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泰方言中全浊上及浊去的演变

2020-09-07 08:05王江泽
文教资料 2020年18期
关键词:声调

王江泽

摘   要: 本文选取江淮官话通泰片泰州方言点的声调特点作为研究对象,对通泰方言的总体状况及通泰方言声调特点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通泰方言中曾经发生的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这一声调演变现象进行了分析探究,对此语音演变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通泰方言    声调    六调系统    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

一、方言点地理位置

本文主要就江淮官话通泰方言片区中的泰州方言点进行研究。泰州,汉初建海陵县,属临淮郡。东汉至西晋属广陵郡,东晋至南北朝属南兖州。南唐升元元年升海陵县为泰州。北宋属淮南道,元代升泰州路,明清时期隶属于扬州府。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南通,南靠长江,西接扬州,北邻盐城,发挥着承南启北的作用,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正因为其处在南北交汇的位置上,泰州受到了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江淮官话通泰片方言。

二、通泰方言及其声调概况

1.通泰方言概况

通泰方言区行政上分属南通、泰州、盐城三个地区,包括江苏中部南通、如东、如皋、泰兴、海安、东台、大丰、兴化、姜堰、泰州等10市县。因为南通、泰州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又分处东西两处,故名“通泰”。《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江淮官话主要分为黄孝片、洪巢片、泰如片三个小区[1](12),本文所讨论的通泰方言即对应泰如片区的方言。通泰方言由于处于北方官话与吴语及中国东南部各大方言的过渡地带[2](80-84),方言片内部差异较大。据南京大学顾黔教授的观点,又将通泰方言划分为东、中、西三区。东区包括南通和通州的西南部,区别于中区的特点是古假摄读法同吴语,有两类韵母[-o],[-a]。中区包括如皋、如东、泰兴、东台东部、海安东部南部、扬中、靖江西南部,区别西区的特点是有疑母[ng],能分辨鼻音[n]和边音[l]。西区包括泰州、姜堰、海安西部、东台西部、大丰、兴化、江都东部。本次重点研究的泰州方言点即位于通泰方言西区。

2.通泰方言声调概况

通泰方言声调情况复杂,有六至七个调,部分地区还存在有双声域的情况。原本以七声系统为主,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减为六调系统。从调值上看,阴平调大体都是一个中降调,阳平是一个高升(或平)调,阴去基本上都表现为平调,上声则是一个低凹调,入声各方言点均有保留,而且大多分阴阳,一般来讲是阴低阳高。阴入往往带喉堵,阳入基本上是喉塞尾[3](29-31)。此外,从方言的社会性角度看,其声调包含文白异读的特点。某些语音声调会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根据顾黔教授的研究成果,通泰地区的声调格局如下表:

从该表可以得知,六调系统在通泰方言中已经成为主要声调系统,七调系统正逐渐走向衰微。本文所讨论的泰州方言点即属于六调区,声调的平声分阴阳,上声、去声不分,入声也分阴阳。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选取了通泰方言片中的泰州方言点的声调作为研究对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广义的泰州地区包含了泰兴、兴化、姜堰等方言点,这些方言点的声调各有不同特点,难以进行讨论分析。此处的泰州指以海陵区为主的主城区,而非行政区划上的泰州市辖区。

本文所讨论的一个声调变化现象是《中原音韵》所提到的“浊音清化,浊上变去”规律的一种变体,即全浊上声与浊去声若送气则归阴平的声调演变。笔者借助顾黔教授的早期通泰方言调类构拟图,结合方言学的韵部知识与现代语音学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比较六调区与七调区全浊上声与浊去声变化的不同之处,分析全浊上声与浊去声归阴平的演变过程,并尝试探究其原因。

四、泰州方言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的演变表现

1.全浊上及浊去的社会性表现

笔者作为通泰方言母语者,泰州方言点的本地居民,平时生活中对全浊上及浊去读为阴平调的情况有深刻的体会。如“市”读作[s?尥21]、“父”读作[fu21]、“竖”读作[?拶u21],等等。这样的读法在本地已经普遍存在,形成了本地人共有的语调特点,作为一种社会性语音表现,成为中古全浊上声及浊去声在泰州地区读成阴平调的现实证明。

2.全浊上及浊去的演变图

笔者结合方言发音体会及顾黔教授的早期通泰方言调类构拟图,运用方言学的有关知识,列举部分韵部的字读音状况更加全面地展示这一现象。(由于文读、白读现象较为复杂,本处只讨论白读现象,不讨论文读现象)。

五、泰州方言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的原因探究

上文的表格资料及文字论述已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毫无疑问是方言语音长期变化导致的,但笼统的解释并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更具体的情况:全浊上声与浊去大致从什么时候就发生了这一变化?又是分怎样的步骤进行了这样的语音转变,是全浊上声先归入了去声,在两者合并之后一齐并入了阴平?还是全浊上声与浊去分别并入了阴平,而没有两个声调之间的合并呢?

