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象感知的香港和深圳大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比较研究

2020-09-07 00:43陈宗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8期

陈宗诚, 马 航

一、研究背景

2017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地区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的发展理念。大湾区是连接珠三角11座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和肇庆)的综合性的发展区域。大湾区发展规划早期以大珠三角地区层面的形式来制订。直到现在,大湾区发展规划为带动大规模跨城市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与举措,并为年轻专才和人力资源流动提供了崭新而重要的机会。

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倡跨国家和跨地区“民心相通”的概念,而大湾区各地政府有策略地把握这个独特而有利的机会,推动人才和资源流动。在大湾区建设下,各城市拥有各自的角色。在“一国两制”下,深圳和香港虽然在行政制度上不同,可是在国际、国家和区域性发展方面,两地的交流、活动和融合持续加强,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实质性比较研究。

在深港两地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可受益于大湾区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然而,对于大湾区城市的印象,依然未有区内跨城市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内地和香港大学生的对比的研究问题:两地学生对各城市的印象如何?本文选择深港两地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双方对大湾区城市印象的异同,特别是检视学生对各城市的描述和形容,研究结果可让各地政府在政策上更有效地将城市发展与人才需求相结合。本文将地方品牌概念中地方印象和大湾区区域发展结合在一起,深入了解各城市的地方印象属性和分类。

二、文献综述

(一)大湾区规划和地方印象

大湾区概念以往由大珠三角地区的概念在学术和政策层面上推动。研究方向包括如下方面,如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管治与政治、基础设施项目、旅游目的地规划和社会文化转变等。这些研究范畴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而且以区域发展为重点。相对较少针对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对大湾区城市印象和认知的研究。

有一些社区层面的研究发现,年轻人与国家级政策之间的联系薄弱。例如对地区熟悉度偏低、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相关性不高,以及缺乏考虑任何政策对自身影响的兴趣。部分文献提出了建议,要求政府更主动地提高年青人对政策的认识、提供创业环境和组织实地考察。这些发现仅从宏观角度揭示了政策倡议的整体效果,然而,对大湾区各城市的印象会影响区域和地方政策。这方面的探索更需要深入、务实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去探究年青一代的地区性感知和城市印象,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许多有关大湾区的学术和政策研究都是基于大珠三角地区的地理背景,或是从区域合作的宏观角度出发。当大湾区发展规划进入政策议程和媒体报道阶段时,这些自上而下的研究向相关政府提供了整体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尽管如此,目前研究上仍然缺乏新一代人力资源的视角,特别是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各城市的印象,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区内各地做出有效的政策从而促进人才流动。综上所述,长远规划战略不能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撑,单凭地理位置接近而假设大湾区的城市印象相近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因此,有必要从香港与深圳大学生的视角,深入了解他们对区内各城市印象的差异。

(二)地方品牌理论与城市印象

虽然目的地印象的研究在旅游学上已经累积了大量文献,不过,以目的地印象作为基础的地方品牌学研究只有约二十年的学术理论发展。地方品牌(Place Branding)理论在2000年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地方与旅游目的地相比,从商品、服务、企业和印象四个方面进行,地方印象提供了更广的范围和更强的适用性,而且地方印象的概念可以从硬性和软性的角度去检视,因此,非常适合对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然而,地方品牌学过去主要侧重于定性和个案研究,近年有不少学者通过测度观感,以文字、图像或口述方式,来检测和比较不同地方的品牌形象,从而整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优势。

地方品牌学研究较少采用混合形式去理解多方相关者的复杂性和需求。这种混合方法包括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对受访者提供的文本描述进行量化分析;还有以图像表达受访者对地方印象的开放式意见反馈。这些研究成果为本地和区域提供了政策建议,例如市场分析、各地优势或合适的发展策略等。

地方印象是地方品牌中最重要和有效的研究角度之一。根据Govers和Go的三重缺口品牌模型(Three-Gap Branding Model),品牌创建的过程需要将本地特性与目标群组对当地的认知相结合,这会出现不同感知的差异,其中品牌的满意缺口(Brand satisfaction gap)指外来人士(例如游客)因个人因素对当地的印象和体验表现出不满。三重缺口品牌模型把这些影响地方的感知印象(Perceived image) 的个人因素区分为文化背景、社会人口特征、个人特征和心理因素。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目标

本文研究对象是在深圳和香港就读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研究内容是关于两地学生对大湾区内城市的感知形象,以开放式问题以及口述方式,表达感知印象。本研究主要比较两地大学生在印象上的异同,并分析学生文化背景、社会人口特征、个人特征和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他们对城市的印象(如图1所示)。研究包括以下两个目标:(1)了解和比较深圳和香港大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整体的感知印象;(2)根据感知印象,识别大湾区各城市的特征。

