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娟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从该校的网络新媒体促进新时代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分析了目前取得的基本成效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新时代 班级文化 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高校要正确利用新媒体,提高高职院校建设班级文化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方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开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主要做法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建设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了思想引领,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1.创新活动形式,增强亲和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天地,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湖南本土红色资源,挖掘湖湘名人红色故事,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红色故事的表现形式,发挥了革命先烈的榜样作用。具体来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团委公众号中开辟了读书栏目,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会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红歌比赛、红色诗歌朗诵大赛等活动。除了这些规定动作之外,各系部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如制作红色动漫、举办红色网络游戏、设计红色人物卡通形象大赛等。这样“线上+线下”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参与度
学院宣传统战处、学生工作处、思政课部联合牵头,以易班等平台为阵地,成立了网络新媒体制作推广工作小组,这些工作小组都由学生组成,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如为了举办微信读书活动,学院成立了编辑组、播音组、绘画组、技术组,分别对读书内容进行编辑、录制音频,并最终编辑成文在公众号中发布。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促进习惯养成,强化凝聚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六个一”特色活动,即每周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分享一次学习心得,每月开展一次红色主题班会,读一本红色书籍,每学期开展一次红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的形式,形成了一套班级文化建设机制,使学生把课余时间更多地放在读书和专业学习上,促进学生养成了自主读书和学习的习惯,有效建设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二、主要成效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网络新媒体,采用了“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这一举措高度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要求,努力打造了一个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深受大学生喜爱。
1.强化思想引领,扎实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新发展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送培师资为切入点,强化了队伍建设,提升了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为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学院团委、宣传统战处、基础课部策划了多项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帮助大学生建构自身的价值系统。“好声音讲坛—新思想进校园”师生微宣讲比赛、“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等活动的开展,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定了广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成为推动广大师生勇担时代重任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完善制度建设,积极搭建班级文化建设新平台
网站是学院的名片,是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切实加强了网站建设和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制订了《学院校园网发布办法》、新媒体管理办法等,维护了学院官网首页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更好地宣传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成就,并对学院各类二级新媒体进行了有效管理。
3.注重养成教育,不断营造班级文化建设新氛围
近年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开展了以上课不迟到、谢绝早餐进教室、校园控烟等为内容的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切实引导学生养成优良习惯,树立文明意识,争做文明学生。
三、基本经验
1.注重摆正网络新媒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结合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了“两微一端”信息平台,建立了开放共享、良性互动、富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机制和呈现形式,探究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佳传播途径和载体,充分调动了各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动参与度,提升了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达到影响学生、引领学生的目的,凸现了网络新媒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2.注重发挥学生在网络新媒体运用中的主体作用
当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00后”,高校只有研究和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和思想特点,把握当代青年的成长规律,掌握网络话语体系,培养大学生成为传播、推送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才能使大学生在运用网络新媒体时发挥主动引导舆论的作用。
3.注重引导学生在网络新媒体运用中的行为自律
当今世界,网络领域中不同观念的相互激荡和碰撞相当激烈,价值交锋尤其尖锐,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挑战更加严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作用,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网络意见领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让学生守住思想阵地,弘扬主旋律,加强在网络新媒体运用中的行为自律。
参考文献:
[1]赵春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发声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J].北京教育(德育),2016(12).
[2]刘海春,李婷.文化自信:新时代德育研究的重要向度[J].华南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骆郁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课题。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