,在一旁坐着休息。在发现妈妈快排到时,他想回到队伍中与妈妈站在一起。此时,旁边的保安叔叔告诉小明需要重新排队。看着漫长的队伍,小明掉下了眼泪。在讲完这一故事后,教师可向学生抛出以下问题:“保安叔叔做法是不是对的?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明的妈妈,你又会怎么做?”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明白了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白应自觉遵守规则,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保安叔叔做得对,小明应该重新排队,小明的妈妈也应该告诉孩子遵守规则排队,保持游乐园的秩序。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小明只是暂时离开队伍,但是小明的妈妈还在队伍中,所以小明回到妈妈的身边也是可以的,保安叔叔的做法过于严厉了。针对这一不同看法,教师可让学生换位思考:排在小明妈妈后面的人看到突然前面多了一个人,会怎么想?此时学生就会发现,尽管小明只是回到媽妈的身边,但其行为确实是插队,违反了有序排队的规则。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看待事物,从而增强其规则意识。

总之,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可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受,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小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8(03).

[2]王群. 基于生活化教育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3).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