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胜
摘 要: 教学内容多,课堂教学时间紧,是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活跃性;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其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强课堂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效率;因材施教;主体性;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080-02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然而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致使教学效率一直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被充分带动起来。从本质上来看,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带动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并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可见,课堂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手,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活跃性
课堂是一种特定环境,这个特定环境是否具有感染力、吸引力,能够使学生产生亢奋的情绪,并充满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影响和带动。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活跃性。一方面,教师要时刻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借助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教学活动感染学生,使其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友善和亲切,进而主动亲近教师。当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另一方面,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发言或作业出现错误的时候,不惩罚、不训斥,而是耐心引导,或以委婉、幽默的语言进行点拨,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错误,进而主动改正错误,保障其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此外,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当中,或坐在学生身边与其一同探讨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与者,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愿意和教师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对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其足够的宽容,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愿意主动学习,并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性格不同、知识水平各异的学生,倘若为了方便而直接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就会出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觉得太简单的现象。这不仅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更会使教学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实施不同教学手段,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获得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倍~4倍。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情境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彼此互动而完成的,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更喜欢展现自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海底世界》一文时,教师可上网搜集视频、图片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并将其制作成教学课件,以展示海底奇妙的景色和海洋丰富的物产。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中的内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学生能深深地被海洋中的丰富物产所吸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教师充分准备并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就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突显学生的主体性,為其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单单要为课堂注入鲜活的动力,同时更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其创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知识。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即学生应该安静的时候就安静,应该讨论的时候就讨论,应该实践操作的时候就动起来。课堂气氛可以活跃,但必须要保持有序,要有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并能够从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多彩的夏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融入到这浓浓的夏日情境当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句以及段落,试着理解其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同伴相互讨论,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在教学反馈阶段,倘若教师发现学生并没有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也不要急着直接抛给学生,让其死记硬背,强行接受,而应该有耐心地尝试着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带动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
五、加强课堂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对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后,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自身教学体验以及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以此实现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当课堂教学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继续保持下去。与此同时,教师更应该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借助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体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活跃性;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其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强课堂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小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2).
[2]李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19(18).
[3]吕东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
[4]王丽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9(07).
[5]周军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创新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17).
[6]饶海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9(05).
[7]马贞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08).
[8]戴桂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摭探[J].成才之路,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