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岑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总结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以及总结其临床护理上的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铁岭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查看其护理疗效。结果 采取观察组干预性的预防护理的措施,观察组在致病原因中评分为(81.23±1.35)分、护理措施中评分为(78.02±1.17)、健康指导中评分为(80.15±1.27)分,其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致病原因中评分为(62.21±2.87)分、护理措施中评分为(67.39±2.64)、健康指导中评分为(57.43±1.46)分(P<0.05),能更好地降低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要定期的去检测血糖,一旦确诊为低血糖,应立即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上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方面上的健康宣传。
[关键词] 预防;糖尿病低血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6(a)-01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summarize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s and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and to summarize their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ypoglycemia admitted to Tieling Central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o see their nursing effects. Results Interventional preventive care measures were tak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scored (81.23±1.35)points in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78.02±1.17)points in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80.15±1.27)points in the health guidance of their mastery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62.21±2.87)points in the cause of disease, (67.39±2.64)points in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57.43±1.46)points in the health guidance(P<0.05), can bette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Conclusion Blood glucose should be tested regularl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Once diagnosed as hypoglycemia, it should be treated immediately. At the same time, nursing should provide health propaganda on medication, diet and exercise for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 Prevention; Diabetic hypoglycemia; Nursing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糖份是脑细胞中所需能量的重要源头,脑组织能够敏锐的感知到低血糖反应,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遗留不可逆的脑损害,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再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征较为特殊,一般肝功能、肾功能退化,为此,出现低血糖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糖尿病的病发诱因大体上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老年病患者十分担心高血糖发生,忧虑于血糖高引起各种的并发症,追求正常的血糖目标,所以会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由于老年人的代谢功能会有一些降低,发生低血糖的调节激素紊乱所导致,老人肾上腺素手提兴奋降低,导致血管上的一种病变,植物神经病变等合并症导致肾上腺反应缺陷,使胰岛素的储备过量,肝糖储备不足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生理因素上,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器官上的退行性以及改变。所以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心、脑、肝等功能不全导致的各种慢性病,而且老年调节能力差,血糖激素不会经常的及时调节,所以更加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因此重视低血糖的诊治、预防及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该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4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急诊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抽取40例老年糖尿并发低血糖的患者作为重点分析目标。研究的患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和精神疾病患者,且診断结果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研究对象选自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8.6±1.3)岁;糖尿病史5个月~30年,平均(15.4±3.1)年。观察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7±1.7)岁;平均病程(16.2±2.4)年。40例患者中为I型糖尿病的有5例,在35例患者中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有2例,其中,有7例为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有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病史的分别为:22例、8例、3例。
1.2 致病原因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使用的药物种类会较多,而护士却尚未清晰地掌握患者的用药方案,尤其是一些抗血栓药品对患者的血糖会产生危害,由此而致使其出现低血糖病症。除此以外,患者摄入的热量不够也会使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增加。致病原因也可绯闻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导致、病毒感染导致糖尿病、年龄问题以及肥胖问题等。如果血糖低则无法对患者的肾上腺素、血糖素予以有效的调节。鉴于此,必须要稳定患者的情绪,舒缓其精神压力,从而使其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1-2]。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经常会出现饥饿感,吃的比较多、由于体内中的糖分被当做尿糖来排出体外,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不足以维持身体上所需要的热量,患者会经常出现饥饿感,大量吃东西后依旧会感到饥肠辘辘,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考虑是否患有早期的糖尿病,需要及时治疗。
1.3 临床表现
低血糖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一般因人而异。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经常会出现饥饿感,吃的比较多、由于体内中的糖当做尿糖来排出体外,所以吃进去的不能够维持身体上所需要的热量,导致患者会常常的出现饥饿感,大量吃东西后依旧会感到饥肠辘辘,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考虑是否患有早期的糖尿病,需要及时治疗。而且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发抖的症状出现、更容易出现疲劳、血压高、尿液呈现发白的情况,糖尿病患者会经常感觉到疲劳血压高,尿液会发白,有酸甜气味,同时伴随着体重下降的症状
