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进课堂,探寻中华早期文明起源

2020-09-08 00:24张婷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良渚实物研学

张婷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研学旅行已成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但学校要组织大规模的研学旅行,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的安全、研学的时间安排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让研学旅行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研学旅行,收获研学体会。如何将研学旅行带入课堂,在课堂中将“学”与“行”紧密结合起来?笔者结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八单元《中华文明的曙光》一课,依托周边的研学资源——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设计了《何谓文明——良渚古城遗址寻根之旅》一课,通过在课堂上呈现良渚古城遗址的相关音像资料,让学生在模拟研学中探寻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的地域特征以及文明起源的表现。

一、命题论证:在思考中开启研学之旅

上课开始,教师先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新闻作为导入,简单介绍下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地位,让学生感叹良渚古城遗址的杰出。并对良渚古城遗址产生好奇,为什么它能够申遗成功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怎么样的地位呢?

接下来,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模拟的研学旅行,我们要去良渚古城博物院和古城遗址公园研学旅行。当然,本次研学旅行是带有任务的。同时,教师给出一题命题: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这里运用命题论证的形式,一来,体现了学科的一个融合性。命题论证一般运用于数学学科,把这个元素加入到社会学科,学生有新鲜感和探索感;再者,运用命题求证的方法,指向性明确,学生知道这一节课我们主要的研学任务是用实证的方式来求证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

如何将研学的要素带入这个环节呢?教师呈现了一块遗址公园里的石碑,石碑上写着——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这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研学旅行感。以此方式开始本次模拟研学旅行,最大程度还原了实地场景,给学生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开启研学之旅。

二、看图识城市:在地图中研学区域地理

在研学旅行中,“学”与“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这样才能确保研学旅行的质量与效果。即使是模拟研学旅行,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因此,教师设计了一个“看图识城市”的环节。在《中华文明的曙光》一課的课标中是这样要求: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讲述华夏祖先传说,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地域特征[1]。所以,在良渚古城遗址探寻的研学过程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需融入进去。

1.百度地图——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

教师呈现百度地图的截图,学生从图中了解到出行的距离和驾车的时长。教师问学生,通过以上地图信息,全班同学出行研学,应该选择使用哪种交通工具比较合适?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较为一致地选择了租大巴车出行。

这一环节,教师结合了《历史与社会》七上综合探究一“根据地图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的相关内容,通过百度地图的呈现,让学生学习如何在研学旅行之前,利用好地图去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出行。这就是研学前的准备,同时也体现了“学”与“行”的结合。

2.区域图——了解地理位置

教师呈现良渚古城遗址的区域图,让学生根据所学,描述今天我们所要去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特征。利用地图中的信息,学生描述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相对位置——地处太湖流域,在杭州的西北方,与海宁毗邻。

3.地形图——了解自然环境

教师呈现良渚古城遗址的地形图,古城遗址以绿色图例为主,较为低平,地图上还有蓝色的河流图例。地图右下角辅以一张气候类型图。通过引导,良渚古城遗址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类型、地形和水文特地都可以通过地图读图得出。良渚古城遗址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河流众多。由此,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良渚先民生活的自然环境特征,由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征还可以联系到农业生产方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以“水乡泽国”四个字来概况良渚古城的自然环境特征。

4.全景图——了解人文特色

教师呈现一张余杭市的局部全景图。图片上,高楼林立,交通发达。所以学生分析现今的古城遗址所在地的人文特征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同样也是“鱼米之乡”。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都让学生以地图为证,通过读图分析,了解良渚古城遗址的区域特征。在真实的研学旅行前,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准备,对研学地的区域特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研究其价值。在研学旅行中,我们要坚持“学”与“行”紧密结合。以上读图研学的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学”与“行”的结合。

三、分组探寻古城:在实物中追踪文明起源

围绕《中华文明的曙光》一课的课标,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围绕“追踪中华文明的起源探究”展开设计,主要探寻发源地特征以及文明发源的代表标志。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资料,比如文物、历史遗迹、文献资料等等。那么如何去求证——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本节课中,利用好良渚博物馆和良渚古城遗址中的实物资料图片是关键。

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力求整节课的前后呼应,既然是以命题开头,那么接下来还是要回到命题中来。作为一道证明题,此题的已知条件是——王宁远在《何以良渚》一书中写道:“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总括。”[2]只要证明良渚社会已经进入国家阶段,那它就毫无疑问已经是文明社会了。这里就需要引导学生回答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通过已有的知识储量和阅读材料,分析得出标志为城市、文字、等级、生产、信仰。

