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沛
(济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济南 250022)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本主义的兴起,积极心理学开始孕育发展。不同于传统心理学以干预异常甚至疾病的心理状态为目的,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心理的正向部分,致力于使人们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病态,也要对优秀的心理品质进行研究;而心理治疗也不只是修复创伤,也要注重预防和提升,调动个人的积极力量,达到更高层面的身心健康。[1]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发展中的热点方向。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自古是一个充满哲理的问题。现代心理学用实证的方法将“幸福”从抽象的哲学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和研究幸福感,形成了当代关于幸福感的基本观点。而基于不同的哲学渊源,现代幸福感的研究基本分为两个方向。快乐论认为幸福是快乐的主观体验,主观幸福感(SWB)的概念以此为基础,认为“幸福”是因为目前的生活状态而快乐,因此生活中“好”与“不好”的事件以及人们“愉悦”或“不愉悦”的情绪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在现代幸福感研究中,主流的观点是“快乐即幸福”,但也存在其他观点,认为“快乐”并不是幸福感的唯一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达到“至善”的状态。实现论的哲学观点认为,“幸福”比“快乐”有更深层次的价值,幸福是人性愿望的实现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因此幸福感并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是自身潜能的极致发挥,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心理幸福感(PWB)的概念由此延伸而来。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不同的理论起源,概念构成也不尽相同,因此后续研究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别。主观幸福感重视实证研究和具体操作,不拘于理论推导;而心理幸福感更重视理论构建,研究是基于严格的理论推导,更具理论指导意义。主观幸福感一般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测评工具主要是自陈量表,评价标准来自于个体认知,从主观角度描述幸福状态,其水平高低主要受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心理幸福感的概念则涉及更多维度,可以从自我接受、同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主性、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等方面进行测量,评价标准来自于心理学家的价值体系,用客观标准衡量个体幸福。对于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等方面。近年来,总体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概念被更多关注,关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和互相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涌现,幸福感的整合模型可以从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角度阐述“真正的幸福”,从而更趋近于幸福的真谛。
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虽已有一些成果,但跟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其中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心理幸福感更加成熟。大学生一直是国内幸福感特别是心理幸福感研究的重点对象,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实证研究成果也可以逐步扩展到其他群体,可以为国内心理幸福感研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知网数据库文献为基础,对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现状、研究焦点进行分析,希望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
对比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个中文数据库——知网、维普和万方,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成果等覆盖的范围较全面,且数据更新最为及时,目前在中文文献检索方面使用较多。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总结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的现状,本文选择知网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来源。截至2020年3月24日,通过设定检索条件“篇名含有‘大学生’和‘心理幸福感’”或“关键字为‘大学生’和‘心理幸福感’”,精确匹配检索出中文文献99篇,其中期刊文献69篇,硕士论文24篇,国内会议论文4篇,报纸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
知网数据库提供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常被用来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工具提供了文献总体趋势、关键词共现网络、参考文献来源、主题分布、学科分布、关键词分布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勾勒出国内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状态、相关因素、重要文献阐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图1 中文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
从统计情况可知,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04年,落后国外研究近十年。卡罗尔莱·莱福(Carol D.Ryff)等人在1995的实证研究中,讨论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差别,并构建了包含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六个维度的心理幸福感模型,从而奠定了学术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基础。[2]国内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出现于1997年,许淑莲等探讨了年龄对于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开启了国内关于心理幸福感的关注。2003年,苗元江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对心理幸福感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整合,提出了综合幸福感的理念,并且编制了适用于本土研究群体的测评工作[3],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国内关于心理幸福感系统研究的基础。之后,2004年便出现了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心理幸福感研究。根据文献数量分析,相关研究在2008—2009年增长较快,之后略微下降,但在2012年达到第二个高峰。分析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于内心幸福感的追求愈发受到重视,特别是2012年央视发起的大调查“你幸福吗”在社会上掀起了关注“幸福感”的热烈讨论。近几年,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多,但对比同时期知网收录的外文文献数量可知,国际学术界对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热度不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国内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空间巨大。由于处在青年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和人格状态已趋于稳定,而且因为相对集中便于进行调研,所以一直是心理幸福感研究的核心群体。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研究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会涌现更多优秀成果。
图2 外文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
由图可知,在检索出的文献中,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心理幸福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尊、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乐观、幸福感、抑郁、感恩。本文根据关键词的逻辑关系分类后,对相关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综述,希望从中发现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空间。
图3 文献关键词分布统计图
1.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两种 “幸福理论”虽然理论来源不同,是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感进行的描述,而且各自具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测评量表,但已有研究证明二者也存在密切关系。