由上文可知,通泰方言是存在七调区和六调区两个概念的,而且正在经历着从七调系统向六调系统逐步演变的过程,即阳去逐渐消失,去声不再分阴阳。这一变化趋势是与整个中国汉语方言系统因受民族共同语的影响调类逐渐减少的大趋势相吻合的。由此得知,七调区相比较于六调区应当是保留了更古老的聲调。此外,七调区的三个方言点兴化、南通、如东处于通泰方言的边缘地区,远离方言中心地带,且靠近苏州一代的吴语区,受吴语的影响与泰州等六调区相比更多一点。从方言地理学上可证明七调区相比较于六调区应当是保留了更古老的声调这一观点。

那么基于这一观点,不妨将一个七调区和泰州这一六调区作一组对比:

由该表可以得知,七调区的去声有区分阴阳的特征,而六调区则已经全部归为了去声,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不规则的形态。语言学家梅耶在《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中表示:“例外的形式最适合于确定一种‘共同语的形式。”[4]由此我们分析这处不同之处,联系到泰州地区在古代经历过如“洪武迁移”一类的大规模的北方移民向南迁居的活动,使得原有的方言不断受到北方方言的影响,可以推知六调区本来应该也是七调,同样是有阳去的,但因为后来种种移民活动的影响,使通泰方言中心区域的七调逐渐被六调所取代,处于边缘地区的七调仍然保留了下来。

又因为七调区的阴去与六调区的去声来历相同,都是源于古清去,两者相当,古上去声的剩余部分只能与七调区的阳去保持对应[5]。由此得知,六调区的全浊上、浊去在归入阴平前,先发生了全浊上归入浊去,而非浊去归入全浊上。然后两者作为整体,一起归入了阴平调中。这一推导,也符合汉语语音史上从公元八世纪便开始进行的“浊上归去”这一语音演变规律。

关于这一过程完成的时间,因为年代久远,我们无法准确作出判断,只能依据相关史料的年代远近进行大致划分。根据鲁国尧先生的研究,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六调区的阳去就已经归入了阴平[6]。他发现康熙十二年(1673)修订的《淮南中十场志》卷一“风俗附方言”有这样的记载:“至于以稻为滔,以豆为偷,以咸为寒,以学为鹤,以地为梯,以丈为昌之类,则声之转也”。此卷作者王大经,安丰镇人,今属东台市。“淮南中十场”指当时的东台场、安丰场、福安场等,今分属东台、海安,其范围亦不出今天的通泰地区。其中“以稻为滔,以豆为偷,以咸为寒,以学为鹤,以地为梯,以丈为昌”已经说明古全浊上、浊去已经混入了阴平,且声母送气的事实。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这几个字至今仍是如此读法,并未改变。六调区“浊上归去”的时间应该早于归入阴平,但由于材料缺乏,很难确定准确时间,只能说明早在康熙十二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转变。

那么为何六调区的阳去会全体归入阴平,而不会出现混入其他调类的情况呢?我们不妨从调值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上文图表中所展示的调值可以看出,七调区的阳去调值,兴化是21,如东是32,南通是213,均为低降调。与之对应的六调区的阳去也应当与之相近。通泰地区阴平的总体倾向是21或31,调型相同,调值相近,阳去就很容易与阴平合流。

六、探究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这一声调现象的意义

1.语言学价值

古汉语全浊声母发展至今,在全浊声母消失的方言里,大致有三种类型:①平声送气,仄声不迭气;②平仄声都不送气;③不论平仄声,一律变为送气清音[7](25-27)。通泰方言便属于第三种,是“浊音清化,浊上变去”规律的一个重要变体。研究通泰地区的这一语音特点并对早期的语音声调进行构拟,对于研究中古时期发生的“浊上归去”大演变有重要意义。

在对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声调演变的研究中,由顾黔教授提出的通过六调区与七调区对比并结合宏观的语音变化趋势来帮助恢复更早时期的声调系统,从而进行声调系统构拟的方法有很强的普适性,兼具地理方言学和历史方言学的特点,在各地方言研究中都可以得到有效运用。

2.历史的见证

泰州处于南北交界的地带,曾因为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元末明初的“洪武大迁移”等发生了多次人口变动[8],产生了大量的方言接触,使通泰方言既是蕴含吴语的底层历史积淀,又受到了中原官话的影响,兼受南北方言影响,成分构成复杂。研究通泰地区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这一声调演变现象对于研究大规模移民活动对方言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还可以从方言学角度辅助历史学研究——从方言语言、词汇、声调上的相似性来一窥历史上的移民迁移路线。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有一处写道:“今荆襄人呼提为堤,……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所谓“坊中语”即口头语。文中“呼稻为讨”等语音特点至今仍存留在通泰方言之中,从这样的语音相似性可以得出唐时关中地区在后来发生了移民现象,且迁移到了荆襄一带的结论,从而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七、结语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通泰方言因兼受南北方言影响,古音留存丰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方言研究价值。笔者从平时生活中对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这一现象的感受出发,参考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尝试展现通泰方言的声调特点,并借助顾黔教授的方法提示及语言学和历史学知识积累,对通泰方言全浊上及浊去归阴平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全浊上先归入浊去,再一起并入阴平的结论。并对这一特点的研究意义从语言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两个角度谈了看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2.

[2]顾黔.通泰方言声调的历史演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2).

[3]田范芬.几组全浊上声字未变去声探因[J].古汉语研究,2003(2).

[4]梅耶.歷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顾黔.通泰方言音韵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6]鲁国尧.国尧语言学论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7]陈庆延.古全浊声母今读送气清音的研究[J].语文研究,1989(04).

[8]刘存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9]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1.

猜你喜欢
声调
声调范畴感知和声调复杂度对音乐音高感知的跨领域影响*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曲谱与元刊杂剧校勘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小小帽子作用大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