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陈苗苗
摘 要: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各高校逐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合力,形成大思政育人的格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抓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从制度、理念等方面规范、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还要重视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课程思政改革,最终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育人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大思政;课程思政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如何上好政治课,当好思政课教师以及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再仅仅需要思政专业课程发挥重要作用,更需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一)抓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探索大思政的体制机制
1.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要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实现三全育人提供重要保障首先专业课程中的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情感价值目标等要体现思政元素,二者最终的目标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践上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交相呼应,协同推进,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考察课程思政的效果,不仅仅要看目标的完成情况,更要深入探究学生目标完成后,有没有内化于心,做到“纵心所欲不逾矩”。
2.探索“统一推进、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机制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进行,可以成立专门课程思政改革机构统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包括课程思政评价制度、专业课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等。组织课程思政培训、教学竞赛等活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效果检查,及时完善体制机制。扩展进行课程思政的渠道,完善课程思政的形式,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评价机制
1.完善专业课评价体制,融入思政元素
推进课程思政就要在评价体系中体现思政元素,融入情感、人文等内容,完善能够衡量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习质量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要将考核评价体系动态化,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及时调整评价体系,更为充分及时反映学生信息,反映教师专业课讲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情况。通过完善的专业课评价体制,让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能够提升思政水平,在大学阶段,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能够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建立完善的道德人格,能够坚定社会主义自信,能够提高自己的时代责任感。
2.完善专业课教师考核体制,体现思政理念
推进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学校要完善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在专业课教师人才引进、招聘的时候要融入思政素养的考核;在教职工年度考核以及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也要体现思政理念,将思政素养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内容。对实施课程思政效果较好的教师加大奖励,甚至可以破格提拔,晋升职称等。
3.完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竞现课程思政风采
立足学校特色与实际,完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制定突出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师教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在对专业课教师听评课中有进行课程思政的要加大奖励,学校可以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科研专项课题,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学校举办专门的课程思政比赛,包括说课和讲课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比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此外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辅导,邀请课程思政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示范等。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课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体,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效果。通过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创新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贯彻隐性教育等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1.加强思政学习,提高思政素养
学校要完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通过相关制度要求教师深入学习进行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总结挖掘思政元素的技巧与方法;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建立结对帮扶制度,由思政课专任教师指导,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素材。
2.创新方式方法,踐行课程思政
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要创新方式方法,推进项链式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把课程思政的讲授与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素质与行为上的认同,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
3.贯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课程与思政相加,不是将思政元素机械的加入专业课,更不能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专业课教师立足课程实际深入分析课程内容,提炼价值、情感等素材,通过案例分析,列举专业课程中有重大贡献和典型示范作用的人物,逐步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实现课程思政育人。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关键环节,与思想政治专业课同向同行,抓好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要求专业课教师自觉承担课程育人的责任,最终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 赵俊亚: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路径探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
[2] 王保林:创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新格局的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3] 成涛:“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现代化,2019(10)。
(作者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