目前在中文文献中,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大部分以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为基础,相应的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较为成熟。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于目前生活状态的认识,以及主观情感性的评价,是通常意义上的“快乐”感受。李焰、赵君在2005年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调研,认为大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幸福观也是积极向上的。[4]李鹏姬、马海林通过对藏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会支持可以预测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而自尊在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之间又会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
生活满意度会成为幸福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是因为在研究中常把生活满意度或总体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中的测量维度之一。生活满意度指的是个体基于自身标准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虽然其概念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主观性”,但也有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幸福感有关,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
不同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着眼于“潜能的发挥”。卡罗尔莱·莱福认为,“幸福”不等于“快乐”,不能对情感过分关注,而是着眼于“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大都采用了卡罗尔莱·莱福的心理幸福感概念模型和与之匹配的PWB量表。比如崔春华等人利用PWB量表对河北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该量表在使用中内部一致性较好,但仍需要根据本土情况进行调整。[6]金艳玲以国内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问卷》,在试用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同时研究还讨论了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7]王芳芳分析了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认为坚韧、随和、活跃和利他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心理幸福感存在密切关系。[8]
随着国内外幸福感研究成果的积累,学术界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理论缺陷进行了反思。前者偏向主观、感性、快乐与享受,后者强调客观、意义和发展,但都未能将幸福感的全貌体现。因此,必须将幸福感视为一个有机体,从更高层次全面地对其进行理解。苗元江认为,幸福感的最佳结构应该是包含快乐与实现两个概念体系的复合多维结构。因此他整合构建了综合幸福感的理论框架,将幸福感定义为一种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功能状态,是人们对自我存在状态的主观感受。向东进、严慈苗通过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证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因子结构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在提高大学生整体幸福感水平时都应考虑。[9]蒋雨晴等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与宿舍人际关系简易质量调查表进行调研,发现良好的宿舍关系对于学生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因此积极改善宿舍人际关系是提升大学生幸福体验的路径之一。[10]
2.大学生
大学生群体心理及人格状态趋向于成熟稳定,且集中便于调研,因此一直是幸福感研究的重点群体。高淑燕、孙继民的调查研究显示,大五人格维度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但是与国外研究不同,本土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呈现独特关系。[11]苗元江等在2009年首次描述了国内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现状。社会幸福感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与外界关系和质量的评估,而大学生通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同、激发潜力等,可以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积极的能量。[12]张晔等人通过使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幸福感量表》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整体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较高,而且生命意义感对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因此高校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命意义感体验,将生命意义教育与学习幸福教育相结合。[13]
3.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除了概念、测量工具和现状描述外,还有大量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总体来看,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如人口统计学变量、生活质量等)和主观因素(人格特质等)。通过文献整理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自尊。自尊是个体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概念,是较深层次且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很多研究表明,良好的自尊水平往往与较高的心理幸福感匹配,而且二者的关系较为复杂。有研究表明,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相对较高,各维度正相关,而心理幸福感和自尊又会共同作用于学习倦怠,这其中心理幸福感发挥了中介作用。[14]王茜等的实证研究显示,自尊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幸福感之间发挥中介效应。[15]
二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与外界的积极互动,是能够获得或感受到的被接纳和被帮助。研究证实,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社会支持对于身心的恢复作用尤为明显。李春晖等通过对非典前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进行调查,证明经历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个体成长、生活目标方面的幸福感有所提升,而积极的社会支持会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和生活上的困难。[16]而张雯、谢威士从提供社会支持角度出发,证明良好的助人行为比接受社会支持更能显著改善心理幸福感水平。[17]
三是乐观。乐观是个体对于好的结果的期望,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袁莉敏等在《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乐观能够预测心理幸福感,但本土大学生的“防御性悲观”却有可能导致积极的行动,从而提升心理幸福感。[18]而抑郁水平在研究乐观与心理幸福感关系时被经常使用,因为有学者认为抑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心理幸福感。
四是感恩。感恩可以提升认知,获得更多资源,从而增强积极良好的社会关系,激发自身潜能,获得积极的情感,这些都会带来心理幸福感体验。[19]国内还有学者将感恩作为宜人性、尽责性与心理幸福感的中介变量。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可知,国内现有文献研究围绕的中心节点是“大学生”,而与该节点共现频次最高的是“主观幸福感”。这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与主观幸福感密不可分。有学者指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将二者整合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但研究者们构建的整合模型有差异。比如高良等将价值实现看作是幸福的一部分,因此建构出一个由生活满意度、需要满足感和价值实现感组成的幸福感模型。[20]陈志霞等认为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个体的幸福感,只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概括幸福感的全貌。[21]
关键词共现网络可以显性、客观地描述研究领域目前的结构和热点,有利于发现变量间的关系,寻找后续研究空间。
