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2020-09-02 07:14许大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许大成

摘    要: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办好思政课的标志在于实现从“知识传递”到“学科育人”的转型。但当前思政课还存在着“教”而不“育”、“知”而不“识”和“学”而不“习”的倾向。通过系统筹划和整体推进,做到“教”中蕴“育”、“知”中铸“识”和“学”中强“习”,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担责当行,完成铸魂育心、立德树人的学科使命。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学科之魂;学科之眼;学科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办好思政课的标志在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从“知识传递”到“学科育人”的转型。但当前的思政课教学存在“学科”“育人”分离的碎片化、简单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教”而不“育”,只有书本讲授,对学生健康成长缺乏引领自觉;“知”而不“识”,满足于知识点的过关训练,缺乏“视野”和“见识”的培育;“学”而不“习”,只是肤浅地“贴标签”,学生丧失“体验”“探究”和“感悟”的机会。这种倾向导致思政学科独特丰富的育人价值被“冲淡”和“遮蔽”。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的教学为案例,结合自己的体会,从三个维度探讨思政课教师在学科育人中的使命担当。

一、“教”中蕴“育”:为学生塑造学科之魂

【案例1】

在设计“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课时,为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科学精神,备课组以“为什么存在剥削的阶级社会代替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为议题,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

〔观察与思考〕教师呈现一组生产力工具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按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并标出与之对应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形态,体会框题中“演进”的含义,探究“演进”的根本原因。

〔探究与讨论〕社会形态的演进,有人认为是马克思主观设计出来的;有人则认为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结果。你同意哪一个观点?为什么?

〔拓展与引领〕英国哲学家特里·道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驳斥了许多错误论调,其中一个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阶级社会的终点,也是人类社会的终点”。请运用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论调。

叶澜教授对教书育人作过精彩论述。她说,“教书”“育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1]可以说,这是对学科育人最通俗最科学的阐析,既指明了“育人”不能脱离“学科教学”,又指明了“育什么样的人”是教书必须“先明白”的大事。但在教学生活中,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惯习,繁琐的知识记忆和过度的应试训练,“冲淡”甚至“遮蔽”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塑造学科之魂,就是自觉把学科之魂转化为学生发展之魂,通过纠正“教”而无“育”的倾向,凸显学科价值,实现“教”“育”融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在开发中感受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内蕴丰富的价值资源,但这不等于说学生只要读教材,价值教育就能自然发生。为此,教师必须自觉开发知识背后的价值,实现价值资源由“隐含”到“彰显”、从“零散”到“聚合”的转化。案例中,备课组首先通过议题设置,从整体上完成了用价值统领知识的转型;其次,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框题中的关键词“演进”,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更不是混乱无序的“更替”;再次,依托历史知识,创设价值性问题,将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中。

2.在指导中审辨价值。漠视甚至违背育人规律,搞生硬的价值灌输,至今仍是学科育人的“软肋”。要克服这种倾向,不妨借鉴一些学者提出的“价值审辨五问”:我认同的价值是什么?当我践行该价值时,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别人的感受是什么?价值对我的益处有哪些,挑战有哪些?我应该从相关的价值中吸收和拒绝什么?案例正是“价值审辨五问”的具体应用。它创设一个平等、宽容和理性的对话空间,让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融入理性和激情,强化比较和甄别,引发质疑和认同。这样做,有助于引导学生直面内心的价值冲突,在反思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价值理解。

3.在引领中认同价值。学科育人不能搞价值中立,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为此,既要坚持学科育人生活化,又要警惕被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思潮“化”掉,导致思政课教学丧失“学科味”。案例中,教师通过三方面进行价值引领:设计挑战性问题,引发学生的价值认知期待;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克服架空分析,避免沦为简单的说教课;人格感召,学科育人具有向师性,教师旗帜鲜明的立场和观点会深远地影响着学生。通过价值引领,促进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和生长,进而使个人价值顺应和契合社会的价值取向。

二、“知”中铸“识”:给学生开启学科之眼

【案例2】

在教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课时,教师提供有关资料,要求学生开展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为总议题的研究性学习,并把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加以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三个子议题。

〔子议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洞察社会发展方面,为什么比空想社会主义者伟大?

〔学习任务〕 推想:古代的一个大学士和你一起写一个电视方案,谁会写得更好?为什么?讨论:一个理论形成的根本因素。欣赏恩格斯名言:“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生产出来。”

〔子议题2〕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何行不通?

〔学习任务〕“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结合近代史的“道路之争”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讨论“什么样的道路才管用”。

〔子议题3〕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当今资本主义仍然发展,你怎么看?

