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生 徐晓宇 吴金华 谢达城
摘 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赣州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优势,正大力地推动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本文通过对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有力分析,基于“一带一路”发展环境,研究了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1 “一带一路”发展背景
“一带一路”是于2013年9月及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其中,“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目的是通过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鲜明旗帜,积极发展和巩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打造成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在这个战略设想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的合作交流与日俱增,经济融合将不断加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并拥有世界最庞大的汽车市场。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及环境危机的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中国的一些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因其多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经验优势以及技术优势,正逐步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一带一路”倡议被行业普遍视作新能源汽车加速“引进来”“走出去”的重大发展契机[2]。
2 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赣州位于江西省最南边,被称为江西省的“南大门”,自古就有“五岭之要会”“闽粤之咽喉”的美誉,同时,它也是闽粤桂湘等省通达运河的主要通道以及物资运输的主要集散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陆上丝绸之路陆海互联的重要通道。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推动和实施,赣州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根据2017年江西省所发布的《关于支持赣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赣州对接融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支持其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3]。
赣州市具备良好的制造产业发展基础,辖区内人口众多、地质矿产资源丰富、科研院所较多,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天然的基础[4]。在“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背景下,赣州市提出了“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的发展口号,进一步提出要把赣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千亿的产业集群,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主攻工业、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战略产业之一。自2015年起,已经规划和完成了总面积多达35.2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的建设,成为赣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阵地[5]。根据现有产业的空间布局和规模来看,赣州经开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章贡区以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为主,南康区则主要发展新能源专用车,赣县区、会昌县、大余县则发展动力电池配套材料产业。目前,赣州市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协同联动、上下串联的态势。在整车项目上,赣州市已引进了国机智骏汽车、山东凯马汽车、昶洧新能源汽车等有关项目;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方面,赣州市已有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在电池材料以及电池的回收综合利用等配套方面也出现了如云锂材料、石磊氟材料、腾远钴业、豪鹏科技等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引进了南京科孚纳米石墨烯应用材料和瑞富特负极材料等项目。赣州现有的一批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如福格机械、群星机械、经纬科技等,也都在向新能源汽车方面积极转型。
虽然赣州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巨大、发展迅速,但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极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业链结构还不够完整
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在整车和电池环节,但在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后服务及原材料的供应等环节上均存在劣势,这类企业数量目前还是太少,对整个产业链的协作发展存在不利的条件。
2.2 创新能力不足,活跃度较低
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目前,这些关键的零部件大都从国外或其他地区采购,创新能力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本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另外,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在合作开发上程度不够;地方高校、科研機构和企业力量分散、沟通不足,使得创新能力及创新的活跃度低下。
2.3 产销量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赣州新能源产业主要以生产纯电动汽车为主,前期投入较大,后期产销量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和相关配套设施整体售价偏高,与传统汽车竞争的情况下难以产生价格优势。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正处于初级阶段,社会消费量较少,使得企业的销售额较低,企业盈利能力有限,企业盈利周期较长。
2.4 竞争优势不明显,招商引资较为困难
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而且各自的支持力度都比较大,相比之下,赣州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法体现出其竞争优势。自2015年开展以来,在招商吸纳投资的产业链中,主要是围绕整车和电池这两大环节,在其他的产业链环节中明显出现脱节现象,这使得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其他发达地区之间的竞争处于劣势,招商难度加大。
3 “一带一路”背景下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赣州应当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推动和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3.1 完善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和实现产业全面发展。在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整车及电池两大环节的优势,并加强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等整车关键零部件环节的发展,使整个产业的生态得到良好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进驻赣州,提升赣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知名度。
3.2 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行业打造有技术代表性的龙头企业。积极发挥赣州重点企业如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孚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头辐射作用,营造良好的產业创新发展环境;同时,积极学习和吸取国内外一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及时转化利用;学习和探索企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及资本融合能力。
3.3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庞大市场,积极对接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际贸易。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可通过政策合作给以一定的价格优势,加大对优质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提高国外对赣州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以产生更大需求。
3.4 鼓励新增有关新能源汽车企业,为赣州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利用本土传统汽车长期发展的产业优势,积极鼓励和推动企业的快速转型,逐步形成本土企业特色;同时,积极发挥赣州本地科研院校及科学研究机构的创新优势,努力打造出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发展体系,为赣州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更大力度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4 结论
综上所述,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继续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并抓住“一带一路”的时代机会,加快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成为带动赣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81272); 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9107);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18102);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点科技项目(JXYY-KJ-201702)
参考文献:
[1]王卉.“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3):38-39.
[2]李朋飞. 重庆汽车产业“走出去”的策略选择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背景[D].重庆:重庆市委党校,2018.
[3]刘秋生,张元青,徐晓宇,谢达城. 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8(16):10.
[4]张晓琪.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2018(30):93-94.
[5]刘章棋,周健,唐学鑫. 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9):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