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境遇与重塑

2020-09-07 08:05司开林
文教资料 2020年18期
关键词:境遇生态课堂重塑

司开林

摘   要: 高校信息化课堂,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特殊介质的“数据镜像世界”。各种教育要素高度互动、融合,充满黏性,又不时游离、拒斥,多态分化,让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蕴含结构性张力,充满生存性境遇和挑战。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是多重要素构成和衔接的命运共同体,需要从信息化时代守正创新的高度,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整合与重塑。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政课堂    境遇    重塑

在互联网技术深度改变知识的生产机制和传播方式的当下,信息化的大幕已经拉开,给我们的是一个“既爱又恨”的生活世界。与传统课堂形态不同,现代信息化课堂演变成为一种特殊介质的“数据镜像世界”,其中,各种教育要素高度互动、融合,充满黏性,又不时游离、拒斥,多态分化,蕴含结构性张力。可以说,教育生态系统和课堂生态系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整合,“生存还是毁灭”俨然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严峻考验。本文就信息化和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多维变革,并提供可资借鉴的重塑方案。

一、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生存境遇

2016年6月,教育部通过《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陈宝生部长多次指出“课堂需要一场革命”,这里所指的革命必然是诉诸现代信息化媒介和智能化的自媒体技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非常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运用,2010年美国颁布了《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推动学习》(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 chnology),该计划提出涵盖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率” (Productivity)五要素的二十一世纪学习模式(Learning: 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1](12-18),推动了教育信息化高潮的来临。国内高校对信息化的改造和运用有近20年的历程,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教育设备和教育软件的人机互联互通。从实际使用现状和成效来看,面临具有多重矛盾交织的挑战和境遇。

网络科技和互联网的推广、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把人彻底变成信息海洋的一个“原子”,它的运行和交互被迫受到信息化推送的随时跟进,可以说,人被“匀质化”“单向度化”,仅仅成为一个会说话的象征符号。具体而言,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挑战和境遇主要体现为:

1.多元解构一元。生态课堂的空间构建面临多重障碍,如“学生的性格、心理表现和学习习惯差异较大,班级氛围的影响,教师的因素”[2](182)等。而且,既存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阐释体系被多元化的信息空间和批判标准稀释和相对化,绝对、一元的权威受到质疑,宏大叙事被后现代主义的生活细节和虚拟琐碎肢解。我们必须开展斗争和批判,以捍卫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正当性和合法性。

2.技术僭越思想。长期以来,文字承载和传承的方式是质感文本,这种文本形态具有亲和性、庄重性和仪式感,最大的特点是触觉、视觉和思维的共同交互能引起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做笔记的习惯更能锻炼人体的机能,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信息化时代的洪流彻底颠覆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机能,把一切信息,如文字、图片、程式、符号、视频、动漫等电子介质完全地平面化、直觉化了,这就出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即读者本来在阅读文本的思想和探索文本后台的“逻各斯”,结果是形式符号或技术理性充斥人们的眼球,让读者被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浅逻辑”俘获,很难接近真理和理性的彼岸世界,技術为王的时代真正开启了。

3.泛中心化让学生无以适从。以往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有组织的统领者和被领导者,以及相关的纪律和规则。课堂的分工决定了课堂本身的不平等性,即教师具有知识经验上的先位性和权威性,学生具有发展的后位性和受动性,学生必须慑服于课堂组织系统的分工而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非平衡性、非对等性的性状在任何课堂生态系统中都客观存在。但是,在信息化时代课堂结构空间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疑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权威角色被大大弱化了,学生可以不听或者假听,因为有更多的信息选择渠道和途径,而不必求助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并不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唯一他者”。因此,信息化在梳理既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动力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必然引发学生的泛中心化的学习迷茫和无以适从。

4.科学遮蔽人文。古之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何为亲其师,就是说不仅在空间上靠近教师,而且要在精神上趋近教师,效仿教师,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人格、情怀、品质等都是折服和激励学生进步的不朽力量。传统的课堂师生结构包含很多人伦、道德要素,而不纯粹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杏坛”。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修为、理想抱负更具有勉励学子和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人类的数字化和数字的人类化正在齐头并进,信息化在大力倡导和升级科学变革、人机交互的威力的同时,忽视课堂本身具有的厚重的人文性、伦理性和道德性。课堂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丰富多彩的深度融合和人机交互只能被视为“人的延伸”。科学是人文之御,人文是科学之魂,离开人文的科学只是空洞无物的形式逻辑和程式符号,脱离科学的人文难以彰显厚德载物、立德树人的根脉和光辉。

5.“标题党”淹没真善美。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说到底传播的是真善美的种子。信息化时代对社会结构的最大改变是人人不是中心,实际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心,这一特质决定了人人可以随时成为爆炸性的王者力量。这种爆炸性的力量和影响是如何造成的呢?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吸引眼球的“标题党”。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催生出来的营销策略和价值卖点一旦被运用到信息化课堂外,无疑具有眼球一亮的“花瓶效应”,但这种并无多少实质内容、“过把瘾就死”的及时狂欢并不具有恒久性的影响力和信服力,反而会冲刷和折损已经确立起来的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和信仰认同。新奇不一定有新效,必须服从于高校思政课堂追求真善美的历史逻辑、学理逻辑和价值逻辑,否则会适得其反。标题党演绎下的技术赋能,必须能正确把握、引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服务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凝聚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减少社会负能量,才是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宗旨和根本之所在。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整合与重塑

