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龙余
【摘 要】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创作指导中,思维导图作为学习支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天外来客》为例,教师在导入、新授、练习、评价四个环节中,实施“联结未解之谜”“留白引导想象”“抓住形象特征”“自制评价导图”等思维导图运用策略,借力思维导图激活创作兴趣,发散创作思维,丰富表现手法,保护创作欲望。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思维导图;造型·表现;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是借助画图来表现自己思考过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思维导图既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也是一种教学工具。它以可视化的方式有目的地呈现教师的设计意图、助力美术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同时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又增加了思维的深度。
苏少版第五册第7课《天外来客》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人和动物外形的大胆想象,运用组合添加、夸张变形等造型方法创作天外来客形象。教师在导入、新授、练习、评价四个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见图1)实施“联结未解之谜”“留白引导想象”“抓住形象特征”“自制评价导图”等策略,从而激活创作兴趣,发散创作思维,丰富表现手法,保护创作欲望,点“亮”美术课堂。
一、联结未解之谜,激活创作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天外来客》导入部分,教师以天外来客的未解之谜为线索,设计了视频与图片相结合的思维导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主动联结自己熟悉的影视作品、科幻小说、相关新闻等展开交流,激起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见图2)。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美术课的导入部分使用思维导图,旨在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像创设情境,找到师生的共同话题,对思维进行发散性引导。图是美术学科最擅长的、最独有的特征,相较于文字,也更为形象直观,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图2中,教师在思维导图中选用了贺兰山岩画、飞碟、麦田怪圈以及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由这些异于常态的形象串联起来的思维导图,使学生迅速打开思维的“闸门”,将自己平时了解的各种未解之谜、天外来客的形象联结起来,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天外来客。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学习,迅速融入课堂教学,为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留白引导想象,发散创作思维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想象空间的空白。在思维导图中适当留白,能使学生拥有“充分地从事美术活动的机会”,为美术创作留足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和自由思考的余地。指导学生对天外来客即兴创造性设计构想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天外来客》新授环节中,围绕“来”字设计了四幅留白式思维导图——“哪些客”“从哪来”“怎么来”“来干什么”,犹如四个递进的台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天外来客的创作提供思路。
“哪些客”是四幅留白式思维导图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学生只有对天外来客的外形进行大胆想象,形成初步的构想,才有可能运用各种造型方法创作出独特的天外来客。虽然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但不同学生之间依然存在差异。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中已有的形象和文字提示,引导学生对留白处的天外来客形象进行无限制的发散。如“哪些客”可以从天外来客类别进行想象,有外星人、外星植物、外星动物等;从不同生命体看,有火焰外星人、石头外星人、液体外星人等;从功能看,有外星食人花、外星透明人、外星大力士等(见图3)。
“从哪来”是对天外来客的原住地进行想象,由此推测天外来客的形象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住在干旱地区,外星人的皮肤上有一层防水膜;来自黑暗星球的外星人,眼球很大,视觉敏锐等(见图4)。
“怎么来”则是基于天外来客与地球遥远,围绕交通工具想象天外来客的形象:有可能乘坐飞碟、飞船、热气球、火箭等交通工具,也有可能自带翅膀、喷火器、飞行器,更有可能具备飞行的特异功能(见图5)。
“来干什么”是四幅留白式思维导图中最具故事性、画面感的部分。学生基于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想象天外来客有可能是来参加足球比赛、文艺表演、科技交流、抗灾救援,也有可能是来发动战争、掠夺资源、侵略地球。对于“来干什么”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想象,更要引导学生想象如何通过天外来客造型表现其来的目的,如用手拉手歌唱表现友谊,用共同在沙漠中种植鲜花表现抗灾,用和小动物握手表现和谐共处。这既是发散思维质的飞跃,又是对天外来客造型与表现的预热活动(见图6)。
思维导图中的每一处留白都是一个聚焦核心问题的挑战任务,激起每个学生参与交流的欲望。教学中让学生在填补留白的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留白问题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四个留白环节的课堂教学中,四个思维导图,由点到线,最终串联成面,经过巧妙设置,将不同学生的想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不同学生之间形成有联系的、可联想的画面,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抓住形象特征,丰富表现手法
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虽然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天外来客的题材也相当感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和涂色技巧,但要抓住天外来客的形象特征,用组合、添加、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天外来客的形象,需要思维导图做辅助支架,以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用思维导图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天外来客,体会其“新、奇、怪”的形象特点(见图7)。为了更形象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天外来客造型的表现手法,教师请学生选择思维导图中的一个天外来客,从它身上找到现实生活中人、动物、植物等事物元素,如可爱型的脸与泰迪狗很相似,圆圆的、毛茸茸的,面露笑容,只是没有耳朵和鼻子,却在头顶加了一根天线;滑稽型的脸与蜻蜓相似,只是更加尖锐,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眼睛像青蛙,嵌在眼睑里,与细长的脖子、土黄色的皮肤搭配在一起显得很滑稽……学生发现,这些天外来客都是根据特点类型,选取生活中的不同素材进行变化、组合而成的。
教师还可借助绘图软件将正常人的照片“改头换面”,如把脸拉扁、耳朵拉长、眼睛变细、鼻子变大、嘴巴突出,改变皮肤的颜色,甚至给变形的人物添加鱼身、翅膀、鹿角等其他动植物的显著特征,一个奇怪又耍酷的天外来客跃然纸上。学生通过现场观察、体验,总结出“对不同生物特征进行添加、组合”“抓住基本特征大胆地夸张、变形”等造型表现手法。在思维导图(见图8)的帮助下,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天外来客的造型表现手法,而且引导学生从人、动物、植物等原形素材中获得启发,抓住特点,从色彩、线条、材质、功能等方面大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自制评价导图,保护创作欲望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应基于学生的发展,坚持正面鼓励,强调个人纵向比较,保护学生的创作欲望。
以《天外来客》的作业评价为例,教师创设了“星际Party”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星际天空的背景上,然后出示作业评价的思维导图(见图9),呈现了评价主体和评价要点。
评价思维导图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评价内容既统筹全局,又照顾个体;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既坚持正面鼓励,又强调取长补短。例如,自评和互评都有针对教学目标,请学生就造型表现、想象力、色彩搭配、构图、点线面的运用等方面做出评价,同时在自评中要求学生关注发展,找到“自己作品最满意的地方”。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亮点和进步,又可以了解他人的创作思路,取长补短,拓展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教师最后的点评,是对每个学生的肯定,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从而再度激起自主创作的热情。
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创作指导中,思维导图作为学习支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造型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