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谦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威胁到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面对疫情,教育部于2020年1月28日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学科和人才优势,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纲要”课的教学如何开展才更具实效性,是一个全国同行都在努力破解的难题。通过将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融入“纲要”课中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纲要”课铸魂育人之功能,还能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其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乐观精神。
“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1840—)以来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这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断化解危机的历史。通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生动实践来将“抗疫精神”融入“纲要”课中,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提升大学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有效推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社会发展长河中,历代先贤都将“立德”放在首位,重点强调了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在我国,高等学校处于整个教育序列的顶端,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立德”到底是立的什么德,“树人”又树的什么人?这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逻辑起点。培养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能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我国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任务。
通过“纲要”课的教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从近代中国反抗历次外来侵略,尤其是长达八年艰苦卓绝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再到21世纪以来所经历的抗击疫情和自然灾害,如2003年抗击“非典(SARS)”传染病疫情、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危机中重生,走向辉煌。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现对中国人民来说无疑又是一次重大的考验。然而,“疫情”之下,举国动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共同抗“疫”的社会实践,对“纲要”课来说是生动、鲜活、丰富、有力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此次抗“疫”斗争中奋战在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和社会各界所表现出的人间大爱等素材来有效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十分必要。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关键时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纲要”课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利用现实教学题材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可以帮助大学生搭建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坚强思想堡垒,强化对大学生高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培育,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8年秋季,“00后”开始正式步入大学校园,这是一个被冠名“421家庭宝宝”的群体,成长于新世纪中国经济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时期,受到成长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00后”们有着个性化的价值追求、网络化的娱乐生活、“佛系”的处世态度、务实化的人生理想。这些独特的气质和群体特点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身上许多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如对平等自由的追求、较强的竞争意识、较高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较理性的处世方式等。然而一些消极因素也不可小觑,如过度追求自我价值、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太过现实主义等。“疫情”之下,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能够从容不迫,理性作为,但部分同学也存在恐疫心理、悲观情绪、不知所措等令人担忧的现象。那么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帮助其解决思想困惑,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呢?
通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生动实践将“抗疫精神”融入“纲要”课中,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疫情”的科学认知,促进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深入浅出地纵向剖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社会历史现实,相比近代中国,今天的中国社会无论从经济实力、科技力量、医疗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使其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构筑起铜墙铁壁,排除万难抗击病魔,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心灵,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用的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教学方法,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以“单向灌输”为主。教学模式有个性化价值追求、求新求变的当代大学生对其有明显的排斥性。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开放时代,教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在变,教育教学的对象在变,课程依据的教材内容也在变,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对“纲要”课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纲要”课的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瘟疫。我国最早对疫情的文字记录可追溯到殷墟甲骨文。据《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共发生过300多次瘟疫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暴发了4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和流行性传染病作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要言之,通过将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是进一步提升思政理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体现,符合“纲要”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这一场每个中国人都亲身经历和参与的疫情阻击战,对大学生来说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其中鲜活的事例与丰富的实践历程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坚持科学真理的极端重要性。充分用好、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14亿中国人民联防联控,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艰辛实践与疫情背后的感人故事,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另一方面能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现场体验中、生动实践中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高校思政课是启迪思想、触及心灵、唤醒灵魂的课程。作为中宣部、教育部所设置的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叙事中寓论断”。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精神对“纲要”课来说是极好的多难兴邦、众志成城,家国情深、共克难关的优质素材,通过“抗疫精神”的真切洗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岁月静好的和平时光,个人、家庭、国家、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而将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修齐治平、守望相助等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迅速行动,以“爱”的名义构筑起一道道阻击病毒疫情的坚强防线,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国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从不少企业的职工放弃假期休息、加紧生产医用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不少地区捐款捐物火速运抵疫区,到争分夺秒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火神山医院;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药品的积极研发,到“硬核”浙商买下柬埔寨口罩生产工厂支援抗疫工作等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大爱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疫情”暴发以来,不仅国内的抗“疫”行动深刻践行了家国同构之“爱”,来自国际社会的无私援助更是彰显了守望相助之“爱”。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各国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从被网民誉为“巴铁”的巴基斯坦,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日本,再到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的物资援助都无不令国人动容。