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劳动关系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劳动关系也造成了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本文深入研究目前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落实新发展理念,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构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国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近年来,我市企业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稳定的。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各种经济形式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优化经济结构的宏观战略,我市部分行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生產经营出现了较大困难,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劳动纠纷投诉案件尤其是群体性案件呈上升趋势。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劳动关系造成了冲击和影响,各种劳资纠纷高发多发,劳动关系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不少新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把握当前劳动关系特点,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正确的方法和具体解决措施,推动新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劳动关系主要特点及主要问题
(一)主要特点
第一,劳动关系复杂多变。新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高度融合,平台型、网络型等越来越多的组织形态不断出现,劳动者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关系,梳理确定劳动关系比较混乱和复杂。
第二,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并存,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劳动派遣用工以及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等用工形式多样,增加了确定劳动关系难度。
第三,劳动关系矛盾多发频发。企业效益是受市场变化的,人员是流动的,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面临的形势严峻,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能力下降,个别企业经营困难,缠访闹诉的案件明显增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主要表现: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任意延长劳动时间;不愿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第二,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近年来不断上升,劳动监察和争议仲裁机构设置和队伍力量比较薄弱。从劳动仲裁、监察部门立案受理的案件数量看,2019年上升60%以上。另外,劳动执法面广、量大、任务非常重,日常受理案件往往人手不够,执法力量相对薄弱与日益增长的案件任务矛盾突出。
第三,劳动保障制度和机制有待完善。一是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进力度不够。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仍占少数。二是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力度不够。
以上特点也形成了劳资矛盾的不可避免性、阶段多发性、产生原因的多样性。
二、造成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各种社会矛盾交叉凸显,利益格局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的态势更加明显,使劳动关系问题具有相对复杂性。
第一,部分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还不高。一些服务业以及小微企业因新进员工及短期用工的流动性强,存在不稳定因素,企业不愿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合同签订率较低;有的企业只与管理人员、老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一些建设领域的企业,用的多是农民工,其流动性大,加之建筑企业多属于层层分包情况,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一直不好;个别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内容不规范,薪酬待遇、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等必备主要合同条款内容不清晰不明确;还有个别企业实际上不真正履行合同协议,劳动合同执行过程中,无故或者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等;有的职工不认真或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擅自违约、毁约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合同期限一般定为三、五年或无固定期限,在合同期内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不少合同无法履行完毕。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劳动纠纷案件逐年增加,处理难度增大。
第二,劳务派遣被滥用,损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比较突出。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劳务派遣公司实际上“招人不管人”,用工单位只管“用人不招人”,劳动者的雇佣和使用两两分离,劳动者在追诉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工伤待遇等时,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经常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劳动合同法》的修正案对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经营做出了具体规定,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较多,大多数劳务派遣用工是外地劳务派遣企业派过来的,管理难度较大。
第三,机械、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经济下行影响大,效益不好,很多将车间外包,或在厂外设立加工点,大多包给个体户加工。厂方推卸责任,特别是遇到经营困难时候,工资常发生拖欠。在镇街农村的一些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多数招用附近村民,企业负责人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发生纠纷维权很难。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把握六个方面
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需要用人单位、职工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要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加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用工总量,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第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把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作为依法用工、依法管理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制定推荐劳动合同范本。采取培训讲课、送法到车间、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继续加大劳动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四个到位”。“三个结合”即:结合本区域内广大企业和用人单位行业特点,做到分门别类、着力体现行业特色;结合当前企业和用人单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结合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案例,开展以案说法;“四个到位”即做到咨询人员到位、资料发放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意见反馈到位。以此提高企业主和企业管理人员、劳资人员对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要推动企业自觉执行法律,落实到招工、用工、辞退的各个环节;要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引导劳动者诚信劳动,自觉通过合法、正当渠道维护权利、反映诉求。同时,加大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的监察力度。通过年检、日常巡视和专项整治活动,组织专门力量对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履行及变更劳动合同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基层社保所,建立企业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输入、更新数据库,及时发现处理有关问题。以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
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非常重要。在各类企业发挥工会作用,由工会与相应的企业组工人代表等三方进行平等协商,及时签订完善集体劳动合同。
第三,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和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二是大力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三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机制的作用。针对劳动行政执法缺少强制性措施,应当赋予劳动监察执法以以查封、扣押、没收违法所得等相应职权。增加人员编制、经费和执法装备。
下沉劳动用工管理重心,抓好基层网格建设,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为服务平台,加强宣传培训、指导服务,搞好企业用工指导和管理,将依法监管与服务发展结合起来,有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帮助企业建立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四,积极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制环境,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企业家要以法办企、以德办企。劳动者要提高法律维权意识。人社部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熟练掌握法律要求,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今后将进一步努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个别违法用人单位及时依法予以纠正和处理,并将典型案件向社会公布,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开,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抓好劳务派遣规范用工管理行动,真正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不钻法律空子;狠抓小微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进一步提高企业与工人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履行质量;突出开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落实好工资保证金等制度,从根源上杜绝拖欠行为。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春风行动”“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继续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引导更多企业争创诚信;切实加强劳动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进一步夯实劳动关系工作的基础,将各类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采取日常巡查、书面审查等多种执法方式,联合公安、住建、工商等部门,有针对性开展社会保险和劳动用工、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整治活动,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第五,创新执法理念,搞好执法服务。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背景下,要创新执法理念和方式,在加强劳动执法工作的同时,化被动应付为主动沟通,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难点问题,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执法与预防相结合以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進企业发展相结合。出台用工服务十条措施,推行服务企业联系卡,多次开展服务上市企业和重点企业活动,积极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诚信企业”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第六,妥善处理好疫情期和疫情后的劳动关系,必须坚持把稳定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从保障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相关的就业和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二是尽快落实有关规定,明确劳动关系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目前,人社部已经发布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各地也都陆续出台了调整疫情期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需要迅速落实,扎实推进,才能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建立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左常武(1971—),男,山东莱阳人,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