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教材解读与教学总体建议

2020-09-02 07:14杨增岽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杨增岽

摘    要: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从现实生活和实践出发,既延续了原教材的优点,又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创新发展要求,力求行文逻辑的严密性、理论阐释的针对性、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和案例素材的贴近性。教师需要在深耕教材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好内容间的内在逻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讲清楚,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哲学与文化;高中思政课;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新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将原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与《文化生活》进行了整合,重新编排内容,形式上更精练、逻辑更严密、主旨更清晰、时代感更强、观点更鲜明。笔者结合教材编写经历,就如何理解好并使用好这一教材,谈几点认识。

一、教材的调整变化及鲜明特点

直观地看,本册教材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特别明显。其哲学部分大体围绕哲学的起源、内涵、价值等一般问题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价值论等展开,将原《生活与哲学》四个单元的内容压缩为六课两单元。其中,原教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压缩调整为新教材的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原教材第二单元分开在两课中的“物质”与“意识”合在了一起;原教材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改成了新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原教材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变为了新教材的第二单元,除保留了原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外,还将原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变为了新教材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原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也做了大幅调整。从文化部分来看,原《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直接变为新教材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原教材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变为新教材的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其内容分拆融进了新教材的第七课第二框和第八课的第一、二框中;原教材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直接变成第七课的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原教材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变为新教材的第九课,标题未变;新教材增加了一框“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林林总总,具体到每一框、每一目以及“综合探究”的新旧教材的详细对照,调整变化是较大的。限于篇幅,文中不再赘述。

本册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通过情境导入、案例考察、问题辨析等方式,呈现哲学与文化模块的基本内容。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可以概括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三个大问题。总体来看,新教材有如下鲜明特点:

运用综合思维,整合模块知识。新教材并不是将原来的“哲学”与“文化”简单相加、组合拼盘,而是全新整合,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加以理解。从教学目标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文化的主要功能在于“以文化人”,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实践。“哲学”与“文化”都属于构成思想政治学科内容体系的重要范畴,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深蕴思想价值,凸显指导作用。哲学同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哲学塑造着文化的精神,文化中凝结着哲学思维的因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体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水平。哲学不仅提供观察、分析文化现象的视角和理解文化流变、传播、交汇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还可以“作为文化的意义‘纤维,把文化‘编织为一个整体——没有哲学的终极价值的‘连接和‘编织,文化的各个部分便失去了总体性而四分五裂”[1]。新教材所蕴含和传递的思想观点对青年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聚焦文化自信,深化政治认同。就本模块来说,哲学部分的政治目标主要在于通过科学精神(即理解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养成增进政治认同;而文化部分在于通过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经由文化认同厚植其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不可能深切理解我们所走的道路,政治认同也就无从谈起。

吸收最新材料,彰显时代气息。尽量使用最新和最权威且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是教材编写中的基本共识。全书“阅读与思考”“相关链接”等都是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素材,最大限度贴近现实,让学生阅读教材时能够感受到哲学和文化并不远离日常生活。哲学并非高远玄妙,而是充满“烟火气”;文化并非不可名状,而是伴随你我他。“阅读与思考”中的问题设置也经过精心考虑,尽可能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二、教材編写中着重凸显的若干思想理论要点

本册教材涉及的思想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同原教材相比,在系统呈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发展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在编写过程中着重强调了以下思想理论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新教材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这一框,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教材特别指出,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重大意义。新教材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目阐述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后,紧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引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成果并最终落脚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其历史地位以及重要意义。其意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及其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教材至少在三个地方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六课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独作为一部分,在阐释清楚价值观的重要性后,紧接着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并阐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途径。在第七课阐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第九课探讨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时也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内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当代价值。新教材梳理了中西方文化概念认识上的差异及演变,从广义和狭义层面阐释“文化”的科学内涵,比较了“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区别,阐释了文化的四个功能。同时,教材将饱含民族情感的文字与精心挑选的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重要价值娓娓道来。教材注重从民族、国家、国际的视角出发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意识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及历史发展。新教材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明了其重要价值,清晰梳理了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教材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与发展的,其内涵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进而从时间维度出发集中阐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回望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岁月,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的四种“伟大精神”,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价值与路径。新教材第九课在第一框和第二框先后探讨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后,引领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底蕴之深,感受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底气,并阐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价值与路径,有利于学生从国家层面理解建设文化强国对中国的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政治认同。

此外,新教材中还有意识地强调了哲学的时代价值、矛盾问题的精髓、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充分认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教材使用的总体建议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为了使用好教材,教师必须首先吃透教材,明确内容的内在逻辑和意图。理解和使用好新教材,整体上应把握以下几点:

不把“哲学”与“文化”割裂看待。我们不应将哲学与文化视为知识模块的简单整合,视为单个孤立的各部分教学活动的集合。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时代经济政治生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的任务与要求,把握时代的脉搏,是当时代认识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因而哲学是现世的智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哲学和文化,同一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哲学和文化。教师要主动将“哲学”融入文化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深化对文化部分的学习。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國落地生根,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因此,哲学教学需要我们从优秀文化中寻找丰富资源,吸收鲜活案例和人物故事,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有效展开。比如,讲授“唯物辩证法”时,可以同“正确认识中华文化”这一内容有机结合。

把握好正文与辅文、单元内容与综合探究的关系。新教材的体例延续了每一框均由若干正文与辅文组成,以及每一单元后接一个“综合探究”的“惯例”。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直接体现课标内容要求,呈现着最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部分。辅文主要对正文起补充阐释、拓展丰富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正文的理解。教材设计的三个“综合探究”与三个单元的原理在内在关联上尤为考究。综合探究是本模块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综合探究的“理论评析”部分正是理论升华的体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着重提升理论认识,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和研判问题。教师应处理好各单元中正文与辅文、每一单元与综合探究的关系,从而把握好原理阐释与理论升华的关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再向“信仰体系”的转变,最终使教学真正往深里走、实里走。

结合鲜活的素材和案例,激活学生学习自主性。教材是“纲”,教学依循教材是基本要求,但教材的内容呈现必定是有容量限度的,并非所有好的内容都能进入教材,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应拘泥于教材中所提供的材料。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生活事例、新闻热点、时政素材、生动案例等来创建和扩展符合教学内容的讨论活动。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鲜活的故事案例,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方案,将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价值引领作用。教师应有捕捉社会现实的敏锐度,了解学生的“问题感知”,注重打造授课过程中的生活化和情境性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得到发展,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现实问题运用教材中的原理、观点和方法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思政课的魅力。

积极利用好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参。新教材同步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是教师理解教材文本、借鉴教学方式、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教参编写人员主要由教材编写人员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构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同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的匹配度和适应性问题。教师应利用好教参,在把握教学要求的同时开拓自身教学视野。首先,教参可以帮助教师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思路,深化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从而更好地使用教材、改进自身的教学实践。其次,教参可以帮助教师领会课程标准和贯彻课标要求。最后,教参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的教学范例和教学材料,以资借鉴、开阔视野。

总之,新教材立体地体现着国家意志,将新时代的重大思想理论贯穿全书,将分内容、分层次的价值观引导与严谨科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集中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规范性。在使用中,我们应整体把握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从实际案例、模拟情境和现实理解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讨论兴趣,最终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立群.文化哲学构建的主要问题[N].光明日报,2017-06-19(15).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在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
读懂教材,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