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华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体育与健康教学帮助学生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开展一定的体育游戏”“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开设体育课外活动”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游戏;课外
关于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初中阶段中的应用研究,是体育教学发展至今的一项重要深化改革工作。要想做好这一工作,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寻求一种更加丰富的体育与健康理念内容,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需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去优化体育教学,切实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展一定的体育游戏,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很多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兴趣的基础上渗透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促使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支持下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游离于体育课堂之外,仅仅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能够积极在体育课堂上进行运动锻炼。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融入一些游戏化的内容,从而做到寓教于乐。而且体育运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都带有趣味性,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充分发掘体育运动中的游戏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在教学的一开始,大多数体育教师会让学生集合起来先跑两圈,以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但是经常让学生这样枯燥地去跑,会逐渐导致学生失去跑的热情,有些学生可能会找各种理由去逃避跑步,或者中途跑着跑着就不跑了。为此,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将慢跑转换成蛇形跑之类的有趣味性的热身活动。这样不仅具备一定的新意,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得到一定的练习。此外,在集合报数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单双数报数一类的游戏。这样通过在方方面面渗透一定的游戏,促使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以此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生理机能。
二、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实现一定的因材施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来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是不同的,如男女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有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承受不了激烈的运动。所以,教师必须保证所选的初中体育运动内容本身在初中生能承受的体能范围之内,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而且需要考虑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场地问题、天气问题等。
例如,在天气条件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运动量比较大、时间长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相反,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比如夏季和冬季的雷雨风雪天气),有必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适当降低运动强度,或者在教室内为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知识。同时,开展体育课堂之前,教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法,去了解学生的体育文化基础、活动能力、爱好兴趣等,从而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育内容,比如女孩子可以在体育课堂上选择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子等活动,而男生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项目。在开展具体的体育教学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立定跳远和50米跑的过程中,对于男女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开设体育课外活动,营造全方位体育氛围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大部分初中学校中,体育课往往是每周一节,要想仅仅利用这一节课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外让学生去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够将体育锻炼渗透在日常的方方面面。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对于学生兴趣爱好和活动能力的统计以及学校的师资情况,做出课外活动的项目、时间的安排,比如每周五大课间开展乒乓球集体比赛,每周四下午放学后进行篮球比赛等等,鼓励學生积极参与,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平时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教师、家长等应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形成一种锻炼风、健身风,从而给予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营造全方位的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不只存在于课堂上,在课外也要得以加强。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应该得到教师的广泛重视,体育教师要切实从具体实际出发,针对体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做好一定的优化教学工作,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金金.讲究策略,构建高效率的体育课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7(07):282.
[2]王占东.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16):243-2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