〔学习任务〕合作探究马克思名言:“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

如何深化学科育人,吴康宁教授提出“学科之眼”观点,认为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眼睛”,它从学科的视角,看到了学科“自身的空间”,形成了“本学科自己的视野”。 [2]  开启学科之眼 ,就是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对学生的“见识”和“眼光”教育,把学科之眼转化为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模块要回答的,都是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对这些大问题的探索,最重要的不是获得“具体知识”和“标准答案”,而是培育学生借助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学科之眼”,锻造眼力,开阔视野,形成“怎么看”“怎么办”的智慧眼光。

1.历史眼光:给学生一双深邃之眼。历史眼光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考察一种理论的时候,不能脱离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案例从三方面加以引导:“搭支架”,对空想社会主义为何会空想,不是简单地告知,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推想”,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促深思”,通过比较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主要不是个人的“能力”和“态度”问题,而是缺乏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重启迪”,通过名言欣赏,启发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局限性的深刻理解。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格局”和“视野”,培养学生深邃和明亮的眼光,形成运用历史思维方式看问题的科学精神。

2.国情眼光:给学生一双务实之眼。案例从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国情眼光:“含义之维”,警醒学生思考问题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这一国情,从而在学生心灵打上中国底色,植入中华历史基因;“原因之维”,通过习近平金句的欣赏,形象生动地促进学生对中国道路选择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明白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价值之维”,通过引入时代活水,让学生领悟到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开创出的道路,才会最“管用”,脱离国情的照抄照搬,势必误入歧途,贻害无穷。这种国情眼光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从我国国情出发看问题的自觉,增强学生对“中国道路为什么好”的理性思考和政治认同。

3.辩证眼光:给学生一双智慧之眼。辩证法是让人智慧的学问,它教会人们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从案例可以看出,辩证的眼光是联系看问题,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应该联系该制度依存的客观经济条件。辩证的眼光是发展看问题,资本主义同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还处在“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因此,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但它被社会主义取代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辩证的眼光是全面看问题,当今资本主义虽仍然在发展,却无法解决其自身的根源性问题,不能以偏概全。通过辩证眼光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擦亮眼睛,消除认知迷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自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政治认同。

三、“学”中强“习”:让学生遵循学科之律

【案例3】

在设计“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针对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是伟大的”这一问题,备课组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议题。为此,教学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唤醒与激趣〕教师设问: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伟大”一词?追问:改革开放的“伟大”又意味着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体会学习教材。

〔探究与归纳〕观看“改革开放”视频剪影,归纳“伟大的改革开放”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讨论与展示〕假如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会怎样?你的家庭会怎样?

〔反思与体悟〕围绕“伟大”一词,从“地位、进程、事件、意义”整理知识;选取感悟最深的一点,反思改革开放的国家智慧对自己人生成长的启迪。

学科育人不是简单的告知行为,也不是生硬地“贴标签”,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我国古代学习理论强调“学”而时“习”之,延伸到教育学中,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聆听”“接纳”“吸收”,还要“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以致用”以及“自觉反思”。特别是思政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人生紧密相关,更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习”增强对知识的亲身体验和真切感悟,从而把课本知识有机链接到学生人生发展的链条上。所谓“学科之律”,就是思政课要弃浮躁,守初心,自觉遵循这一教育节律或规律,克服“重学轻习”的倾向,坚持“学”“习”统一,“学”中强“习”,让学生经历“体认”“探索”“感悟”的节奏和过程。

1.习之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陶行知说,真知识的根是在经验里的,其教育意蕴是,学生的个体经验是知识和情感的生长之根,以后的记忆和理解,运用和拓展,乃至情感的升华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无不以此为基础。案例呈现的,就是学生经驗从零碎到有序、从模糊到清晰的脉络过程。“唤醒”,让学生对“伟大”一词生动鲜活的体验介入学习;“整理”,把碎片化经验按照教材内容加以梳理与整合;“联结”,把个体经验与教材中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意义”有序联结起来。这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调动,为全课学习提供了“认知支架”和“情感准备”。

2.习之旅: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创设活动与情境,让书本知识的结论在学生的“再发现”和“再经历”中还原和展开,让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过程”生动和深刻起来。为此,案例从三方面努力:“转化”,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把学生“带入”议题、情境和问题中;“还原”,将“结论”还原为“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思考的深度学习历程;“主导”,通过教师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感悟改革开放的价值和意义。这样,通过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科知识、学科方法以及学科精神内化成为学生的成长力量。

3.习之成:指向成长的反思体悟。与知识取向的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学科育人十分重视反思体悟对学生成长的独特价值。案例中的“反思体悟”环节,不仅让学生围绕“伟大”一词建构结构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克服人知疏离,走向人知融生,实现了既有知识的增长,又有精神的成长。它有助于引发学生心灵的转向和升华,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改革开放政策,进而对“伟大的改革开放”形成坚定的态度、拥护的情感和自觉践行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学科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整体推进才能实现。其中,塑造“学科之魂”,是通过“教”中蕴“育”,引导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的价值育人;开启“学科之眼”,是通过“知”中铸“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的方法育人;而遵循学科之律,则是通过“学”中强“习”,引导学生感悟学科知识的形成规律,实现学科教学的过程育人。三者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促进学科育人的理念落地和教学转型,而落地和转型的背后则是思政课教师理念的更新、生命的重塑和境界的提升。这样,当学生打开教科书时,不仅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还能体悟到教师的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和情感之美。而这,正是思政课学科育人的无穷魅力,更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育人使命的应有担当!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4.

[2]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1.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任”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试论新时期定位思政课教师的三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