当前在我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正呈暴发之势之时,中国展现出了大国的担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除了物资捐赠外,中国医疗专家团队抵达伊朗协助抗击疫情;钟南山院士为欧洲呼吸学会做视频报告,介绍中国经验……这些有来有往的交流协作生动体现了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当今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彼此抱团取暖、彰显人间大爱,才能更好地维护全人类共同的利益。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是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这次主题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5]担使命,就是要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是一种使命和感召。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当仁不让地肩负起人民给予的重托,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挺得住、冲在前、干在先,能够铁肩担道义的先进典型。一份份医护人员“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战书”里写满了医者仁心的庄严承诺,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奋战在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初心与使命;在寒风中坚守岗位排查疫情的基层工作人员不仅有满腔的热血,更有责任与担当。他们在危机到来的关键时刻勇担使命,将耐心、细心、爱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人民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儿女自古忠于祖国、尊重家庭,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从古至今家国情怀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国、对家的深层次的情感印记,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没有“大家”的和谐稳定,哪有“小家”的幸福美满。
2020年年初,武汉关闭了所有离汉通道,停止公共交通,开始封城。全国各省也先后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时值新春佳节之际,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一句“回家过年”就可以勾勒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为了有效地切断传播路径,全体国人都自觉地按下了“暂停键”,不集会、不串门、少出门、出门戴口罩等已然成了国人的自觉,“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熠熠发光,每个人都在淡定与焦虑中咬牙挺住,等待着寒冬结束,春天到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优良传统通过国民的实际行动得到了全面的彰显,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纲要”课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其中的各种资源、案例和素材,在教学中积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初,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新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为目的,提出崇尚科学,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强调要用科学的尺度衡量世间一切事物,崇尚理性,旨在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他们不仅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谬论,宣扬无神论观点,介绍西方唯物主义哲学,主张“以科学代宗教”;而且强调只有科学精神才能使国人摆脱“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束缚,成为新鲜活泼的一代新人。号召人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 认识问题,打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树立“真实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鲁迅也大力宣传科学思想,认为“科学能教人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主张用“科学”来救治人们的迷信和愚昧。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方针。只有掌握病毒感染的科学知识、懂得疫情的传播规律,再加上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好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科学精神,更要讲好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年过古稀的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大胆探索、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科学研究案例,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科学防护意识提高等方面的事例,深入剖析这种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科学精神,从而帮助青年大学生理性判断事物,牢固树立崇尚科学的思想意识。
这是一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被称之为“数媒土著”,他们热衷于网络社交媒体、网络传媒,玩“抖音”“B站”更是成了一种时尚。如何才能更好地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开展“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借助现代新媒体教育技术而生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新景观,这种方法所搭建的空中课堂以新技术、新应用、新载体、新内容吸引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学校正常教学的影响,落实“延迟开学、按时开课”“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纲要”课教学可以积极探索和建构“MOOC混合式教学”空中课堂新模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有色彩、有温度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来用事实说话,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让大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与疫情在赛跑的中国速度和力量,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这里有我们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志愿者们,更有我们可爱的全国人民各种支援的汇集,我们齐心聚力,共同抗“疫”。相信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空中课堂在“纲要”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抗疫精神”,不仅能有效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还能启迪学生、唤醒学生,使其自觉地做一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信者、捍卫者。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课教师的职责不在于简单知识的灌输,而在于通过讲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来实现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启迪,人格的升华和精神世界的建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尖锐地批评了党内有些人 “言必称希腊”的行为,教导广大党员“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6]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纲要”课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扛责上肩,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全方位、灵活性地大力弘扬社会正气,不仅要讲好波澜壮阔的抗战故事、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故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还要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全民战“疫”的中国故事,秉承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站在受教育主体角度,通过史诗般的“纲要”课堂为学生传递有温度、有深度的抗“疫”故事。通过鲜活的抗“疫”事例,生动的抗“疫”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把大道理、硬道理讲细讲活,凝聚中国共识、坚定“四个自信”,让学生入脑入心。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青年大学生也是亲身参与者、切身体会者。面对疫情,在“纲要”课教学中要从学习主体的角度出发,切实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克服疫情带来的心理危机与生活不便,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所谓敬畏,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和情绪,“敬”是严肃认真的,“畏”是谨慎、不懈怠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8]自然从来就没有好恶,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万物、任其发展、自生自灭。人类与自然共存,敬畏自然就是维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尊严。当疫情到来,生命保卫战打响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的“逆行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大批基层的党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加班加点做好疫情排查工作,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这是对初心的敬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和实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过此“疫”,青年大学生在认识上应该有所升华。敬畏不是害怕,更不是恐慌,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无畏前行,“疫情”之下唯有努力学习方能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