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是多重要素构成和衔接的命运共同体,课堂内外每个要素的发育水平和运行状态都会影响课堂整体质量和效果,这就警示我们,既要注重课堂内外要素的质量提升,又要注重课堂内生态系统各要素、课堂外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匹配与支撑,尤其要把握课堂内生态系统与课堂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融通,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良序化运行,让课堂真正发生“化学反应”和“聚变反应”。

1.精准把握和调适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对关系。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高质量发展,在思想前提下需要厘清几对重要关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高校思政课堂毫无疑问是一门具有极强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课程,这是它的理论逻辑,但理论逻辑不是纯形式逻辑,要与一定的历史逻辑有机契合,并从中得以升华,以为中国近现代变迁论证,并为当代中国发展指引和服务;教学过程动态性与可控性的关系,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把握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和灵活性,唤醒学生的历史记忆,勇敢地对错误思潮展开批判,激励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真理的辩论和坚持中守正出新;学生发展的整体性与局部性、个体性的关系,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班级全体学生必然在知识积累、认知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把握先进生与落后生、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让课堂充满竞争性和紧张感、历史性和时代感;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的关系,随着高校思政课堂改革和创新浪潮的来临,越来越重视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这类载体和形式的重要功能,问题在于重点关注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的有机衔接和内容交互,自觉提升课堂的整体效能和社会功能;课堂效果的反馈与改进之间的关系,教育反馈的本质在于改进,既有的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教学过程断裂现象比较严重,同行听课、督导听课流于形式,很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缺乏改进的积极意义,更没有具体的改革可行方案,这一点必须改变。

2.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的本质属性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的两对基本关系。一定的课堂教学是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信息化时代,课堂的师生关系和伦理关系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已经走下了神坛,但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力量,依然具有知识、素质、技能、品质、学识、人格、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确立教师的有限权威、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积极地走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把握学生的认知层次和特点,自觉贴近学生,饱含温情与情怀,多用平视与对视而非俯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良好的主体间性,推进和拓展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3.营造舒畅、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课堂物理空间的安排是一种显性秩序,也是一种文化规制,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教学都是基于一定的物理的、文化的结构空间展开的,特别要把握课堂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序互动与动态平衡。营造和谐、融洽、愉悦的人文氛围,用“对话”“协商”“沟通”取代话语霸权,用情感和体验彰显精神力量,用欣赏和宽容营造和谐生态,让学生在熏陶中提升,在文化中自我净化、循序改变,用润物无声的涵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和心灵。

4.创造性地解读课程和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设计。高校思政教材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材本身也是一个“对话者”,教材其实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静态的“客体”,而是积极的、有张力的“文化空间”和“言说方式”,“创设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3](133),我们需要基于教材主动地、创造性地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设计体系”。信息化时代,课堂的结构空间已经改变和重组,信息化是主流的知识和课堂承载方式,教师要多方式组建课堂的具体形态,充分發挥小班化、分组化教学的优势,深入嵌入学生的认知世界,在讲解、对话、辨析中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提升思维。

5.适度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如图片、视频、动画、图谱、二维码等,是有效传授知识、信息等丰富内容的工具和“软环境”,应积极发挥它们的正向功能。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出现了“媒体泛滥”“技术为王”的现象,教师离开多媒体就显得手足无措,不能过多地依赖现代新媒体,而应该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情感力量和沟通技巧,特别是课堂信息化的多形态知识呈现方式和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完善课堂的组织形态和互动方式,注重互动网思维与现代信息化课堂的深度融合,让课堂回归学生本位、回归生机和活力、回归质量和品位。

6.以“现实的人”为维度,注重教学过程的沟通、互动和方法。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应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鲜活体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学生的角度预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如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小组探究学习、二维码扫码教学、田野调查教学等,“积极提高思政教师的自媒体教学能力”[4](153),让学生回归课堂本位,回归世纪中国的历史方位,设身处地地触及近现代中国的变迁性、历史性和逻辑性,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的机制和规律,让学生的思想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与中国的未来同向同行。

7.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评价一直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测量器,长期以来,运用怎样的指标体系测量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直充满争议。信息化时代基于课堂生态整体运行考量,一方面要评“教”,另一方面要评“学”,还要评“管”,可以说这是不可缺少又环环相扣的三个方面。总体来说,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坚持多元主体评价、过程动态评价、结果反馈评价,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性和差异性,又要把握评价的整体性和丰富性,既要注重量化,又要注重质化,把握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并且评价尽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为评价本身是高校思政教育生态课堂改进的契机和起点。

参考文献:

[1]程佳铭,金莺莲.美国教育信息化概览[J].世界教育信息,2012(6).

[2]蒋树青.构建生态课堂的分班教学组织原则[J].文教资料,2018(25).

[3]胡敏,张超.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9(17).

[4]张君.自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文教资料,2019(3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规划立项课题《高职思政教育课堂生态的失衡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D/2016/03/86)。

猜你喜欢
境遇生态课堂重塑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请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境遇与对策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请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面临的境遇与挑战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