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发展研究

2020-09-10 01:21罗薇薇苏颖宏蔡晶晶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福建省高职教育

罗薇薇 苏颖宏 蔡晶晶

摘要:以福建省2012—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高职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系统耦合模型对两个子系统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协调水平都不高。但自2013年以来,耦合关联度有较明显的增加;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高度失调逐渐调整为轻度协调。高职教育对整体耦合的贡献度较弱,在结构比例和产出效率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建议福建省高职教育应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布局,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避免人才同质化;持续探索产教融合的路径,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福建省;高职教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耦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8-0035-06

一、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行业联系密切、与产业对接性强的特点,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资本。

近年来,福建省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18年,共有高职院校52所,高职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11位;全日制在校生合计22.57万人,省级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培育项目重点建设院校5所,A类培育院校7所。然而,在2017年和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教学资源”“服务贡献”等50强榜单中,福建省均仅有一所高职院校上榜。可见,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此背景下,福建省高职教育应如何发展以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或者说应如何提升内涵建设以提高对产业的适应性?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系统耦合模型,深入分析福建省高职教育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探索实现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机理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现已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可以表述为:两个具有静态相似性和动态互动性的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系统,通过引导、强化、促进二者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二者内在潜能,从而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点,是与行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它既可以为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的各类培训也将更好地协助产业升级政策落地生根。反之,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将引导本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通过产业反哺效应推动本地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图1为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关系图。

如图1所示,由于两个系统都有复杂性和多因素的特点,本文拟构建福建省高职教育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建立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分析二者的内在关联机理。

(二)福建省高职教育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系统评价体系

在高职教育发展子系统中,我们拟从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投入及教育产出四个方面来评价福建省高职教育现状。教育规模反映高职教育的总量水平,包括院校个数、专业布点数、在校生数和在校生数占本专科生比重等;教育结构反映高职办学的内部结构,包括对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校生比例、双师比重等;教育投入反映办学的成本,如生均经费拨款、师生比、每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高职专任教师占高等院校教师比重等;教育产出体现当前的办学效益,即为社会提供的服务等,如毕业生就业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职业培训人次等。表1为高职教育发展体系指标。

在产业结构升级子系统中,我们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类资源在产业内合理配置,即通过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使产业结构与人力、技术、资本等要素结构相匹配,不仅提高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也降低了产能消耗。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基础上的提升,它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在产业演进中达到更高水平,推动产业整体效率和质量向着更高层次發展,具体可以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等。在参考借鉴有关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1-3],我们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

(三)福建省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系统耦合模型

通过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模型,对高职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子系统的静态耦合度和动态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从而反映二者的互动变化。耦合度模型如下:

Ci={(u1×u2)/[(u1+u2)(u1+u2)]}1/2(1)

其中,Ci为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静态耦合度;u1和u2分别为高职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贡献值;Ci在[0,1]取值,值越大,说明系统间耦合程度越高,相互影响程度越高。

由于耦合度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指标,只反映某时点下两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为进一步反映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关联水平,从发展的视角衡量体系间协调的好坏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如下:

Di=(Ci×Ti1/2;Ti=αu1+βu2(2)

其中,Di为动态耦合协调度;Ci为耦合度;Ti为两个系统综合协调指数;α和β表示两个系统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度,为待定系数。由于区域产业的结构和现状引领了高职教育办学的方向和重点,因此设定α=0.4,β=0.6。Di∈[0,1],Di值越大,说明系统间动态协调程度越高,良性互动促进整体优质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初步统计分析

由于2010、2011年的福建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中未给出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数据,所以将样本数据缩短为2012—2017年。本文根據2012—2017年福建省高职教育和产业结构具体经济数据展开分析,高职教育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产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我们对产业结构和对应专业高职在校生比重进行简要的初步分析。结果如图2至图4。

从图2看出,近年来福建省三大产业的整体结构趋势为第二产业居首位,其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居最末。虽然2015年以来第二产业比重有下降趋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60%-70%,是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4]。

图2和图3分别对福建省二、三产业和对应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应专业的高职在校生占比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基本一致,其中,与福建省第二产业中重点发展的产业(石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对应专业的高职在校生比重近几年基本维持在25%左右,没有明显的增加;相较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二产对应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小,说明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第三产业方面(参照图4),近五年来福建省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17年产值比重达到45.6%,略低于二产所占比重(47.54%),同时高职对应专业的规模也在2015年以后有较大提升,可以看出与第三产业(特别是财经商贸类)相关的专业在校生人数比重较大,2017年该指标达到了70%,是第二产业对应专业在校人数比重的2.5倍多,相较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及其产业作用,该类专业培养规模可能偏大。

因此,初步看来,福建省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产业(专业)分布情况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第二产业对应专业的高职在校生规模不足,但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在校生有过剩的情况。

(二)指标权重及各层系统贡献值的确定

首先,我们利用熵值法分别计算两个子系统指标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笔者采用极差变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标准化后数值越大越好。正指标采用式(3)进行标准化,逆指标采用式(4)的计算方法。

其次,我们采用熵权法对指标客观赋权。该赋权方法是通过计算指标样本值的离差程度,差异越大说明该指标的评价作用越大,因此赋予的权重也越大。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接着计算得到第j项指标的熵权wj:

按照(3)至(6)的计算公式,我们以2012—2017年样本数据对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进行了标准化和熵值赋权,得到表3的指标权重结果。

