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英
摘 要:青河县通过坚持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对全县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借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养殖等方式,切实发挥出青河县产业的综合功能和独特贡献。本文试着从青河县产业扶贫规划、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及培育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实践创新;产业结构供给侧;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脱贫攻坚以来,青河县紧紧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按照“打牢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合作,典型引领”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打造了以阿格达拉镇为中心辐射其他4镇3乡的产业经济带,形成了以春小麦、大果沙棘、马铃薯、牲畜养殖多个成熟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大户(能人)+贫困户”多种产业模式,把“输血”逐步转化为“造血”,为农牧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奠定长效基础,逐步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具体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在随后于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 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由此可以看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发展生产,进行产业扶持是最关键的途径,担当着解决四成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重任。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其致贫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究其本质来说,就是贫困家庭缺乏收入来源,发展能力不足。倘若一个家庭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即使面对各种天灾人祸,都有翻身的能力,其发生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的可能性必将大大降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一个家庭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的最大保障,莫过于产业扶贫。因此,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导。
二、青河县产业扶贫创新与实践
1.青河县在产业扶贫方面持续推进
青河县制定出台了《青河县2018—2020年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等项目建设,明确了农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激活了产业发展动力。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实际,整合扶贫资金建设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生产发展水平,促进农牧业生产增效、农牧民增收,带动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脱贫,有力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先后引进慧华沙棘科技有限公司、坤元泰和种业公司、魁仙马铃薯全粉加工厂和梦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为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长期稳定就业增收提供了岗位,每年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季节性务工岗位6000余个,基本形成了“农户种植(养殖)+企业精深加工+批量出售”农业产业链。
(2)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通过政策扶持擴大产品市场规模占有率。对全县贫困户小麦良种每公斤补贴2元;玉米每公斤补助价格的50%;对从事食用菌制作的每袋补贴0.3元,购买菌袋每袋补贴1元;建设沙棘烘干库的给予补贴等。同时为贫困人口提供3-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用于生产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激发贫困人口投身产业发展。同时鼓励支持发展马、驼、驴为特色养殖业予以发展,扶持梦园科技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阿格达拉轻工业园区建成特色奶粉生产工厂。同时引进瑞青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各乡(镇)建设8个鲜奶收购站,解决了鲜奶销售难的问题。鼓励养殖专业户通过购买、代养、租赁的方式集中养殖马驼,目前已培育马养殖大户4家(50匹以上),驼养殖大户6家(30峰以上)。支持在禁养区的东惠绿叶毛驴养殖合作社从阔布村搬迁至阿魏灌区养殖园区,在设施建设上予以资金支持,目前养殖规模已达到1000头。
(3)发挥旅游扶贫示范带动作用。以资源可塑性较强的乡(镇)和已列入重点发展的特色小镇(阿格达拉镇易地搬迁(农区养畜示范镇)产业扶贫小镇、阿热勒镇沙棘特色小镇、塔克什肯镇跨境商旅特色小镇)为载体,重点培育建设县级旅游扶贫示范乡镇。推进旅游扶贫集中连片开发,着重开展“十二个配套”工程建设,重点打造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重点谋划并推出一批精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纵观全县产业扶贫实施的情况,虽然青河县产业已表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存在的问题
(1)受自然环境影响,产业基础薄弱。青河县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高山高寒,冬季漫长而寒冷,风势较大,极端最低气温为-53℃。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该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资源开发和产品输出。具体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仍显不足;农牧业基础依然薄弱,农牧业抗灾防灾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相对偏弱,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不长不粗,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工业企业规模不大,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经济结构单一;生态旅游开发进展缓慢;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依然存在等等。
(2)农业供给侧结构存在短板。一是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完全稳定建立起来。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转化能力低、带动力弱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严重制约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供销一条龙尚未形成,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缺乏稳定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农业主体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仍然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性因素。农业主体引领发展的能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发展后颈不足。
三是产业生产方式,粮食产业转型较慢。在探索新的生产模式、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方面相对存在短板,比如在对加大经营能力、科技应用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对种粮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
(3)市场风险把控能力较弱,金融体系不健全。有的农户发家致富意愿强烈,但缺少市场调研,盲目寻找项目,甚至跟风投资,投资失败后即迅速返贫。一些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未能發挥应有作用同时个体农户偿还力有限,如遇自然灾害和重大疾病经常拖欠费用,贷款信用不足,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放贷能力和意愿不高。能够扶持农户创业的旗县乡镇金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4)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力,村“两委”班子良莠不齐,在工作能力、领导脱贫意愿和执行脱贫政策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阻碍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开展。
三、青河县实施产业扶贫对策
1.稳妥推进生态保护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青河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生态奖补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林下特色养殖等富民产业,促进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户通过生态补偿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开发生态扶贫岗位,吸纳贫困家庭人员担任草场管护员、林场管护员,进行就业脱贫,实现移民搬迁、增收致富与社会保障水平同步提升。
青河县将异地扶贫搬迁地—阿格达拉镇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阿格达拉镇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推进巩固提升。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政策引导,按照整体搬出、集中安置为主、适当兼顾插花安置的原则,依托中心镇和中心村,选择交通便利、公共服务完善、产业基础发展好的区域建设集中安置区,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同时进行产业开发,保证迁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2.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机构改革,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青河县在特色种植业方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着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青河县目前有涉农企业24家,逐步形成了以惠华酒业、隆豪茶业、通德酒业、恩利德等企业为龙头的沙棘产业。使3万亩大果沙棘种植基地通过有机生产基地认证,10万亩春小麦种植基地通过无公害基地认证。
(2)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带动工程建设。以阿魏灌区2万亩春小麦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为主,逐步建立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及市场开拓体系,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助力青河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同时大力进行马铃薯产业体系建设,包括马铃薯种业体系建设,延长其产业链。
(3)优化产业结构。根据阿勒泰地委扩大会议中提出的:“扩大中草药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规模,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和质量监管体系四大工程”的政策,充分利用青河县气候冷凉、温差大,中草药品质好的优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中草药,指导、鼓励贫困农牧民利用房前屋后“方寸地”种植中草药增加收入,并初步建立中草药种植、销售和技术支撑体系。
(4)加快粮食生产与深加工的产业融合。解决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弱化,收储与加工脱节,产业发展不协调,初级加工产能过剩、优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青河县通过优良品种示范推广、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专家技术指导等手段提高粮食单产,实现高产稳产,达到粮食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农牧民实现脱贫后的巩固提高,达到致富奔小康。具体在阿热勒乡、阿热勒托别镇、查干郭勒乡及阿魏灌区等各乡镇农业村,通过优良品种示范推广、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专家技术指导等手段提高粮食单产,实现高产稳产,达到粮食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
3.强化金融支持,推进信贷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实施“致富能人+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信贷模式,使金融扶贫信贷资金更好地服务特色产业开发、中小企业发展以及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乡镇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加快扶贫对象信用评定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4.加强基层党建,选优配强扶贫队伍
通过选优配强力量、强化教育培训、引领党员致富、广泛宣传动员,真正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对贫困村“两委”班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素质能力较差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配强。
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伍,精准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肯干、协调能力强的扶贫干部,为所有贫困村选派1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科级领导干部、1名致富能手、1名农牧技术指导员、1名“第一书记”、1名旗内企业家,共同为贫困村绘制发展蓝图,制定帮扶措施。驻村干部将从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联系服务群众、谋划长远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全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培育致富带头人,为村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问题分析与对策[J].农业经济展望,2019(7)15-19
[2]洪德卫.以产业扶贫为主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2):7-9
[3]青河县2019年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4]青河县2018-2020“特色产业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