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删繁就简”走向“立意高远”

2020-09-06 13:15谢万兴
天津教育·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主问题

谢万兴

【摘要】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问题是让思维深化的有力抓手,但问题设置的着眼点不能局限在知识的分解讲授上。有价值的问题既能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联系延伸,具有统摄性、多元性、持续性。本文从学习主体体验、学习对象核心、学科本体特点、学科思维品质等四个角度切入,浅谈如何设置“一问抵多问”的价值问题,为思维深度化等目标寻找切实的落点。

【关键词】主问题;以学为中心;思维深化;强相关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2-0151-02

From "Delete Traditional Chinese to Simplify' to "Concept High'

——Language Classroom Leads the Way of Deepening Thinking with "Main Question"

(Jinjiang Yangzheng Middle SchooI,Fujian Province, China) XIE Wanxing

[Abstract]In a classroom centered on learning, the problem is a powerful hand to deepen thinking, but the focus of theproblem setting cannot be limited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knowledge. Valuable questions can not only capture importantknowledge points, but also cause students to think and explore, to extend the connection, and have a unified, pluralistic andcontinuous nature. This article cuts in from four angles of learning subject experience, learning object core, subject ontologycharacteristics, and subject thinking quality. It discusses how to set up such a "one question, many questions" value question,to find a practical place for the goal of deepening thinking.

[Keywords]Main problem;Learning as the center;Deepening thinking; Strong correlation

在以學为中心的课堂里,问题是让思维深度发展、学习真正发生的有力抓手。如何用好问题这个有力抓手,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审美等多维度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师生应该对于所提问题有一个起点与落点的反观自省。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力求立足语文大格局,提炼一问抵多问的“主问题”。如何设置这样的问题呢?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一、以学习主体的真实体验为起点,从学生的疑难异议处设问,顺蔓摸瓜

学生在预习、自主学习中会有很多的体悟,有一个认知起点,关注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经验、心理困惑,以其体验反应作为课堂主问题的来源,常有惊喜的发现。以《项脊轩志》为例。作者归有光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不是雕琢而自有风味。语言温润典丽,“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但学生不太能充分领味。有学生问道:“结尾写到小妹妹们问妻子‘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个细节好像没什么用。阁子在古代很常见,小妹妹们为什么还要问什么叫‘阁子呢?”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它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教师以之作为课堂主问题。

教师:既是女子的卧室,怎么会用来做归有光的书房呢?

学生:他家衰败了,只能把女仆的卧室当书房。

教师:为什么把这个小阁子取名为“轩”呢?

学生1:作者喜欢这个小阁子,觉得它跟“轩”一样让自己愉悦。

学生2:课下注释说,他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他为了纪念,想和远祖一样有成就,就取名“项脊轩”。

学生3: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他少年时的志向,他相信可以通过勤学苦读考中科举,来重振门楣。

至此学生明白,小妹妹好奇的不是什么叫阁子,而是“名实不符”的矛盾。读书的地方通常是堂或轩,姐夫却是在女仆曾住的阁子里,却又取名为“轩”,多么奇怪。她们看似平常不过的一问,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暗藏了丰富的内容:既描摹出天真可爱的小妹妹形象,体现了夫妻恩爱的温情,暗含了家道衰败的悲凉,同时表达了作者发奋立志却又久而不得其果的困窘辛酸。通过这一问,学生对于文本的研读就能变得深刻,顺势而导,就把全文的细节描写特点、抒情特点和作者的情感都带动起来了。

二、以学习对象的核心内容为纲线,从文本的文眼处设问,去芜存菁

许多篇目教学内容很多,像《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经典长篇,《滕王阁序》等辞采繁复的文言文,又如《<论语>选读》中散章零句连缀重构体系的新篇。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分别解决重点文字疏通、文思梳理、文旨领悟、文法鉴赏等问题,是不太切实际的。一般而言,文体(语体)、文字、文路、文法是载体,它们都指向文心。文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有些在文中有标志性的体现,抓住能体现文心的文眼,围绕它设置一线贯穿的主问题,势如破竹。不过,围绕文眼设问也有讲究。有价值的主问题的确有宽广的外延、开放的空间,但绝不是泛泛而问。它一定是基于学科、学情、文字、文心提炼出来的关键问题。理解不同,将会带来主问题的高下之别。为方便说明,我们以《为政以德》为例,来比较几种问法:

问法1:什么叫“为政以德”?孔子为什么提倡为政以德?你如何评价为政以德?

问法2:你赞成孔子的“为政以德”吗?

问法3:你赞成“为政以德”还是“为政以法”?

问法1的好处在于适合学生熟悉的思维习惯,但不足是,这样的提问,光看题目都可以提出来。学生回答,也可以不看文本就口若悬河。

问法2的好处在于,引导学生扣住主题内容谈看法,有一定开放性但不旁生枝节,但容易落在“赞成”与“不赞成”的论证上,还容易只见观点不见文本。

三、以学科的本体对象为轴心,从言语特色处设问,钩玄提要

作为语文的本体对象,语言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点与根本载体。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特色设立主问题,也是语文课堂直抵本心的要道。

以《沙之书》为例。本文将离奇的幻想与明晰的精细的描写融为一体,不过,“虚构与真实”这个话题如果凭空而降,还是有些突兀。可利用原文开头的一句话设问,即:“怎么看待‘我的故事一点不假达句话”。其好处在于:

(1)方便,就地取材;

(2)起点低,无论赞成反对,学生都有话说;

(3)驱动力强,统摄力强,一看到此话,大多数学生下意识地要反驳,教师正好利用原初体验激活讨论,然后带动众多关于沙之书的描写、关于交易细节的描写、关于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寻求立论依据;

(4)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提示学生注意:作者在反復强调这个意思,实际上说明,他认定艺术虚构是更高意义的真实。

跨文本、跨文体、跨媒体甚至跨学科、跨界域,在现在的课堂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本质是融合整合。也许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的扫描,建立强相关性,提出理想的主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值得努力。

最后有两点需要强调。教学主问题不是涵盖面越广越好,合适才好,即既立意高远,同时适合学生“此时、此地、此身”。其次,思维改变技术,技术也改变思维。在万物为媒的互联网、物联网时代,多媒体的技术含量影响师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在某个意义上,教师也是一个媒体。所以,不管是先学后教还是以学定教,教师这个最优质鲜活的媒体,不用特别矫枉过正,刻意消隐回避自己的主导作用。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用技术、用问题,能帮助学生有实质改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最后都是得鱼忘筌、得意忘言。

参考文献:

[1]毛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方法[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4).

[2]马志响.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和“小问题”[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以学为中心主问题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谈“以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初中英语简约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