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
摘要:在学习诗歌时,需要重视把握诗歌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全面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对此,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当中需要朗读先行,让学生在朗读中对诗歌内容和情感进行初步的把握,本文便以《再别康桥》为例,陈述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朗读先行的具体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歌;朗读先行;《再别康桥》
引言: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朗读,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作品的意境以及形象,从而与诗歌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此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当中需要做到朗读先行。《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著名作品,该诗歌明显的表现徐志摩诗歌的风格,同时也包含淡淡的忧愁。在诗歌教学中需要重视朗读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读,同时教师可以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在朗读中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以及点评,感受诗歌内容。
一、初步接触诗歌,整体了解诗歌
为了保证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顺利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朗读的兴趣,对此在进行诗歌当中,可以提问学生对语言世界名校的了解,从而引出剑桥大学。让学生对徐志摩的生平事迹进行网上搜寻,除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徐志摩生平事迹搜寻之外也可以通过朗读民国故事了解徐志摩。当学生对徐志摩的生平事迹初步了解之后,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随意指出部分学生到讲台进行资料的展示。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讲解,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资料展示完毕之后,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诗歌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片段。为了能够让学生更理解诗歌的感情,在朗读之前,教师可以进行诗歌内容的范读,让学生学习教师的示范情感,更好的进行诗歌情感的理解朗读[1]。
二、对诗歌内容进行精读
当对诗歌内容初步了解之后,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诗歌情感以及内容,需要对诗歌内容进行精读。在《再别康桥》第二节当中可以让学生精读“金柳”,体会金柳的含义。在中国,柳和留统一。柳树也是中国历年来离别的象征。同时让学生理解金的含义。为了能够表现离别的忧愁在朗读中需要将语调拉长读出韵味。在诗歌内容精读时也可以体会彩虹的含义,《再别康桥》诗歌当中的彩虹具有移情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交流中讨论诗歌当中的彩虹色的梦。通过调查徐志摩的生平可以发现,作为新月派的诗人,徐志摩的诗歌存在浪漫主义情怀。徐志摩在写《再别康桥》诗歌的时候,正处于人生的重大转变时期。康桥不仅仅代表诗人的梦,同时在剑桥大学徐志摩也与著名才女林徽因邂逅并且产生了深刻的爱情,尽管该段爱情深刻,没有结果,但是是徐志摩刻骨铭心的爱。在写彩虹时徐志摩也借用了宋代苏东坡的移情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转移到所描写的客观景物当中。该种手法能够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此在朗读中,学生可以学习徐志摩的该种移情手法并且在写作当中得到运用。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能够体会到徐志摩的思想感情逐步走向高潮,情感的高潮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当人的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心情是澎湃的,激动的。为了能够在朗读中表达该种情感的高潮需要在朗读中采用感情充沛的音调同时也可以借助抬头和张开双手的动作,表达思想感情。从而更好的体会徐志摩诗人率性潇洒和浪漫豪放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与坐着的思想感情相互相通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把握诗歌内容[2]。再其次,当徐志摩的情感高潮过后,达到了沉默状态。沉默比有声更有唯美意境。在该段当中吃人的思想感情得到了一個重大的转折,尽管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放纵,但是也不得不面临离别的忧愁,该种内心是非常压抑的,对此在朗读中为了能够表达作者的压抑心思需要降低自己的音调。在诗歌当中,徐志摩写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就连笙箫也沉默了,徐志摩的心境变得更加的沉默。该段内容无声胜有声,能够更好的表达徐志摩该段的沉默思想感情。对此,作为沉默景象为了能够更好的符合诗歌意境,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不选择齐读的方法。最后在朗读中可以采用配乐齐读的方法更好的体会思想感情,由于《再别康桥》该篇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有一个波状起伏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朗读时教师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伏图。让学生画出情感变化的曲线图,能够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突破教学的难点以及重点。在教学当中,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需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思考以及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诗歌朗读中运用多种的朗读方法,结合自己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进行自主的朗读,从而帮助学生将朗读方法进行内化[3]。
三、在课堂中培养诗歌能力
《再别康桥》诗歌创作的背景,是徐志摩即将离开剑桥大学。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朗读诗歌中所学到的方式写一首离别学校的诗歌。在写离别诗歌的时候可以借用《再别康桥》诗歌的手法以及格式。当写完诗歌之后,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为了能够调动诗歌展示和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将自己所写的诗歌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写自己诗歌的时候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提升自主创造的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当学生在诗歌创作当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能够提升诗歌的质量,通过让学生自主创作诗歌能够理解,诗人对于母校依依惜别的感情,在朗读中更加有感情[4]。
四、结束语
在《再别康桥》教学当中,教师为了能够发挥朗读对于诗歌教学的作用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教学中加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歌内容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提升朗读的能力。最后也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更好的体会诗歌意境以及情感。
参考文献:
[1]李兴红.以《再别康桥》为例感知新月派诗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723(24):46-47.
[2]田丽雅.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语文课堂中的意境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8,000(009):96-97.
[3]张华荣.聚集新课程下的单篇课文教学——以《再别康桥》等为例探究学习任务群下的单篇课文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5):1-1.
[4]袁筱璇.浅谈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塑造歌剧人物形象的方法——以中国原创歌剧《再别康桥》为例[J].音乐教育与创作,2018,000(003):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