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熹微
【摘 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已經无法适应当前学生们的语文学习需求,通过对于生成性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活跃性,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热情。本文首先对于生成性教学法的概念进行阐述,同时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于生成性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生成性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法;语文课堂教学;应用探究
1.什么是生成性教学法
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以解释为构建和生长。所谓生成性教学法,就是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对于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进行的假设性思考,包括对于学生的了解和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研究等过程。生成性教学法以生成性思维为基础,在实现预设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对于超出教学方案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良好的把握。而这里所说的生成性教学法实际上也包含了预设性的和非预设性的生成方式。所谓预设性生成,指的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预先的了解和安排,然后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所谓非预设性生成,指的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法预测的部分,这部分内容与教师事先设想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新问题或者新想法等等。无论是预设性还是非预设性的生成性教学,都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把教材资源和教材之外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融合,从而形成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2.1教师缺乏能动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学生只能对教师言听计从,具体表现为:当教师提出一个预设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们都不敢回答,有些学生即便在心里有了答案因为不确定也不敢说出来,这种课堂教学不但会严重抹杀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生成性教学法包含了预设性和非预设性两种方式,一些教师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生成性教学法的精髓所在,这些教师所设计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过于理想化,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不允许学生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和偏差,对于学生的一些新看法和新观念采取忽视的态度。还有一些教师把其中的非预设性理解为彻底的自由化学习,并把其作为教学核心理念,这种极端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已经背离了教学改革的目的。过度的自由化会使得学生偏离目标,找不到学习的重心。
2.2学生认知差异
在初中阶段,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教师讲解了一个语文知识点后,实际上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已经完全掌握,而有些学生还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遗传等因素,学生的认知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所造成的。教师们一定要意识到,学生们的这种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进行教学时不能盲目的进行灌输。
3.生成性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能动性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随时对于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形式进行调整,留有一定的预设空间,从而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是进行生成性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在采用生成性教学法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老师所想象不到的问题,而在这其中一定富含着非常多的教学资源,而发现这些资源则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从而对于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引导。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在通读全文之后,学生问:“孔乙己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一些学生回答:“就叫孔乙己!”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个契机,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问,来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孔乙己念了这么多年书,为什么会没有名字呢?”对于这些一反常态的问题,学生们会陷入思考,并开始讨论。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后,教师给出答案:“孔乙己虽然姓孔,孔乙己那只是别人给他起的绰号,他只有姓没有名,着说明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能够更好的完成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
3.2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还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为控制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们通过预习的过程来发现问题,通过与教师或者同学的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通过生成性教学法的应用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命力。实际上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总的来说,在采用生成性教学法的基础上,学生们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要积极的去突破教材的内容,从而逐渐的形成更强的语文思维能力。
另外,在采用生成性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要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的过程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们的自觉性。只有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从而超与自我,通过反思的过程来完成自我提升。同时,自我评价的内容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充分的重视对于学生潜力的挖掘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生成性教学法就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把语文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来选择兴趣点和学习知识点的方式,把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们的一种主动需求,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生成性"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学刊,2009,(14):17-18.
[2]梁玮男,张伟一,任雪冰等.开放·互动——“生成性教学”理念在城市规划教学中的探索[J].华中建筑,2013,(7):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