图1 研究概念框架

地方印象一方面表达出地方品牌的内在元素,另一方面也建立了这批城市与大学生群组的联系平台。总体来说,研究结果将提升大湾区规划策略的实践性,并以深港大学生对区城市的印象为基础,归纳出大湾区城市和区域印象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出促进人才流动的政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邀请同意参与研究的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在访谈中提出一系列开放式问题,了解受访者对各大湾区城市和大湾区整体的印象,受访者以文字段落和口述分别描述对各城市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的背后原因(详见表1)。

表1 访谈问题

本研究的访谈对象来源为深港全日制本科学生人数最多的六所院校,依次为: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生(“深生”)的定义为在深圳就读满一年的全日制学生(户籍所在地可为学校集体户口或生源地)。香港大学生(“港生”)的定义为在香港就读满一年的本地全日制学生。受访者包括深生25人和港生25人,表2显示了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在监狱管理局、劳教局,谢晖的“一把手”变成“一霸手”。用人提干专横跋扈,一人说了算,且对干部提升不看品德,不凭能力,不顾政绩,不问民意,只要肯送钱,就能被提拔重用。

表2 受访者基本数据

每个访谈时间约40至90分钟。研究人员在充分告知受访者研究内容和目的后,在受访者许可的情况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记录并录音,完成后逐字转录、整理归纳为访谈备忘录,并最终在质性研究软件NVIVO12中进行编码和分析。受访者身份保密,以编码代表各人。

四、定性分析

(一)城市印象分析

受访者在访谈中写下自己对大湾区各城市的印象,并阐述这些印象的细节(问题1)。表3展示两地学生对各城市观感的高频名词和形容词。

表3 城市主要的名词和形容词

(续上表)

根据访谈内容分析(表3)归纳出以下结果:(1)深生对于大湾区各城市的印象比港生,回答更多正面词汇,例如“发展”、“创新”、“发达”、“好”,港生则发表较多中性的名词。(2)深生的回答特别关注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面貌,出现较多有关的形容词,例如“金融”、“经济”、“博彩”、“旅游业”、“生活”等,相反港生则集中于休闲和活动有关的词汇,例如“好玩”、“商场”、“便宜”、“按摩”、“探亲”、“景点”、“美食”等。(3)深生的印象偏向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出现很多其他城市的名称。

由主题关系图发现,就个别城市而言,深港学生都很关注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如深圳、香港、广州的印象更深,反应更强烈。对于以制造业、加工产业为主的东莞,两地学生的印象是相似的。而惠州、肇庆、中山和佛山等城市,港生的印象主要停留在旅游方面,而深生则会关注那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移等主题(如图2、图3所示)。

图2 深生大湾区城市印象主题关系图

图3 港生大湾区城市印象主题关系图

深生对大湾区城市的印象较港生集中,城市间有不少共同的主题,例如“教育”、“大学”、“政治”、“交通”、“文化”和“发展”等。港生对于城市评价的编码和主题数量明显少于深生,港生对大湾区城市的印象以“旅游”、“经济” 和“发展”为主,城市有各自的特征。由此可见,港生对区内城市熟悉度较低,情感倾向也较弱。

就大湾区整体而言,深生的印象比港生更广泛、更复杂,主要印象为“产业”、“高” 和“好”,还有一些分散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主题方面。港生的印象观感则有较多均衡出现的词汇,例如“政府”、“政治”、“工厂”、“文化”、“高”等。港生的印象多来自个人经历(如图4、图5所示)。

图4 深生的大湾区整体印象关键词

图5 港生的大湾区整体印象关键词

(二)主题分析

采用比较方法,将89个初始编码节点概念化,逐一聚类成为范畴类别,最终保留了83个编码并形成了15个潜在主题,分别是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教育、城市环境、信息接触、社会和生活压力、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城市氛围、就业条件、相关政策,以及四个影响城市感知形象的个人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社会人口特征、个人特征和心理因素。这些代表了两地学生对大湾区城市印象的主题(如表4所示)。

表4的11个潜在印象主题,分别对比了深港大学生对大湾区城市的印象,而且从访谈内容提取的初始概念和所占百分比不同,表示每个潜在印象主题的强度不一,并以代表性访谈语句作例子。分析归纳出以下结果:(1) 深生和港生对大湾区城市有部分相似的初步概念,但港生在11个主题中有9个所反映的印象概念更复杂。(2) 深生对大湾区印象在许多方面都比较深刻,包括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发展前景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特质中的家庭所在地、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城市氛围中的城市开放度、就业条件中的工作机会,还有相关政策中的地方人才政策,相反港生则在对城市教育中学术声誉方面比深生更重视。(3) 深港生对一些主题中的因素皆特别重视,例如公共服务和设施中的交通便捷度、城市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信息接触中的媒体宣传,还有社会和生活压力中的物价水平。有部分深生表示住房问题也成为一项社会和生活压力:“生活成本会影响就业选择。深圳虽然有对人才的优惠政策,但还是因为房价逼走了很多人”(S03)。相关政策也是另一个住房问题的重点:“在大湾区院校毕业后,在区内就业有没有优先权,例如深圳就有人才落户的租房补贴,这些政策让我对某城市的印象非常重要”(S19)。深生也列出了“房价”和“买房”是惠州市的印象特征。此外,有受访港生认为“如果说到移居的话,收入是很重要的,因为没钱的话很难移居。所以我心目中就业条件最重要”(H22)。这属于就业条件的一部分,也间接跟贫富和收入差距有关。(4) 在影响城市感知形象的个人因素方面,文化背景有关的城市体验是唯一对深港的印象都有影响的因素,受访学生在某城市的个人经历很重要。社会人口特征、个人特征和心理因素的相对影响程度较低。