从赋权结果来看,在高职教育水平方面,权重值较大的指标分别为对应第三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占比、院校总数以及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等三个指标,说明近几年福建省高职教育在结构、规模和投入方面有一定的变化;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各指标值权重较为平均,权重最大的指标为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说明近几年福建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上有较明显的变化。

接下来计算高职教育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系统的各层级指标贡献值。假设,某系统指标体系中有两级指标层, 为某系统序参量中第ij项指标的权重,i代表第二指标层的第i类指标,j代表在该i类指标层下的第j个指标。根据以下公式可以得到该系统各层级和各指标变量的贡献值:

uij为该系统中第ij项指标值,ui为第二指标层的贡献值,u为第一指标层的贡献值,i=1,2,…n;j=1,2,…m。

表4和表5分别给出了2012—2017年福建省高职教育系统和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贡献值。从计算结果来看,福建省高职教育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贡献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高职教育系统方面,整体贡献值分别在2014年和2017年有较明显增加;在产业结构优化系统方面,整体贡献值在2016年以后有较高水平。同时也发现,相较于产业结构优化系统,高职教育系统的综合贡献值增长速度较慢,在2015年以后其贡献程度整体落后于产业结构优化系统。计算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福建省的高职教育系统无论在投入水平还是效率产出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系统耦合实证结果

我们运用式(1)和(2),分别计算2012—2017年福建省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的耦合度C和动态耦合协调度D,得出表6所示实证结果。

借鉴已有研究,将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列于表7,以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实证结果与评价标准,我们发现福建省高职教育系统与产业结构优化系统之间的耦合度C从2012年的几乎无耦合度(0.09)到后面几年有明显的提升,基本处于中度耦合阶段(C值一直保持在0.48左右)。整体来看,福建省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在2013年以后关联性有明显提高,其原因可能与福建省在2011年前后明确和实施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建设思路有关。2011年以后,福建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强调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加强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为高职教育明确内涵式发展指明方向。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从制定计划到最终服务产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从实证结果看,2013年以后两个系统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关联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两系统间的协调程度逐年增加,从2012—2013年的高度失调(低于0.3)到2014—2015年缓解为轻度失调(在0.3至0.5之间),再到2016—2017年的轻度协调(D值增加到0.6左右),可以看出两系统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良性发展机会,但目前仍处在轻度协调的阶段,还需进一步朝有序发展方向努力。两系统间协调程度的变化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2011年之后福建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断强调主动适应产业需求,以2016年为例,新增产业发展亟需专业177个,涵盖13个重点领域专业,参与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企业达7 328个,连续两年实现大幅增长;二是2015年中央在福建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一定程度影响到两系统间的协调度。

然而,我们认为,目前两系统间仅处于轻度协调的阶段,也与高职存在专业结构失调、产出效率较低等有一定关系。表4显示的第二指标分层贡献值中,2012—2015年间高职教育结构层的贡献值都没有达到0.1,在相应年份中占综合贡献分值的比例最低;反映高职教育产出效率的分值也呈现不稳定的态势,除了2014年和2017年超过0.1以外,其他年份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之前初步统计分析的结果吻合。

四、结论与建议

我们以2012—2017年的样本数据为例,构建了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系统与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耦合模型,并对两系统的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自2013年以来关联度有明显提高,但仍属于中度耦合;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高度失调逐渐调整为轻度协调,未来两系统协调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发现,高职教育对整体系统的贡献度明显较弱,在结构比例和产出效率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契合度:

一是紧密结合福建省产业升级布局,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避免人才同质化。福建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从培养规模来看还是文多理工少,服务省内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专业布点仍有待增强。根据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意见,应重点培育、扶持和构建符合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海洋高新等新兴战略产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要的人才体系。同时,还应结合省内各地产业规划需求,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因地制宜,推动高职教育与当地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例如,莆田湄洲湾和漳州古雷地区要构建石化一体化产业集群,需要当地高职院校办好办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石油工程技术等紧缺专业;福州地区以重点打造信息技术、通讯设备、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为目标,同样需要福州及周边的高职院校做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等。

二是持续探索产教融合的路径,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因此应继续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省内高职院校的产出效率和服务绩效。通过校政行企联合制定可对接的专业培养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组建专兼职教师团队、以解决企业痛点为目标的项目研发、技术转化及人员培训和再培训等环节和步骤,真正提升专业、企业、行业的契合度,提高福建省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妤凡,王开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耦合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9):654-661.

[2]林春燕,李富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1(8):92-95.

[3]梁树广.產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4(7):26-33.

[4]冯碧梅.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与福建省供给侧改革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7(2):194-200.

(责任编辑:杨在良)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jian Province

LUO Wei-wei1, SU Ying-hong1, CAI Jing-jing2

(1.Xiamen City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China; 2.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data of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7 as sample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and a coupling model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relevance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two subsystem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degree and coordination level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jian province are not high.However, since 2013,  The 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is gradually adjusted from the initial height imbalance to the state of mild coordina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overall coupling is weak, and its structural proportion and output efficiency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paper proposes two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fit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Firstl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layou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voiding the homogenization of talents. Secondly, it should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social service 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Fujian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coupling

作者简介:罗薇薇(1982—),女,博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统计、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福建省高职教育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FJJKCGZ17-02)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优化福建省高职教育
福建省陈建洪名校长工作室掠影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展作品选登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安庆市产业结构升级测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国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