已知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就是进入研学求证过程。这个重要环节,教师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每一组下发教师课前准备的一本研学手册,手册中主要有五组实物照片。除了照片,教师在前言中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可以从实物资料中看到现象,再得出结论的方法。

研学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行,它是在“行”中“学”,所以必要的学法指导是需要的。

1.一座高台——有城市

研学手册上的第一组实物照片是“莫角山宫殿”遗址图。因为已经是遗址,光凭一张照片很难让学生看到全貌,所以为了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感,教师再投影了一段遗址公园里讲解员的视频。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良渚“莫角山宫殿”的特征,学生从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出,良渚先民用土堆起来的高台作为宫殿的地基。所以,第一小组的学生推断出,在当时,已经有了城市的出现。

2.一个黑陶罐——现文字

研学手册上的第二组实物照片是“一个刻有花纹图案的黑陶罐”。第二组的同学拿到的研学手册上有2个观察问题。一个是根据一段文字材料来推测良渚古城是否有文字的产生?它会是一种怎样的形式?另一个问题是根据黑陶罐上的12个符号来推测这个黑陶罐上的这些符号可能表达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小组成员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得出当时已经有刻画符号(文字的雏形)的结论。然后他们又通过想象,将黑陶罐上的刻画符号连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环节就侧重于在研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最后,还预留了一个拓展问题: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对文明传承的作用。设计此环节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明白真正的研学旅行结束后还是会有拓展延续性的。所以在每个实物资料的探究最后,教师都会预留一个相关的拓展问题。

3.一件玉器——分等级

研学手册上的第三组实物照片是一把玉钺。教师又配合呈现了“反山王陵”墓区的陪葬品图片,这些陪葬品主要以玉器为主,王陵里葬着的都是良渚贵族。研学手册上配以文字材料,第三组学生通过分析获得信息:良渚先民的玉器是身份(王权)的代表,玉器成为区分等级高下的依据。

预留的拓展问题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时条件下的良渚先民是用何种技术打制玉器的?此环节是希望学生能了解当时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

4.一把石犁——事农耕

研学手册上的第四组实物照片是一把石犁。教师又配合呈现了遗址中发现的碳化稻米,鱼形玉器。并结合文字材料,让第四组成员分析水稻能够在良渚生长的自然原因?这里就与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的地理区域的分析结合起来了。“水乡泽国”的自然条件适合水稻的生长,同时,较为发达的农业也决定了良渚聚落的规模化,从而成为良渚建国的基础。在此小组的分析中,还有学生提到了,当时较为发达的农业证明了良渚劳动力的丰富,这也是从人文环境角度来分析了良渚古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5.一块神徽——同信仰

研学手册上的第五组实物照片是一块神徽。第五组学生想象了神徽代表的形象,也推测了良渚先民想要传达的一种情感。神徽是良渚先民的保护神,而且在各种玉器上都有这个神徽的图案的出现。学生认为良渚先民已经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

到此,教师用五组实物照片,通过分组探究的方式,模拟了研学旅行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物研究中,探寻了文明的起源,也求证了以上这些实物资料体现的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四、古今中外联系:在研学中感悟历史传承

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学生要有所感悟。虽然本次模拟研学旅行地是仅仅为中华文明起源代表之一的良渚古城遗址,但是学生对于整个人类的文明需要有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呢?

教师呈现了一段 “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2000万件文物受到威胁” 的新闻,之所以運用一段国外的新闻,意图向学生呈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学生在感叹巴西对于人类文明传承没有很好的重视的同时,反思我们家乡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它们的现状。这里就将学生的研学旅行进一步带回到了我们的家乡。学生说了很多,比如海宁皮影戏、海宁灯彩。对于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回答,我们要传承、宣传、保护。

与学科相结合的研学旅行一定会给学生一些感悟,这些感悟应该是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局限于这个景点游览。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学”与“行”的统一。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是教育的创新。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各类条件的局限,我们没有办法经常实地带学生去研学旅行,但是我们也可以采用创新的方式,将研学旅行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以一种模拟旅行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既是“学”的场所,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课堂也可以成为“行”的场所。

【注释】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 页。

[2]王宁远:《何以良渚》,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05页。

猜你喜欢
良渚实物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发现
良渚人有文字吗?
浙大社推出“良渚文明丛书”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关于场与实物关系的一种探索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