表4 大湾区城市印象的主题

(续上表)

(续上表)

此外,港生比深生关注大湾区内城市的特征,例如国际地位、货币汇率、法律健全度、卫生条件、家乡文化、职场文化,影响大湾区整体形象。教育、信息接触、旅游资源、城市氛围,以及相关政策都是港生特别重视而影响大湾区城市和整体形象的方面。深生相对关注的特质包括:信息接触、文化特质、旅游资源、城市氛围,还有相关政策方面。部分是在区内人才流动密切相关的因素:签注办理(深生)、旅游产品方式(港生)、文凭互认度(港生)、学科独特性(港生)、成功先例(深生)、南北差异(深生)等。

文化背景、社会人口特征、个人特征和心理因素也影响大学生的城市感知印象,这也印证了Govers 和Go三缺口品牌模型所提出的满意缺口。然而,本文并非采用定量方法而是以定性内容分析,检视上述四个方面如何反映深港生对大湾区的印象(表4)。文化背景方面,城市体验和人际交流都是深港生印象的来源,深生也考虑在某城市生活过的时间,反之港生比较少在大湾区活动。社会人口特征方面,人脉关系最重要,如果在某城市有此因素,深港大学生对当地的印象和流动决定会有优势。个人特征方面,环境适应力对港生的城市印象尤其重要,特别是不少港生认为,城市印象建立对当地的生活或许需要较高适应能力,这也是进入大湾区发展的要求。最后,部分深生提出,自身的抗压能力也会影响大学生对大湾区城市的印象和移居决定。

五、结 论

本文通过对深港两地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以内容和图像分析,检视两地大学生对大湾区的城市印象,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深生对大湾区城市的印象较港生更集中且相对正面,有不少共同的主题,城市间的联系更紧密。这是因为内地生长期在区内生活和学习,对区域政策的关注程度更高和区域内部人口流动更频繁。第二,港生对城市的印象侧重在休闲和活动上,而且印象主要体现在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四地,对于其他城市的印象较少,且各个印象之间相对独立。“一国两制”下的城市地域发展策略、出入境等条件,使两地学生出现惯性流动决定甚至感知差异,区内各地政府近年的大力推动,只能提供部分程度的印象改变,粤港澳大湾区内仍存在着不易调整的社会差异和利益诉求,深入的印象观感和流动决定的影响,需要更长期才能见效。

针对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关于大湾区城市品牌构建的几项优化措施,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上,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为制定和落实更有效吸引大湾区年青一代未来跨地域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首先,无论规划纲要中提及的中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还是其他较边缘的城市,都应该更明确其在大湾区的定位和城市印象,利用当地的独特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以推动成熟的城市品牌发展,或创建新品牌,增强在市场上的认知和吸引力。

在政策推进方面,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可根据大学生对城市的印象,因地制宜,采取更能让大学生接受的宣传方式,循序渐进地加深其对大湾区规划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熟悉度,完善大湾区内交通系统,并利用公共交通的纽带作用推广大湾区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促进各地大学生交流学习,增强湾区内各地青年人相互了解,从而优化并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流动性。

此外,各地政府可合作推出一些融合和认识大湾区发展的活动,增强两地大学生甚至区内青年的共识与认知的互动,例如公私营企业的实习计划、大湾区青年交流考察团等。在大湾区各所大学内可成立内地和港澳学生的活动组织,这些政策和行动将缩小湾区内各地青年人的距离,促使青年人对大湾区信息有更清晰的了解,进而为城市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大湾区发展规划与未来区内人才流动,以及人生规划密切相关,研究中受访的大学生都关注规划中的地方人才政策对其是否有吸引力、个人如何从中受益,同时也会担心政策的推进速度是否过快,或对本地文化造成冲击。因此,更贴近各地人才需要的针对性宣传是可行的策略。在大湾区城市品牌宣传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群体特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和城市品牌的推广,使政策推进与区域内人才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最后,本研究受资源所限,只选择深港两地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后续的研究可做地理和地域性的学术理论深化,或选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主题,对典型城市和相应规划政策,做出深入的城市形象的品牌潜力研究。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徐红罡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沁柔同学对本项目的建议和帮助,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