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林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8)
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构成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图谱,这些文明涵盖了各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成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岭南地区为多民族混居的区域,壮族在岭南长期生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壮族山歌[1]。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壮族,其族人大多能歌善舞,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歌文化,而且自成体系,不仅具有独特的调式、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还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现出岭南壮族群众的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成为本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
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发展过程中,衍生了众多术语符号,在岭南壮族山歌中也有一套常用的术语体系,其中涉及了山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乐学理论以及行规准则等内容。这些术语在壮族山歌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歌作为岭南地区壮族的重要的民间艺术,是壮族群众在日常劳作、山中狩猎等场合使用的艺术表达形式,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之情,壮族人都可以用山歌进行表达。从山歌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当今的新社会,山歌一直都是人们内心思想感受的重要表达方式,深受社会大众的欢迎[2]。从这一层面上讲,山歌在壮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代表意义。鉴于当前学术界对壮族山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音乐表现手法及创作理论等内容,而对其音乐术语特征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岭南壮族山歌术语的多元特征,以期为山歌理论体系提供研究参考价值。
壮族山歌又被称为壮族的民歌,也可以简称为“壮歌”,其含义是指壮族劳动人民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演绎出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极具感染力的音乐表达形式。山歌最早起源于少数民族在原始社会进行打猎时的呼喊声,虽然当时的呼喊比较简单,既没有节拍韵律也没有歌词内容,但是却是山歌发展最早的雏形,从而开辟出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方式[3]。通过研究分析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得知,当原始社会开始出现正式的祭祀活动时,山歌才算是正式成型,有了自己的特点,从而为岭南壮族“对山歌”闻名于世奠定了基础,造就壮族居住区域的“歌海”美誉。从这一角度上讲,壮族群众自古至今都已习惯以山歌来表达日常生活百态,从内心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使得山歌几乎有了可以代替语言交流的功能。壮族的山歌主要是以叙述壮族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为主,很多都是歌颂当地人辛勤劳动,发扬光大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壮族山歌的分类还是比较清晰,有据可循的,外人完全可以根据演唱形式的不同类型,以及演唱手法的差异性加以区分。
壮族山歌可依据其多元特征进行相应的分类,从内容形式上来说,可以分为诉苦歌、风俗歌、爱情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要符合一定的礼仪标准,在不同的场合演绎对应的山歌种类[4]。从山歌的题材上来说,壮族山歌可以简单划分为诗曲、唱歌以及诗等三种不同的题材,对应了不同的叙事内容和演唱的难度,至于山歌演唱内容的长短不一,则是完全根据现场环境由演唱者自由创作决定,壮族山歌的多元特征,使山歌术语有地域性、主体性、关联性等特征。
音乐术语作为音乐人群体的专属语言,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即仅在各自圈子内传播,岭南壮族山歌尤为如此。对于通俗易懂的壮族山歌而言,这种音乐乐体往往产生于群众的生活生产创作中,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区域,山歌都被赋予地域性[5]。如《太阳照壮山》和《布洛陀的子孙》等山歌,在《布洛陀的子孙》歌曲中“Raeuz baenz lwg lan Baeus rox doh(罗马音译)”,通过壮语表达壮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这种通过方言歌唱的歌曲常常具有地域特色,而这种地域性的特征,往往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当地人独特的信息交流方法。曲目《苦丁茶的故乡》体现当地浓郁风情和民族文化,又由于民间音乐是孕育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人们习惯运用属于自己的地方方言或民族语言唱山歌,如壮族山歌通常采用壮语语言作为音乐演唱术语,这种语言上的“天然屏障”,构造了极具特色的音乐术语,若未经语言的转换,外人很难能理解曲中真意,无形中形成了壮族山歌的保守性特征。
壮族山歌的术语构建过程中,并非完全是群众对生活现状的临摹,更多的是融合创作者的思想意识等因素。壮族古代民间歌谣《连根笋》就是情歌中的一种。所以壮族山歌不能脱离“人”这一主体因素来表达音乐口语符号。
1.主体局限性
人往往被赋予父母期望,也受环境限制,而人却又是壮族山歌术语的“主体”,因此,在人的进步、生存、发展和局限中,会产生“动态性”的山歌术语。如《山歌好比春江水》《壮乡美》等歌曲,通过传统唱腔与现代流行词汇的融合,无一不充分表达了山歌的发展进程。这种旧的经验与新的经历相碰撞、融合,迸发出新的能量。
