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加银
当今世界,核心素养成为引领课程改革深化和课堂教学转型的的风向标、主基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为全球核心素养研究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1]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通用核心素养,简称“5C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但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分强调对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师生之间普遍缺乏互动,重知识轻思辨,重史料轻价值,重结论轻推理,忽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育人价值,难以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讨论式课堂要求教师少讲以学生讨论为主,可是学生却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不能有效讨论,抓不住重点和难点使讨论过程流于形式,最终陷入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顺应课堂教学由“教为中心”转向“为学而教”的变革诉求与转型趋势,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搭建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平台,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借鉴和吸纳张学新教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历史学科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性认识。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对分课堂”是上海市东方学者、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形式上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一部分)留给教师讲授,一半(另一部分)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是在讲授(Present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Assimilation)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简称为PAD课堂。对分课堂将教学模式重构为讲授、内化吸收与讨论三个时间上清晰分离的环节,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由学生掌控与主导,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将讲授与讨论从时间上错开,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后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吸收,是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所在;将内化和吸收安排在课后,当堂课讨论上堂课的内容,即“隔堂讨论”,是对分课堂最核心的特征所在。
二、历史学科“对分课堂”的实践模式
“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讲授、内化吸收(课后或当堂)和讨论等三个互相联接的核心环节,具体实施步骤可归纳为“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步法。“对分课堂”目前主要有“隔堂对分”、“当堂对分”及“隔堂+当堂对分”等几种操作模式。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当堂对分”适用于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修内容),“隔堂对分”更适用于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选择性必修+选修内容)。下面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谈谈历史学科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 讲授:先教后学、精讲留白
“隔堂对分”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首先分为两个学习时段。按每节课45分钟计算,可分配后半部分如20分钟用于讲授新课。课堂讲授环节的精髓在于精讲和留白。讲授环节,教师基本不向学生提问,也不组织讨论。教师应做到充分而不过分的思维引导性的、提纲挈领式的讲授,主要讲解学习目标、知识框架与基本概念等,聚焦于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把细节留白给学生,给学生预留自主学习、内化吸收的空间。
[課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表现;知道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基本史实;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诱导作用。
2.借助图文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课堂讨论与探究,分析和评价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究,用多元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理解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感受近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学习西方、救亡图存、追求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影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
[知识框架、设计思路]“大变局中的阵痛与新生: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主题一:工业文明冲击下的阵痛——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活动一:史料实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影响。
[历史人物故事一]:近代社会“女红”的迷惘与出路
主题二:阵痛之后的新生——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1.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
活动二:整理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基本史实,用多元视角认识洋务运动的影响。
[历史人物故事二]:李鸿章的“洋务人生”
2.新生产关系的破土而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活动三: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理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基本史实。
[历史人物故事三]:陈启沅的“实业兴国”梦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教学设计吸纳历史学家陈旭麓关于“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问题的观点,围绕“大变局中的阵痛与新生: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展开教学立意,选用图文史料勾画近代社会“女红”、李鸿章、陈启沅等人物群体在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的命运沉浮,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解释和评价在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过程中,历史的主题应当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而不是“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本课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突出学科高阶思维,以正确的历史观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家国情怀。
2. 独学:独立学习、内化吸收
“独学”是在教师讲授之后,学生独立思考、各人理解形成成果的过程。“对分课堂”要求在课后或者当堂给予学生一定时间,以阅读教材、完成作业,以自己的方式深入理解,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环节,是实施对分最重要的抓手,是对分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对分课堂”的反思性作业称为“亮考帮”[5]:学生在听课、读书、完成常规作业后,要总结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等,称为“亮闪闪”;把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用来挑战别人,称为“考考你”;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称为“帮帮我”。
[作业任务单]1.理解“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内涵;2.通过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示意图,理解并简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间轴表示重要的历史时期,圆形代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扇形代表某个经济成分)
(1)根据晚清中国的基本史实,标出各字母代表的经济成分。
A 自然经济 B资本主义萌芽 C 外商企业 D 洋务企业 E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总览示意图,简洁概括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总体变化,并分析变动的主要原因和实质。(总体变化: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工业诞生。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实质: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3)从时空观念角度,综合理解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时间和地域分布,并分析近代工业的诞生与近代“通商口岸”设立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4.基于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等多种视角解释和评价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5.理解历史学家陈旭麓关于“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问题的观点:在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3. 讨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讨论开始前,教师先用1—2分钟,简要回顾上堂课的讲授内容与学生课后作业的总体情况。随即,开展课堂讨论。小组讨论通常4人一组(ABBC分组原则,即“一个尖子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时间为5—10分钟。“讨论”以作业“亮考帮”为平台,通过小组化、合作式学习解决低层次的问题,凝练高层次问题,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督促所有学生认真参与并适时点拨,但不要过多涉入。
4. 对话:全班交流、对话互动
“隔堂讨论”主要包括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和教师总结4个环节,且次序不能变动。其中,后3个环节统称全班交流(“师生对话”)。在全班交流环节中,教师先随机抽查讨论内容,学生根据在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中想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抽查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然后教师邀请全班自由发言,教师给予解答,解决学生提出的共性的高层次问题。时间在5分钟左右。最后教师用2分钟的时间作简单回顾与总结,对于学生遗漏的、需要深化、提升的的问题进行适当讲解。这样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时间进行交互式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在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师生对话互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总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不仅仅是课堂时间的对分,更重要的是师生权责的对分。对分课堂以讲授框架和重难点为开头,以分组讨论和教师答疑为结果,将内化个性化学习的过程贯穿始终,通过充分尊重学生,赋予其应有的权利,促使其在批判质疑、沟通合作的创造性学习中释放了活力,彰显了个性,同时也“借力”学生“倒逼”了教师专业成长,教会了教师如何在理解学生、懂得教学的基础上“真教学”[6],让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注释】
[1]刘 坚:《为全球核心素养研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教师报》2018年4月11日第6版。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页。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5期,第6页。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38页。
[5]張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9、21页。
[6]张学新:《对分课堂:心理学推动教育变革的可能》,《文汇报》2017年1月13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