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衬清风
——试论“竹影清风壶”的艺术姿态与自然意境

2020-09-03 09:3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竹影圆润竹节

饶 青

一国之艺术在某些程度上也可看作是反应人们性格共性的一个侧面,尤其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并广泛受到群众喜爱的艺术品,已经说明了某一民族、地区或族群等共同的审美倾向与思维方式。在中国大量的传统艺术品之中,“国民度”较高的就有紫砂壶,对于紫砂壶的喜爱反应了中国人爱茶的境界,在新时代,和谐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紫砂壶艺术的意义也得到了丰富,在积极融入新时代思想的过程中焕发青春活力。

“竹影清风”是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中的常见主题,尤其常见于水墨画作之中,通过对风拂翠竹的自然景象、艺术表现打造自然意境,表现了人们渴求和谐脱俗的心境与极纯、极雅、极静的“三极”品质。紫砂壶艺术,茶与竹之间的气质有共同性,以竹为主题的紫砂壶是十分常见的,也十分受人们喜欢。此组“竹影清风壶”的特点在于由两件紫砂壶共同组成,极大地增强了作品主题、艺术造型及工艺水准的可读性,手工艺人力求技艺之精,以壶的清爽象征主题内在指向。

首先对两件作品的壶身进行分析。两壶都是从圆柱造型发展而来的,在底部借鉴了鼎的设计,以显壶之稳重端庄。两壶之间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件较为圆润,肩部与侧面之间的转折比较自如,形成了宽厚柔美的圆肩;另一件则稍显硬朗,将圆柱的几何造型表达得更加完整,壶肩部与侧面的转折形成清晰利落的棱线,具有方器的气质特点。两件壶底部两侧分别增高一块儿作为壶脚,形成鼎之风范以表现造型结构的丰富性。

《竹影清风壶》

两壶造型都可看作是对竹段形态的模仿,一柔一刚象征竹的韧劲与坚毅两种品格。根据壶身造型设计,两壶的壶盖也有区别,较圆润的一把壶盖独立性较强,与壶身有着明显的层次;较方正的一把采用了嵌入式的壶盖,壶盖则作为壶身造型表达的一部分。两壶的壶钮造型是一致的,均采用了横卧的一段小竹节,较圆润的一把的竹节壶钮较长,弧度也比较明显;另一件壶上的壶钮竹节较短一些,几乎没有弧度。壶钮的设计是与壶身保持一致的,保证了作品的整体气质表达是稳定的。两壶壶嘴均采用了“流”的形式,与壶身侧壁垂直镶嵌,靠近前端的部分装饰上竹节。

两件壶均从模仿竹段形态开始,运用了大量的竹节元素,通过线条弧度的变化表现出一柔一刚交相辉映的两种“竹影”。两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手部分,较圆润的一件作品采用了传统耳状环形的把手,与壶身的圆润相当;较方正的一件运用了提梁造型,其硬朗凌厉的转折及线条的平直同样与壶身相互呼应。两种把手上都运用分布均匀的竹节进行装饰,以配合壶嘴与壶钮。这样两件作品就产生了十分明显的两种气质,圆润的就圆润到底,不见丝毫棱角,温婉谦和如君子;方正的就爽快洒脱,有踏实稳重的大将风度。两壶相合才能营造出“竹影清风”的自然意境,仅以两壶便能象征繁盛广阔的竹的海洋,以不同姿态象征着风的力量对它们所作出的改变,有了几分诗意,展现了紫砂壶艺术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与手工艺人独特的艺术思维。

在用料上,两件作品都选择了铁质较多的紫砂泥作为原料,这种泥料的特点是烧制后会呈现为高贵且古典韵味十分浓厚的红色调,两件作品颜色均匀,光泽度极佳,质感细腻,这又是一种“纯艺术”的体现,也可较为集中、直接地展示紫砂壶精致的特点。

竹影衬着清风,再泡上一壶芬芳的香茶,完全是一种极致宁静与舒畅的享受,大有王维笔下“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画面感,也就是我们所提炼出的自然意境特征。两件作品主要采用大量的竹节元素对“竹影”的主题进行一种中国水墨画般的勾勒,大部分壶面都保持着一种清洁与清爽,极好地衬托了紫砂壶与竹所代表的那种高雅境界,而这种高雅的境界或说品格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此组“竹影清风壶”正是在人们放松之时提醒人们应该坚守什么,坚持什么。

结语:选择两件紫砂壶来表现同一主题考验了手工艺人能否从多个侧面进行艺术表现,此组“竹影清风壶”以“大同小异”为设计理念,涵盖了紫砂壶艺术圆器与方器的特点,提梁的融入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可观赏性,在构建自然意境美时注重简洁清晰,以展现紫砂壶工艺特点与造型特征为重点,促成了紫砂壶艺术、文化与思想境界的大融合。

猜你喜欢
竹影圆润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月夜情思
偶感
一手掌控的餐具
“竹节人”中说“趣味”
Roll with it
竹影垂帘
铜铃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