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芳
[摘要]由于受集中计划经济初始条件的约束,一开始,人们主要是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二者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外部因素的冲击,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过程虽有反复,但总体来说是逐渐引入市场因素,进行渐进性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和市场经济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确立到深化,主要呈现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作用的理论逻辑、民间智慧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现实逻辑、问题导向与目标实现的实践逻辑。未来,应重点关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法治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新时代;演进逻辑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6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面临着历史的、利益的和认识的等多重约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全方位的拨乱反正,亟须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全国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逐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为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提供了思想先导。通过改革开放逐渐破除原有的路径依赖,促使党中央不断反思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当然,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是一个过程[2],人们是逐步认识到市场的作用,逐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因素。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人们解放思想的过程,二者的关系在思想碰撞中此起彼伏,形成了过渡路径,比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因素逐渐起主导作用,逐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至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进历程
在传统的认知里,人们认为社会主义有三个基本特征: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并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逐渐消灭了市场因素,将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基本建立起以单一的公有制和政府行政命令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行的单一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实现有效的激励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但由于改革有路径依赖,单一计划经济的初始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开始就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1978—1992年
1.计划经济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1978—1984年)。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3]因为计划经济体制流弊尽显,强调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两者均可以在中国实行,但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基本前提下。此番思想贯穿于中国市场化改革探索始终。中共中央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4]。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最初几年取得的成效,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细化此论述,强调在“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5]。一切“补充”和“调节”都只是手段,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计划的逐步松绑,在国家控制最薄弱的农村率先掀起了改革,表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和乡镇企业(前身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社队企业)的异军突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决了吃大锅饭的负向激励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乡镇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因为不受国家计划的控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更加灵活地激励企业自身的生产发展。邓小平将乡镇企业的崛起形容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6]1194。总之,这一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等,使得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村改革的成效又进一步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将市场引入中国经济浪潮中,为后续改革指明了方向。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1992年)。观念的突破首先来自实践的推动。经过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经济以外的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增长。实践的成功,推动理论界和中央高层进一步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结束主、辅之分,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提出在企业的生產经营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劳动者积极参与企业决策等,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活力;要尊重价值规律;探索价格改革;吸收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打破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等。该决定是中国社会对市场经济渴求的系统回应,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了给乡镇企业获取原材料开一条生路,对难有突破的国有企业改革形成竞争,中央开始进行价格改革。《关于1985年价格改革方案》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一环在于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并确定了“放调结合,小步推进”的基本方针。由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在国家计划之列,在发展中只能依据市场不断调整企业战略,这使得他们能够最早嗅到危机或是商机。在有限的生存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对变幻的市场有着更加灵敏的反应。与之相反的是,政府为了保护国有企业,一再推迟价格改革,使得长期坐拥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因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真实的反馈而一再错失改革机会,使其之后不得不承受刮骨之痛。经过多年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显而易见的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在会议上正式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市场机制在此后逐渐取代中央计划,使中国经济随之发生深远变革。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此时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容易造成权力寻租和经济秩序的混乱,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因此,中央下定决心,让价格闯关。1988年5月,中央决定将改革重点由企业改革转变到价格改革。放开价格后的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引发了抢购风潮。1988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在1985—1987年连续3年大幅度上涨以后,创造了年上涨18.5%和20.7%的记录,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涨最多的年份[7]。中共中央为了稳定局面,迅速中止“物价闯关”行动,启动了财政紧缩方案等一系列补救措施。加之1989年发生的风波,越来越多的人将矛头指向正在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当时中国出现了回归行政管制的倾向,主张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以降低因开放政策带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天平再次倾向于计划。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993—2012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也没有解决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人们还不能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羁绊,在承认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概念后的一段时间里,对市场仍有一些担忧,生怕市场搞多了就是资本主义。这妨碍了认识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上述诘难,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1343此番论述果断地结束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同时他还主张大胆创新,坚定地推进改革,由此打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的新思路。随后,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了平衡。1993年,中国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随后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总体的改革规划,即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一个对世界市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框架。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所有制理论进行创新,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同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指出,促进各行各业公平竞争,进一步扩大市场机制起作用的领域和范围。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此番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进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继承了之前的“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权威性,二是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对政府职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范,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其本质是界定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只有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才能使经济运行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认识永远存在,要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上,以计划为补充,形成相互协调的格局[8]。
中国共产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从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六大上指明“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到党的十七大上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党的十八大上指出“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后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进路与未来发展
(一)理论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作用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经一味地排斥市场,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事无巨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部分人又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实际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的关系也随之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政府的作用越发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无法绕开的话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的核心就是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孰起决定作用?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然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市场则是被证明的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未来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程度要持续降低,才能使治理活动趋于高效,宏观调控趋于科学。
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依旧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需要在严守自身权力边界的基础上,退出“越位点”,补上“缺位点”,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高效廉洁的政府[9]。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在减少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此外,政府须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权责清单等清单制度,用制度刚性来约束权力任性,避免政府监管不到位等情况[10]。同时还须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以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实体经济为主要任务,重构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