通常来说,与两大因素密切相关,即血糖水平、血糖下降的速度。实际上可细分为以下两种:①交感神经兴奋:大多出现心律不齐、四肢无力、心悸、流汗等症状;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以致于症状不明,所以,要对患者的夜间低血糖表现引起高度的重视。②中枢神经症状:起初表现为精神分散、反应慢、视力模糊,之后可能会出现躁动、神志不清、昏迷等。有效预防低血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并能挽救患者生命[3]。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持续6 h以上的严重低血糖常导致永久性脑损伤。低血糖发病原因可分为①胰岛素使用上出现不当行为或者是出现过量;②口服降血糖类药物使用不当或者出现过量问题;③饮食上方面摄入不足;④运动上出现过量行为;⑤肾功能出现减退,导致药物清除率过低;⑥饮酒过量;⑦肾上腺或者甲状腺或垂体功能出现衰竭。所以糖尿病的发生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然伴随着并发症的发生后果将无法估计。
1.4 护理措施
强化预防工作,护士必须要全面掌握患者所使用的将血糖药,并严格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要按时吃药、合理膳食。饮食控制是措施之一,尽量做到以标准体重为准,在增加运动量的同时,要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常在夜晚出现低血糖病症的患者,晚餐时需多食高蛋白食物。在口服将血糖药的初期需控制好剂量,不可超量服用。之后,结合血糖水平对药量进行调整。从研究中分析得知,很多患者根本不清楚饮食方面的知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由此而提升其身体素质[4],同时要定期做好血糖的监测,要经常性的运动,控制体重的上升,在饮食上要合理安排,或者选择饮食治疗,其基本措施是饮食治疗,适当要添加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面感性。并且会有效改善血糖的控制,对体重偏重的老年肥胖患者有助于减轻体重的作用,同时应该注意运动时的潜在危险,如创伤、脱水等。一旦确定患者发生低血糖,应尽快按低血糖处理流程急救。护理时会出现的问题有:潜在并发症、营养失调、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焦虑等。让患者血糖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查,以分析其是否出现了相关病症,之后将所观察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5]。同时正确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措施尤为重要。遵医嘱治疗糖尿病,观察降糖药的副作用,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且进行抢救处理。一旦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发生要立即补糖,如可乐、雪碧、巧克力等。如果短时间内症状无缓解并且无改善,则考虑注射葡萄糖溶液,千万不要使用低热量饮料,以及甜味剂食品来治疗低血糖的情况,预防并发症出现,若出现一切不良症状一定要与医生及时沟通。同时,避免穿过紧的鞋或袜子,防止足部感染。对患者家属讲解糖尿病知识,提高遵医嘱的行为,引导患者生活规律,不要吸烟喝酒,避免过度劳累的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精神的情绪的稳定。
1.5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病症,特别是在注射胰岛素针剂以后的患者。老年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低血糖症状不明显,除应加强血糖监测外,对患者血糖不宜控制过严。强化治疗应作好血糖监测及记录,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活动情况和意识进行观察,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嗜睡,发抖,出汗,面色苍白浑身无力等症状发生,老年患者会出现反应不灵敏的情况发生,出现低血糖时往往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和体现。尤其是进入夜间,经常会出现无警觉性的低血糖发生,从而进入了昏迷无意识状态,危害性命。
1.6 健康指导
用药与自我护理指导:①告知患者注射胰岛素或者是口服将血糖药的剂量、用药时间间隔等,引导其学会观察身体的一系列反应。使用胰岛素者,必须要了解注射的方法,开始治疗后还需进行随访。②指引患者科学安排饮食起居。③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的突出表现及其应对办法。④引导患者学习自我护理知识与技巧。⑤引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低血糖症状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对致病原因、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慢性疾病中,比较典型的一类是糖尿病,其还是全球流行疾病的一种。其流行特点分为:①以2型糖尿病为主;②男性以及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患病因素;③中国人肥胖率逐年递增;④餐后血糖高的比例较空腹血糖更为明显;⑤儿童糖尿病的病学资料匮乏。糖尿病的流行病因可能分为;①城市化;②生活方式改变;③肥胖和超重的比率增加;④不良的饮食结构;⑤体型上的不同。综上所述,我国的糖尿病都具有自己的特点:①我国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西方,以碳水化合物为主。②糖尿病血糖代谢状态也不同于西方人,餐后的血糖比例跟西方比较都比较高,因为碳水化合物糖分比较高,所以餐后的血糖也容易升高。③体型上跟西方人来说不大相同,肥胖患者较为少,胰岛素抵抗较为轻。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等,最后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类病症,从而致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综合来看,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夜間低血糖病症时需加强防护,以避免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由此来控制低血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 讨论
人的胰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会分泌胰腺液,主要作用是消化蛋白质以及脂肪还有淡水化合物。另一部分会分泌胰岛素来专门对付糖分。平常所见到的糖尿患者体重上都会过于沉重,这就是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胰腺液分泌没有受到影响,而另一个问题则是由于糖的分解来说,吸收和利用出现了问题,人体缺少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产生多吃,来补充这样的物质的这种指令,用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没有分解的糖分不能吸收以及利用,血液就会出现很多废物,这些废物就是糖分,这些糖无法从血液中过滤壶,占用大量的红血球,使得血间接的输送能力降低,所以导致养分缺失,养分缺失就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足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影响生命。这就是糖尿病的实质。对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预防和稳定其病情,但是,在治疗期间有些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病症,如低血糖等。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得知,低血糖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切实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通过实时监督和控制以胰岛素来维持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规律,合理安排饮食起居,科学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等,能够较大程度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吴燕玲.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36-137.
[2] 熊萍.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负性心理因素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62-164.
[3] 黄潇红,张子清,黄小燕,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预防的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173-176.
[4] 王旭艳.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2):215-216.
[5] 覃雪梅,刘洁.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58-159.
(收稿日期:2020-03-05)