2.主体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具有发展的差异性,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内化知识层面、不同个性心理[6]。同样,在面对同一个山歌对象时,也会产生不同种心理情感,而这种“不同因素”造就了更多风格各异的山歌曲风。如《大地飞歌》《嘹歌》等山歌,在描述对壮族山水生活的感叹时抒发了不同情感,《大地飞歌》是《刘三姐》话剧中的歌曲,通过描绘山水风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及细腻情感的表达,而《嘹歌》情感表达得更直接,能够给人带来更加直观的冲击。通过这种语言、内容、情感表达的差异性,产生了多样性的山歌术语符号。
3.主体生活性
壮族山歌的主体性除上述表现外,还表现在演唱表达上,而打油诗、俗语等民间艺术本身源于生活。如壮族山歌《饭后要休息》往往都是在壮族人民辛苦劳作结束后、进餐后所唱的山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句,直截了当地表达对生活琐事的看法;山歌《龙眼醉》往往在大型聚会时演出,在群众生活的渲染下,结合人的经验、习惯、事物的本土特征,山歌也产生了属于自身的文化自觉,因此,在民歌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生活乡土特征[7]。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壮族山歌没有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且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还在壮族群众心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山歌独特的民族特性是不可分割的。首先是山歌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壮族劳动人民大多是通过山歌委婉含蓄地抒发自身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娴熟运用不同的表达手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富有生命力[8];其次是节奏押韵,表达顺畅,壮族的山歌大多为劳动之时随意创作形成的,是脱口而出,无须事先准备,但是依然能够保持朗朗上口的韵律;最后是富含韵味感,壮族山歌的韵律美感极具感染力,并能做到基本上句句押韵,加上极为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使得山歌的韵味感十足。因此,壮族的山歌也成了深受岭南地区群众欢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不仅人与人之间有独特的联系,而且壮族山歌在表现形式上也与其他方面有着一定关联。虽然壮族山歌有一种独立的音乐术语,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其他地域性山歌存在微妙联系,与之形成一种无形、多样的关联。山歌与生活的关联性,创作源于生活,壮族山歌也不例外,如壮族山歌《公路翻过凉风坳》中,壮族人民将日常生活与情感进行融合,通过描述山风、公路,寄托并抒发工作生产中的感受。再如《明日赶歌圩》,歌词简洁干练地描述男女交往喜事,通过与歌圩相关联,使这种愉悦情感的表达发挥到极致。分析可知,壮族山歌往往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通过歌曲表达人们生产现状或生活情感;再比如山歌与其他曲种的关联性,壮族山歌的音乐体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通过其他乐体术语习得,再创造的有自身特色的一种音乐体系。
壮族山歌的演唱技巧与其他民族山歌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到特点,根据外在环境、曲调的不同,可以自由选择多元性的演唱方法,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9]。
壮族山歌是在自然说话的嗓音基础上,经过训练形成的声音高亢嘹亮,唱歌时大多采取胸腔发力的方式,利用体内的气息来进行发声,喉咙为主要的发声器官,带动声带的振动,以此来决定声音音调的高低变化,具有声音效果粗犷厚实明亮的特征,产生了一种胸腔共鸣的音响效果[10]。如壮族山歌《饭后要休息》,不同的高低音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中音区的表现张力最为丰富,其乐谱如图1所示。
图1 马少壮族山歌《饭后要休息》[11]480
谱中,第二小节中的“la”起到装饰作用,在乐谱下行中应用了“re”“do”作为经过音,同时,为完善山歌的饱满情感,这里在第四节中进行扩充,丰富了山歌的音调色彩。这种唱法在第二小节中运作时喉咙稳定,胸腔力量浑厚,运腔娴熟而自如,带来的发声效果就特别富有感染力,并且吐字较为清晰,因此,从这一方面上来讲,它的音色也比较甜美通畅,更能给听者带来美的感官享受。
壮族山歌在使用假声唱法进行演唱时,是以假声贯穿于整个演唱的过程,而不使用自然说话的真声,典型的标志就是没有明显的换声点,唱歌时的声带震动较小,没有强有力的声带张力,但是穿透力强,声音纤细,具有相当程度的金属质感,但是厚度感不足[12]。如壮族山歌《公路翻过凉风坳》,其部分乐谱如图2所示。
图2 南丹壮族山歌《公路翻过凉风坳》[11]480
该乐谱中,体现了五度四音列反向进行的表达形式,在终止时,又出现了隐伏进行,结合脱离自然说话声音基础的假声唱法,使旋律进行更富于弹性。在唱这种腔调的山歌时,它的音质明显与真声不同,十分清脆,因此假声唱法在壮族山歌演唱中也被称为高腔技法。演唱时需要歌者全身胸腔保持阔挺,收腹挺腰,达到歌唱效果的声音位置较高,因此在演唱高声部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分方便,这也为低音部的唱法带来一定弊端,使得低音部的演唱缺少质感。
真声唱法和假声唱法虽然都能完美表达壮族山歌的文化底蕴,但是在个别环节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对两种唱法进行取长补短的结合,获得更好的表达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唱法的代表作品为《太阳照壮山》,其部分乐谱如图3所示。
图3 东亚壮族了啰山歌《太阳照壮山》[11]481
在演唱这种乐曲时,需在低中音部采取真声唱法,高声部时应用假声唱法,中间采用自然衔接过渡的技巧,使得兼顾上述唱法的优点,既能音域更加宽广,唱腔起伏更加明显,又能使得山歌具有强有力的情感表达。运用这种方法时,在衔接换声阶段要注意逐步缓慢过渡,避免出现忽然转向的弊端。真假声唱法能够做到既能唱得好听,赢得观众的欢迎,又能做到持续长久、不容易疲劳,使得歌者演唱过程中更加舒展自由。
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共同凝聚成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杰出代表的各民族民歌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文化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壮族山歌作为岭南地区少数民族重要的民间歌曲艺术形式,表达出壮族人民内心的真实情感,彰显出其蕴含的独特艺术魅力。从山歌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当今的新社会,山歌一直都是人们内心思想感受的重要表达方式,深受社会大众的欢迎。通过分析并研究壮族山歌术语的多元特征,摸索探讨新的山歌唱法技巧,对整体音乐领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