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生在学校不仅只是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在学校获得良好的道德培养,适应社会多方面要求。本文基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分析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的不足,阐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德育教育
引言:
教育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有可能健全发展,为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找出当前管理方式的不足,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促进班级整体与学生个体的共同进步。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不足
1.在管理时存在不平等现象
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社会普遍存在的“唯有读书论”,让教师在管理班级中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比如会更加偏向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分配班级管理职务时也会优先考虑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种不平等待遇的现象,或许会让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更多关注和锻炼,但同时也让受到偏待的学生心里产生不平衡,产生更多的挫败感,以致打击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班级是一个大整体,学生之间互相团结友爱,才能共同促进进步,但由于受到的不平等对待,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所以这种不平等现象不论是班集体,还是学生个人而言,都存在很大不利影响。
2.缺少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是学生为今后学习以及奠定人生价值观基础的基础时期,这一时期,学校以及家长若是向学生灌输一些不够正确或者带有偏激的思想,对学生的危害很大。但在现实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通常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道德和心理情感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加之小学生的年纪偏小,学生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产生摩擦,由此会带来很多隐患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不利。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班主任以身作则,平等处理班级事务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物时不应该以成绩等外在因素来评定学生的能力,因为学习成绩只是学生能力的一小部分,往往其他学生有着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所以班主任应该平等相待,激发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班主任继续以不平等的处理方式对待学生,不仅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学生受其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从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加强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和谐相处
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必须融入社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但由于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所以在与其他人交流时会出现一些摩擦,而在处理这些摩擦时,必须要有社会道德与法律进行规范,才能得当处理。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用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不追求严厉管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存在好动与叛逆心理,班主任需要一定的威信力才能保证班级的纪律性,但如果一味的追求严厉管理就会适得其反,反而起不到科学管理的作用,只有建立一定威信力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进行学习。班主任的形象不一定要严厉,也可以亲切和蔼,班主任适当放松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互动,和谐班级关系,对班集体以及学生的发展也有好处。同时,让学生更多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投入更多热情到班级体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与自主能力。因此,班主任应该拒绝刻板管理学生,放松班级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下,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升,同时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也需要获得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以及社会对全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导人,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发挥好自身作用,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下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倪红霞.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 赤子(中旬),2014(01):157-157.
[2]耿彦文. 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6(6).
[3]李贵宏.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 中国西部,2017,000(008):90-91.
[4]高彩霞. 關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000(014):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