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反思

2020-09-02 06:53于璐李莉
社会与公益 2020年2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留守儿童反思

于璐 李莉

摘要:自21世纪初我国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和研究成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参考近十年国内外学者与专家对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并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行反思,为推动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反思

20世纪90代初,留守儿童随着我国“民工潮”的出现而大量增加,留守儿童开始不断增多。最早“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国留学而留守在国内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少年儿童。目前,学术界较公认的定义为“在一年中,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累计时间至少为6个月,被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由父母单方、长辈、亲戚、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心理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概念,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群体的标准都不相同,迄今为止心理健康的标准仍然存在争议。中国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受到西方的影响,更偏向轻视社会文化的影响、割裂个人與社会的关系。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视角

随着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视角从最开始的只有教育学视角转变为全景式研究视角,包括心理、社会、法学等众多视角。

1.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普遍是群体内或群体间的比较。在留守儿童群体内的比较,从留守儿童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以及留守时间的长短等进行比较研究。例如,陈旭在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存在差异,留守女童心理弹性高于男童。群体外部比较,主要分析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的差异,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为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

2.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强调个人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社会是由很多个个体组成的,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在社会中的,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从社会学视角对留守儿童及其心理状况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留守儿童社会交往的研究、留守儿童的社会扶持以及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许多媒介,无论是父母、同辈群体还是大众传播等都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其中,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就会对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化过程产生极大影响。

3.法学视角

从法学视角出发,研究者将重点聚焦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和权利保护。目前,从法学视角出发开展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并不多。许红缨等人调查了留守儿童监护体系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带来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借鉴他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体制,完善委托监护制度等相关法律对策。孙晶晶强调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剖析了有关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几个方面的不公平对留守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并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视角提出了改进意见。

(二)研究内容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良的。郑应霞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有研究指出,因父母常年在外,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机会少,不能和子女形成良好的情感联系。而且,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男生。也有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非留守儿童是不存在明显差异的,并提出留守并未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目前如何促进我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仍然是一个难题。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我国研究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测评。王楠发现留守儿童的年纪、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和心理弹性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年纪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关系。卢芸认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的联系频率、沟通情况以及初中生初次留守的年龄和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有关。总而言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留守儿童的年纪、初次留守的年纪、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与父母的联系频率、沟通情况、心理弹性、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等。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或辅导

当前,很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实是无差异的。但心理健康不只是没有心理问题,更应该有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或辅导是不可或缺的。

王鑫强等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要解决心理问题,还要提高幸福感和产生亲社会行为等。留守经历不一定会让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但会使儿童的积极心理受到损害,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留守儿童的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理性地处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应该强调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价值取向,预防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发展积极心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反思

媒体和早期研究者在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最先呈现给公众的都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化”形象。大部分媒体、民众、研究者都将视线过分聚焦于亲子分离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留守儿童和父母的亲子分离带来的社会、心理、教育等相关问题过度扩大化,将留守儿童的公众印象引向了“问题儿童”。研究者也大多倾向于研究留守儿童的“问题化行为”,长时间和父母的分离使得留守儿童的身心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这让他们对待事物大多表现为悲观的想法,或性格更倾向于任性、极端和焦躁。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留守时间与留守儿童表现出的消极情绪、懦弱自卑等性格呈正相关。并且,留守儿童自尊心、自信心较低,违法乱纪的行为更多,社会适应性更低,学业成绩更差,等等。有的直接将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认为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在外界环境明显将留守儿童“问题化”的前提下,被问题化的儿童产生了歧视知觉,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不足归咎于自己的留守状态,无形中深化了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观念。

留守儿童“问题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反思。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重视,中小学也已经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效果不显著,主要在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者还是以消极心理学的理念为主,已经将留守儿童和“问题儿童”等同;或者是从留守儿童的“问题”出发,着眼点在于亲子分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留守儿童和问题儿童画等号。近年来,强调留守儿童不能“问题化”“污名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多年来大部分留守儿童相关的研究都是采用“问题范式”来进行研究,这就使很多研究结论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不公正,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留守儿童的“问题”,扭曲了留守儿童在公众内心的形象,既不利于留守儿童和社会的接触,又不利于留守儿童正视自身留守状态。

综上所述,我国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研究对象的定位各不相同,在留守的年龄、时间以及是不是父母双方都留守等方面争执不下,导致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时所选取的被试存在差异,数据自然也无法进行对比。二是研究的视角不全面。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个综合且全面的问题,需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视角去探究。三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带有主观性和假设性。这是较为普遍且严重的问题,一旦研究结果不客观所得出的结果就没有意义,科学研究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也就是被众多学者提及的“污名化”。值得庆幸的是,现阶段的研究从留守儿童的问题出发点到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价值观有了一个初步转变。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留守儿童反思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