知网数据库学科分类分布统计显示,现有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文献分布于六个细分学科。其中,心理学占57.58%,教育学占33.33%,其他少量文献分布于体育(5.05%)、社会(2.02%),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仅各有一篇文献。心理幸福感起源于积极心理学,而对于大学生的研究必然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但放眼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将心理幸福感与生理疾病预警、精神疾病治疗等结合起来。比如卡罗尔莱·莱福的研究认为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会降低患病风险,而且能提高复原能力。[22]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幸福感会影响血糖水平、神经内分泌调节、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指标,因此判断心理幸福感与生物学存在作用机制。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应该与社会学、医学等学科加强关联,将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更加广阔的领域。
心理幸福感研究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积极心理学着眼于群体和社会中的“普通人”,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不幸事件,更要帮助人们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挖掘各种积极的品质和美德,强调潜能的发现和培养,通过扩大人的积极力量而塑造健康、快乐、幸福的“普通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不止是治疗心理疾病,更是促进人和社会的积极发展。而“心理幸福感”的概念更能体现积极心理学的诉求,因为个体真正的幸福不仅仅取决于客观的生活环境,更来自于其认知模式和内心的体验。心理幸福感弥补了主观幸福感在概念和测量上的不足,将幸福从情绪、感官上的“快乐”延伸到人们内心的自我评价和认可,以及对未来成长的期待,从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层次诠释和完善了幸福感。而心理幸福感的测评涉及情感表达较少,不易受到生活环境影响,相对更为稳定;多维的结构也比笼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更能反应真实的生活状态。
本文对CNKI数据库中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多个数据角度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出,对比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的心理幸福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与主观幸福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实证研究是验证国外已有研究结论,本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不多。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多采用卡罗尔莱·莱福的六维模型和与之匹配的测评量表,但是在使用中出现了总体效度不高的情况,使部分学者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对心理幸福感测量产生影响,因此构建本土心理幸福感模型确有必要。已经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邢占军等在原有心理幸福感量表基础上,以中国城市居民为样本构建了包含九个维度的《中国人心理幸福感量表》[23],金艳玲也针对国内大学生编制《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问卷》,将利他行为纳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结构中来[24]。此外,国内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幸福感的现状描述,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等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方面,针对心理幸福感的后果变量研究还不多,也就是对心理幸福感的应用研究不到位,特别是将心理幸福感与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结合,扩大心理幸福感的应用领域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国内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积累了许多成果,通过文献回顾,对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总结。结合国外研究情况,本文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继续开展相关探索:
1.将本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
国外心理幸福感研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概念体系,国内的大部分研究也是在这些体系之下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问卷量表总体信度效度不高的情况,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思考心理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中国文化渗透儒家思想,与“现代型模式”的西方型文化不同。西方文化追求效率,强调个性,而“东方情感型”模式强调人际关系,崇尚集体主义,所以中西方心理幸福感的构成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土的心理幸福感必须要根植于中国的环境和文化,积极探讨中国人心理幸福感的特征和有效的测量方法。研究认为,中国人的幸福感来自于与外界的和谐相处而获得的心灵安宁。[25]而金艳玲设计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量表》,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研的方式,设计了包含环境适应、利他行为、自我和谐、心理成长、生活目标、人际关系等维度的心理幸福感量表,显然更适合成长于东方文化之下的本土大学生。未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需要扎根本土文化,探讨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出更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心理幸福感测量量表,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现状,并进一步指导青年人追求更持久的幸福。
2.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跨学科研究
卡罗尔莱·莱福曾认为,未来心理幸福感的研究重点是要跨越学科界限,特别是将心理幸福感与生理机能、生物调节和神经科学等学科结合,提升心理幸福感研究的价值。[26]对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也应该突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束缚,与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携手开展实证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心理幸福感的理解,还会使心理幸福感在促进人和社会共同进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更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结果变量
目前,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前因变量和中介变量,试图发现决定心理幸福感水平高低的因素,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也不例外。而幸福感不仅是人们毕生的追求,也会对人的行为、成就、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通过提升其心理幸福感来塑造健康的身心、激发内在潜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更加瞩目的人生成就,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多着眼于心理幸福感发挥正向作用的机制,探讨心理幸福感与大学生学习成绩、求职行为、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关系,使心理幸福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产生实质性的研究价值。
4.开展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积极干预研究
进行心理幸福感研究的目的是增强幸福体验,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幸福干预也已经成为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国外已有研究对临床和非临床样本的心理幸福感进行了干预。国内也有学者开始探讨如何能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周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高主观幸福感[27];党峥峥等从自我实现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构建进行了讨论[28]。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育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干预的研究应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特别是可以与医学相结合,关注大学生中存在身心障碍的特殊群体,通过幸福感干预减少焦虑,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